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线列阵是18世纪最先进的作战模式 没有之一

  线列阵是18世纪最先进的作战模式,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当时最先进的作战模式?  1. 线列步兵在白刃战中的战斗力丝毫不比任何专业的冷兵器部队差,甚至在训练和体能素质完全不如对方的时候依然如此,专业的冷兵器部队在向线列步兵发起冲锋的过程中就会遭到1-2轮甚至更多次的射击,造成大量减员和巨大的士气冲击,等到接战的时候,常常在人数上已经处于劣势并且陷入恐惧,而采用密集队形的线列步兵上了刺刀,从正面看就是一个刺猬样的长枪森林——这是冷兵器时代战斗力最强的作战形式。  2.线列步兵在远距离火力投射上也不逊色于任何专业的弓弩部队,就整体精确度、杀伤效果和有效射程而言并不处于劣势,当时的弓箭手和弩手实际作战距离不超过100码,而在这个距离内线列步兵的齐射完全能够全面压制对手。八里桥战役时,清军的满蒙骑兵乃是冲到线列步兵阵前30米处进行骑射的,被打得落花流水也是理所当然。                                八里桥战役  3.线列步兵甚至在面对骑兵时也不处于劣势,原因在上面的第5条已经讲述过,此外,受过训练的线列步兵还能够迅速转换为空心方阵队形,骑兵在面对这种方阵时几乎束手无策。                                线列步兵甚至在面对骑兵时也不劣势  4.线列步兵的成本极其低廉、训练极其简单,成本上的优势使得其在对抗传统部队时几乎总是有数量优势,因而总是在战场宽度上拥有优势,换句话说同样战斗力的两只军队遭遇,线列步兵的宽度总是超过对手从而能进行合围或抽调部分兵力进行迂回穿插。  总结来说,这是一种战斗力更强、成本更低廉、效益比更高的战术,尽管他看起来很蠢,但无疑是中世纪之后——直到克里米亚战争和普法战争之前最先进的战术,甚至就在一战当中也继续阴魂不散。  其实线列战争这种看似排队抢毙的战法实际上也有很多精妙的战术策略,并不是框起来A过去干个痛快这么简单,比如说:  听口令统一齐射的实战效果要优于自由射击,尽管装完了第一时间射击,不用等口令的后者理论上能发射更多次,但是在士气杀伤效果上,身边时不时倒下一个人,跟一下子倒下一大片相比,刺激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听口令统一射击也更便于把握关键时机,如对方冲锋时在50码左右的一次齐射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杀伤,而自由射击则毫无此机会。最可怕的是三排齐射,第一排跪地,第二排半跪,第三排站立同时听口令射击,随后全部站起装填——或直接冲锋/反冲锋。诚然这种三排齐射后将会是很长的一段火力真空,但同时这也是在给敌军一个信号:亲,你还等下一轮吗?  著名的三段射击,第一排射击后将枪械交给后两排装填,然后再传递给第一排继续射击,此战术在需要持续火力的场合经常被使用,还有一种被称为徐进射击的变种,即第一排射击后原地装填,第三排走到最前面射击后原地装填,然后第二排走到最前面射击后原地装填,能够在持续射击的同时向前缓慢推进,直到抵达冲锋距离进行白刃战。  空心方阵,线列步兵可以迅速从横队收缩转换为这种空心方阵,可全方向射击无死角,因为没有前与后的概念,也不会被包抄或绕后,骑兵也因此失去了其最大优势,数个空心方阵互相间还能形成交叉火力。如果骑兵侥幸突破了空心方阵,他也只会冲进方阵的中间被全面包围。这是近代步兵对抗骑兵最有效的阵型。对抗数量远超自身且四面八方都是的冷兵器军队(如土著)时效果也相当拔群,当然,方阵也有致命缺陷:如果对方有远程火力或者大炮,死起来会有种别样的酸爽。图为《滑铁卢战役》中内伊的法军骑兵部队冲击英军桥段,落得惨败,拿破仑在剧中高声斥责:没有步兵支援的骑兵能干什么?我连一分钟都不能离开阵地吗?你们脑子进了水?而实际上如果运用得当,骑兵优势者将可以逼迫对方摆出难以发挥火力且毫无机动性的空心方阵,随后用步兵压上,乃至用炮兵轰击造成极大伤亡,并且降低我军步兵的损失,如果对方重新展开线列队形与我军步兵交战,骑兵部队则可绕至侧翼或后方拔刀冲锋。这种兵种间的紧密协同是拿破仑时代战争的精髓所在,远远称不上是毫无战术。                                法军骑兵部队冲击英军桥段  线列战争的时代军事工业也在不断发展,最早的弹药是铅弹和火药分开的,火药单独装在一个牛角型的容器里,使用时需要手动往枪管里倒,然后再从另一个小包里掏出铅弹往枪管里塞,特别麻烦,火药还容易一不小心倒多或倒少,少了铅弹就犁地,多了枪管就炸膛。纸壳弹堪称现代定装弹的老祖宗,用纸壳将定量的火药和铅弹包在一起,使用时直接咬破一角把火药倒进枪管,再直接把铅弹连着剩下的纸壳塞进去,用通条捣实即可,纸壳还可起到增加气密性的作用。线列战争后期出现的米尼弹已经接近现代定装弹。                                纸壳弹安装镜头  而实际上早在这个火炮还在发射实心铅球的时代,炮兵们就已经统治了战场。前膛加农炮发射的实心铅球打在地上会像打水漂一样跳来跳去,把一整条线上的步兵打成渣,在理想的入射角度下(不考虑不实际的侧翼横射)一颗打进三列横队的炮弹可以瞬间击杀6个步兵,而炮兵凭借较远的射程能够集中全部火力打击一点,当前线步兵们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互相排队抢毙时,炮兵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集中打击哪里,哪里就几乎必然会被撕开口子,随后就是骑兵和进攻纵队长驱直入、侧翼包抄、绕后爆菊不亦乐乎。这意味着炮兵在战术实行当中并不是类似猎兵那种‘制造杀伤’的角色,而是战术实行的根本条件,不外乎拿破仑对炮兵的集中使用和快速机动如此重视。丧心病狂的榴散弹乃是一种后期型号的弹种,他能很好地表现出炮兵的巨大威力。然而若没有成排的线列步兵撑起有条有理的战线,炮兵的使用也就无从谈起。  骑兵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已经居于次要地位,其原因已经在上面提到过,任何胆敢正面冲击步兵阵线的骑兵下场只有死路一条,然而骑兵能够快速机动的优势使其可以迅速出现在任何需要最后一根稻草的地方,只要战线出现漏洞,骑兵就能极大的扩大战果,乃至引起整条战线的连锁崩溃,此时唯一能够与敌军骑兵相抗衡的,只有友军骑兵,因此拥有更多骑兵者仍然掌握着极大的优势,当然,如果你的步兵甚至不够填满与对手同等宽度的战场去与对手排队抢毙、僵持消耗,骑兵也就没有可供发挥的舞台。  线列步兵只是拿破仑时代战争中的一个兵种,他的普遍应用和线列战争模式的使用与当时的其他兵种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很多领域都有牵扯,不过在这里铺开来讲就扯的太远了。  总而言之,在当时,没有比这个更加不蠢的战术。滑膛枪已经被证明是当时最先进、性价比最高、杀伤效果最好的神级武器,它完全配得上让人们专门使用一种以它为核心的、使它发挥出最大效力的战术,而这就是线列战术。因为很重要,所以要说两次:它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