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诸葛亮明知北伐不可为而为之的四大原因

对于汉末的天下大势,诸葛亮心中十分有数。在他未出茅庐时,诸葛亮就曾经对刘备说过:“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就是在他出师北伐时上的表中开宗明义地承认“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可见,诸葛亮是明知北伐曹魏是不可为的。

为何诸葛亮明知北伐不可为而为之呢?这里主要有四大原因。

一是忠王事,明心迹。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军师,他帮助刘备成就了鼎足之势。刘备一方面依其为股肱,一方面又对诸葛亮心存戒心;特别是他在临终托孤时,担心诸葛亮日后取代阿斗,故意正话反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是何等聪明的人,自然听出了刘备的“话外音”。知道刘备猜忌自己是否忠心。因此,诸葛亮闻言后,诚惶诚恐地“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诸葛亮为洗刷刘备的猜忌,为证实自己是忠于王事、绝无二心的忠臣,所以把刘备一统天下、匡扶汉室的遗愿当作自身实践的目标,以明“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心迹。

这可从他在北伐前上的《出师表》看出端倪:区区六百余字的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 “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也贯穿于诸葛亮的后半生。这实际是诸葛亮的又一次杜鹃啼血般的心灵表白。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声称“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诸葛亮近乎蛮横地力排众议,固执地要出兵北伐。

二是识天时,尽人事。

曹魏强、蜀汉弱是不争之事实。三国众多有识之士都明了这一点,诸葛亮更是心知肚明。诸葛亮在他准备北伐时也知道蜀弱魏强,因此,在他的出师表中开篇也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说明诸葛亮是十分明了天时于蜀汉是非常不利的。

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何要逆势而动,兴师北伐呢?

原因是:一方面是他执着地期望通过事在人为的“尽人事”而扭转乾坤,即使不成功,也算是尽了力而心安了。另一方面,诸葛亮对北伐取胜存有侥幸心理,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理念,怀揣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主观意愿而去“尽人事”,抑或侥幸取胜。何况诸葛亮还有值得效法的现实样板呢!

何以见得?

诸葛亮在隆中对时,在分析天下大势时说:“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操能在弱势之时,能依仗“人谋”而作大作强,我诸葛亮有管、乐之才,不比你曹操差劲,焉知北伐就不能取胜呢?所以,诸葛亮觉得通过“人谋”可改变形势。因此,不遗余力地施“人谋”、“尽人事”,先后六出祁山,坚持不懈地进行北伐。

三是以攻为守求自保。

诸葛亮深知,“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实不可为之。因此,诸葛亮采取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策略。然而,这正是诸葛亮的失策之处。他这鱼死网破的拚命策略,适得其反,更加快消耗了蜀汉的国力,加速了蜀汉灭亡的进程,

四是展抱负,垂青史。

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他每常自比管仲乐毅,非常自负,并对自己充满着自信。他的好友司马徽对诸葛亮更是高看一眼:“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而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声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难道身怀旷世绝学、充满智慧的诸葛亮真的就甘老林泉之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则,他就不会跟刘备出山了。

诸葛亮 “不求闻达于诸侯”,对高官厚爵确实也不感兴趣,纵观其一生,确实是一代廉相,成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楷模。那么,诸葛亮的真的没什么人生追求了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修、齐、治、平”理念早已浸入诸葛亮的骨髓。这从他自比管仲、乐毅的言行中能得到证实。诸葛亮所追求的不是高官厚禄,所追求的是实现如同管、乐一样名垂青史的人生价值。他不遗余力的北伐,在忠君之余,也是在伸展他“平天下”的志向,可谓“公私兼顾”。

诸葛亮虽得其主,但不得其时,尽管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北伐也以失败而告终,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悠长的感慨!

然而,尽管刘备王天下的奋斗目标没有实现,但诸葛亮名垂青史的人生价值目标却是达到了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