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背水列阵 徐晃照搬兵法: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亡地」与「死地」不是绝对的,「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徐晃照搬兵法,背水列阵,非但没有激发出士气,反而士气逐渐瓦解,一战而溃。

赵云用「空营计」哄退并击败曹军以后,曹操恼羞成怒,他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又命令徐晃为先锋、王平为副将,进兵至汉水与蜀军决战。当徐晃、王平引军来到汉水岸边,徐晃命令前军渡水列阵。王平劝阻道;「军若渡水,倘要急退,如之奈何?」徐晃说;「昔韩信背水为阵,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王平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昔者韩信料敌无谋而用此计;今将军能料赵云、黄忠之意否?」徐晃固执己见,吩咐王平领步军拒敌,他自己引马军进攻。于是,魏军搭起了浮桥,渡过汉水迎战蜀军。徐晃背水列阵后,从早晨就开始挑战,直到黄昏,蜀军一直按兵不动。待到魏军人马疲乏,正要向回撤退之时,黄忠、赵云突然从两侧杀出,左右夹攻。魏军大败,兵士纷纷被逼入汉水,死亡无数。看到这里,人们不禁会问;韩信和徐晃都是背水列阵,为什么一胜一败?公元前二零四年,韩信受命率军攻打魏、赵、齐等国。韩信在袭取了魏都之后,由于荣阳形势紧迫,刘邦抽走了韩信的一部分精锐部队,韩信只好率数万兵马会同张耳进击赵国。当时,赵军有二十万兵力,双方力量极为悬殊。谋士李左车向赵军主将陈余建议,利用深沟高垒。坚守不战;然后,由他率三万精兵,抄小路截击韩信的粮草辎重,再与赵军主力前后夹击敌人。但是陈余不用其计,依靠自己的优势兵力,坚持与汉军决战。韩信得知这一消息,率军直进,以小股兵力将赵军引出管寨,然后将主力背水列阵,与敌激战。同时,他又派出两千精锐骑兵,迂回到敌后,袭击赵军的大营,赵军大乱,汉军大获全胜。比较两个「背水列阵」的战役,首先,陈余不听李左车之计,被韩信抓住了有利的时机;徐晃则不仅没有抓住进攻的良机。反而拒绝王平的劝阻,将军队置于不利的境地。其次,韩信不是简单地背水列阵,他同时还派出奇兵袭击赵营,即采用了奇正相生的战法;而徐晃既不问敌情,也不顾客观条件,更没有使用奇正相辅的兵法,只是机械模仿韩信的背水列阵。所以,徐晃兵败成为必然。王平在战前就已料到了这一结局。《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道;「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这里的「亡地」与「死地」是一种「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境地,因此,「投之亡地」与「陷之死地」实乃大患。历代兵家正是利用「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特点,将军士「投之亡地」、「陷之死地」,从而激起将士同仇敌忾、奋力死战的斗志,达到转死为生、转患为利、转败为胜的目的。能否实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军士所置之地、所处之势,能否激发万众一心、决一死战的气概。韩信的汉军与赵军相比,兵力相距甚远,又是孤军深入,在这种情况下,韩信背水列阵,使部队失去了退而求生的希望,其结果必然拚死勇战。而徐晃的军队,虽然背水列阵,但是河上架有浮桥,背后尚有曹操大军压阵助威。所以,每一个将士都有求生之路。这种状况,无论如何也难以激起将士的拚死奋战精神,他们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此外,徐晃背水列阵,对手始终坚守不战,曹军从早晨拖到了黄昏,已处于「暮气归」的状态。当战火点起以后,徐晃不但未能转患为利、激发士卒的杀敌斗志,反而使自己的军队陷入绝地。以徐晃背水列阵而惨遭失败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活用兵法、创新战术是任何将帅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否则,随时都可能葬送自己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