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皓病态人格的误国,看职场提拔失败的严重后果
■编辑说话
孙皓是孙权被废皇太子即三子孙和的长子,也是三国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初登皇位时曾下令抚恤人民,开仓振贫,减省宫女,放生珍禽异兽,甚得民心,一度被誉为明主。但此后不久,他就粗暴骄奢、好酒食色,不仅苛政重赋、大兴土木,使民心丧尽,还杀掉了拥立自己的重臣,使群臣寒心。即位16年后,西晋伐吴,建业陷落,孙皓被俘,由此吴国灭亡。孙皓的残暴荒淫,是典型的反社会性人格。
■反社会性人格对社会的破坏性最大
反社会性人格亦被称作病态人格或社会病态人格,是一种严重的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缺乏道德观念与罪恶感,行为违背社会常情,且习以为常;2。情感不成熟,凡事自我中心,交往能力差,对他人漠不关心,很容易责怪他人;3。自控能力差,耐挫力不足,易被激惹,并有暴力行为;4。行动无计划性,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5。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表现,情感、意志和行为却严重偏离常规;6。常伴有嗜酒、药瘾、背信、斗殴、淫乱等不良习惯;7。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青春期明朗化,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
在所有人格障碍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最为关注的类型,其社会破坏性也最大。
■孙皓病态人格表现在违背社会常情,做事不计后果,冷漠荒淫残暴
孙皓虽贵为帝王,其言行举止却时常不符其尊。事实上,他既没有继承先祖的英勇善战与求贤若渴,也没有遵循儒家的帝王哲学,而是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上演了一幕幕残酷而荒诞的事。
违背常情 不知感恩
初登大典,孙皓嗣位照例应尊孙休的皇后朱氏为太后,群臣也将太后的玺绶准备好送入宫里,不料孙皓却贬称朱氏为景皇后。265年,孙皓又逼杀了太后朱氏,其治丧不在正殿,而是选择了苑中的一间简陋小屋。266年,孙皓又将故主孙休的四个儿子送去吴国的一座小城,又派兵在路上杀死了年纪大的两个。对此,拥立他为帝的濮阳兴和张布说了一些怨言,有人将这些话告诉了孙皓。孙皓毫不念及其拥立之功,立即诛杀了两人。可见孙皓不但缺乏血肉之情、报恩之心,且受挫能力很差,一旦发现有人对自己不满,就肆意残杀。
不兴王道 荒淫残忍
孙皓对他人残忍无道,对自己却异常骄奢淫逸。《资治通鉴·卷七十九》记载,孙皓在位期间,常派遣黄门遍行州郡选美,大臣的女儿也必须每年一报,年纪到了十五六岁要先让他检阅,看不中的人才允许出嫁。由此,他后宫的美女多达万人。十分荒唐的是,孙皓给后宫所有的美女都佩带了皇后的印绶,使得皇后滕氏空有皇后之名,却无皇后之实。此外,孙皓还纵容爱妾派近侍到集市上去抢百姓的财物。司市中郎将陈声以前是孙皓的幸臣,倚恃孙皓的宠遇,将抢夺财物的近侍绳之以法。爱妾向孙皓诉怨,孙皓大怒,假借其他事端逮捕了陈声,并命令武士用烧红的大锯锯断陈声的头,将尸体投到四望台下。孙皓如此听信谗言,不辨是非,令人心寒不已。
除此之外,孙皓还酗酒滋事,毫无自制。孙皓喜欢宴请群臣狂饮,每次宴会都强逼大臣喝醉,为此特命十个黄门郎侍立,监视那些不喝酒的大臣喝酒。更可怕的是,每每宴会结束后,孙皓会命喝醉的大臣彼此揭发,比如何时鄙视过孙皓,何时说过孙皓的闲话。谁要是不幸被揭发出来,孙皓便一刀将他砍了。由此,被孙皓邀请赴宴的大臣个个胆颤心惊,赴宴前大多要与妻子儿女含泪相别。有个叫韦曜的侍中,酒量极小,最多能饮二升,可孙皓规定每人在宴会上必须喝够七升酒。韦曜便偷偷以茶代酒被发现,孙皓责骂他违抗命令,不由分说就给抓起来杀了。孙皓多次因自己的一时之怒,残杀臣下,其行为之冲动鲁莽,毫无常人的负罪感和责任心。
冷漠无情 自我中心
孙皓的群臣不仅要忍受酒宴上的提心吊胆,还要面对政务上的战战兢兢,唯恐一言之差会招来杀身之祸。例如,会稽太守车浚为人忠恳,有一年会稽郡发生旱灾,百姓无力交纳资粮,车浚上表请求振贷。孙皓却说车浚想树私恩,于是派人割下了他的脑袋。尚书熊睦见孙皓酷虐,便婉转劝谏,孙皓大怒,派人用刀环撞杀了他,死后体无完肤。还有一次,孙皓发现大司农楼玄与中书令贺邵在附耳密语,怀疑他们在说自己的不是,就下令将楼玄流放到越南。与此同时,孙皓还给越南将领张奕下旨,让他暗中处死楼玄。贺邵的命运比楼玄更惨,他后来中了风,不能说话。但孙皓认为他是在装哑,派人拷打他,更将他的头颅割了下来。
孙皓不但胡乱杀人,还热衷于各种稀奇古怪的杀人手法。他会引水入宫,将不合意的嫔妃、宫女、内侍立刻杀死,然后扔进水里漂走,或者是剥去面皮,挖凿眼睛成窟窿,并以此为乐。《三国志》记载了吴亡后,晋侍中庾峻还特意问孙皓为何喜欢割人面、刖人足的事,孙皓理直气壮地回答:“对君主无礼者,我就剥他的脸。”
孙皓行事,完全从个人的喜怒哀乐出发,毫无法治吏治的观念。这种极端的自我中心的心态,使得他不但漠不关心朝政,还以杀人暴虐为乐,做事贪图享乐,不计后果。
心血来潮 毫无计划
孙皓毫无君王爱民之心,却听信谗言,妄图称霸天下。《江表传》记载,泰始七年丹杨刁玄出使蜀地,听到了司马徽与刘廙讨论运命历数等事。回来后,刁玄添油加醋哄骗国人说:“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是荆扬的君主啊!”刁玄又逼迫晋国来降之人伪造了寿春童谣说“吴天子当北上”。孙皓听了大为高兴,说:“此乃天意也!”随即命令部下用车子拉了太后、皇后及后宫数千人,沿着牛渚陆道西去洛阳,以顺天命。不料路上遇到大雪,道途陷坏不能走,兵士披甲持杖,一百人共拉一辆车,冻死之人不计其数。兵士不堪忍受,都私下说:“若是遇到敌军,就赶紧倒戈投降吧。”孙皓听到了这样的抱怨,才停止了北上洛阳的荒唐行程。像这样随心所欲、不计后果的草率举动,孙皓做了不知多少回,达到了罄竹难书的地步,也导致东吴资源的大量浪费。
■孙皓反社会性人格产生的根源,来自恶劣的家庭环境和成长氛围
反社会性人格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发病原因与机理。结合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并依据相关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对孙皓之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做一探究。
首先,恶劣的家庭环境是反社会性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从《三国志》记载可知,孙皓的父亲孙和早年被立为太子后又被废。252年,孙权死后,孙峻诛杀诸葛恪且夺和玺绶,更派遣使者赐死孙和。孙和与张氏(孙皓的母亲)辞别,张氏说:“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活也。”也跟着自杀了。孙皓生于248年,当时只有4岁。由于早年丧失双亲,孙皓从小就缺乏父母亲在生活和情感上的爱护,未能形成亲切热情的依恋关系,这严重阻碍了他后期的人格发展和情感维系。而从小失去父母,也使他缺乏可以效法的男性形象,无法培养积极的自我确认,因而缺少对社会公德与行为规范的认同。
此外,险恶的成长环境也强化了孙皓反社会人格发展。孙皓的父亲是废太子,后来被逼死。孙皓虽侥幸得以保全性命,却也一直被朝廷严加防范,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这种悲惨的经历养就了孙皓残忍猜忌、自我中心的性格。而他的继位,也是由于吴景帝孙休的儿子过于年幼,群臣鉴于东汉之灭亡,源于主少国危,所以才拥立废太子孙和的长子孙皓继位。可以说,孙皓坐上皇位,纯属偶然,所以在他取得实权之后,便本性暴露,做出种种令人发指的事情,以此弥补曾经受伤的心,释放被压抑的情绪。
孙皓种种残暴行径,使得吴国忠谏者皆被诛杀,谗谀者加官晋爵,朝政日益腐败,人民不堪忍受而不断揭竿而起,连一些大臣也纷纷投降于晋国。280年,晋国大将王浚顺江而下,孙皓原以为长江天险可以固若金汤,不想各地守军望风而降。半年后,王浚的舟船就抵达了石头城下,孙皓此时无将可战,不得已叫人反绑了自己的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军门前投降。到了晋国,孙皓被封为归命侯,他虽然没有刘禅的乐不思蜀,一曲《尔汝歌》也道尽了他的奴性与没心没肝。
职场小贴士
五种素质决定提拔人才的成败
随着市场化的运作和全球化的深入,职场升迁变得更加科学与合理,如何才能选拔合适的人才继任合适的领导位置,成为很多企业高层所头痛的问题。选对了人,企业的发展才能不断扩大,蒸蒸日上;选错了人,不仅企业的发展受阻,甚至错误的领导和决策将会使企业面临生死考验。由此,如何提拔适合的人才推动企业的发展变得异常重要。作为提拔者,尤其需要注意被提拔者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扎实的功底: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是做好工作的首要条件,此外还需要具备做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基本能力,及在具体岗位上完成任务所具备的关键能力;
2。相应的性格:作为领导的继承人,必须具有较为稳定完备的性格,例如职场的适应力、外向性人格、随和性的处事等,这都对其领导工作有着巨大影响力;
3。职业价值观:不同类型的职业对于领导者的价值观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些要求科学性,讲究精益求精,有些则要求社会性,讲究互信互利,善解人意;
4。突出的人际能力:领导不仅是决策制定者,也是全局统筹者,如何做到知人善用,就需具备足够的人际能力去了解员工,促进企业内部的团结合作。
5。兴趣与动力:兴趣对职员的工作态度产生重要影响,对领导亦是,因而需要选拔自身对此工作有着巨大热情和动力的人,才能激发出此人的最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