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论吴蜀荆州之战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吴蜀荆州之战因为一代将星关羽的陨落,千百年来一直是众多三国爱好者所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大部分是集中在对两位主角,吕蒙的批评和对关羽的惋惜上。其实在任何战争的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总是国家的战略政策,只是可能最终会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体现在具体的某些战争的指挥和参与者身上。从辨证的观点来看,一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所以,本文力求透过吴蜀荆州之战爆发的现象来探询这场战役背后的本质,从历史背景、整体战略,势力对比及个人行为等方面来进一步探讨荆州之战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在赤壁之战后,吴蜀荆州之战前的十余年间,东吴方面进一步巩固了其经营了三代的江东根据地,并腾出手来向中国南部百越之地拓展领土。由于其小环境长期未受到大规模战乱的影响,加上大量中原躲避战乱的人口涌入,特别是东吴领导层治理有方,使得东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人口等方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西蜀方面则是在刘备入川取刘璋而代之后,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并且相对稳固的根据地来作为参与争霸天下的后方基地,同时拥有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既可以以荆州作为进攻魏、吴的集结出发地域,也可以在受到两国进攻时以荆州作为其抵抗的有效屏障和缓冲,形成犄角之势;更重要的是在有了西川和荆州后,刘备有了发动一系列进攻所必须得,相对充足、稳定的经济和兵源供给。在经过多年的寄人篱下后终于有了向群雄叫板的实力。而曹魏则是赤壁之战的大输家,在遭受重大军事和政治损失之后不得不退回中原,巩固已有的北方和中原,屯田养兵,休养生息重新积蓄能量,对西蜀和东吴采取积极的重点进攻,全面防守的态势,(主要是相对于曹操在赤壁大战之前咄咄逼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态势而言),集中力量平定西凉消灭了马腾的势力,进一步清除曹魏政权内部的敌对势力,理顺了各种组织关系,解除了西进西蜀和南攻东吴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隆中所言的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至此方才真正初步形成。期间虽然三方之间互有攻守,各有得失,发生了“周瑜攻江陵,刘备得利”;“曹操取汉中,魏蜀争汉中”;“孙刘同盟,分四郡”;“孙曹合肥大战”等一系列局部战争,但整体战略态势仍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不复当年赤壁之战前,曹操一股独大的局面。这就是吴蜀荆州之战前的历史背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可以说吴、蜀、魏三家从整体战略来说是各有各的算盘。荆州无论从明处或是暗处都是这三家的重要战略目标,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让我们看看荆州为何会如此引人注目,首先是荆州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荆州西连益州可直取汉中,北接豫州可威胁许昌、洛阳,还可以顺江而下夺江东。在中国的战争史上荆襄之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一千年后蒙古攻宋之战就是蒙古采取战略大迂回,历经数年血战攻取荆襄之后,方才顺江而下一举而灭了南宋。而六十年后晋灭吴之战,晋六路大军也是以荆州作为前进基地而灭东吴的。由此可见对于三国(虽然此时三方均未正式建国,但是为了符合习惯的称呼,姑且以国称之)而言,荆州是一统天下的重要前哨阵地。尤其是东吴方面,无论魏、吴哪方掌握荆州,都能占据地理上的优势顺江而下直逼江东,这对东吴是一个极大的军事威胁,无论是眼前还是长远(未来将会出现的两国争霸局面)。因为国家之间的关系,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永远的朋友。孙刘联盟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历史时期下由于面对共同的强大敌人曹魏,而孙刘双方当时自身势力都相对弱小的情况下,结成的相对松散的军事联盟。一旦魏蜀任何一方取得全面战略主动的话,那么荆州就是晃动在东吴柔软下腹部的一把尖刀。所以对其从长远而言,要想独占长江天险,解除江东地区所受的威胁,就是自己掌握这块战略要地,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交在西蜀这样一个虎视眈眈的“盟友”手上。特别是东吴某种意义上说已经纵虎为患,由刘备从浪迹天涯到羽翼丰满独霸一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荆州对于曹魏的战略价值就相对稍小一些。因为即便曹魏攻占了荆州,一是反而会缓和吴蜀因荆州问题而引起的猜忌,进一步巩固吴蜀联盟;二是会在战略态势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突出部,虽然有了进攻地利,但会出现东、西受敌、首尾难顾的防御不利局面。能否长期守的住还是个问题(此处的长期是指在吴蜀维持联盟,三国鼎立格局下的时间,以后晋灭蜀,形成两国对峙的局面后,情况就另当别论了。况且荆州就是吴蜀在赤壁之战后从曹魏手中夺来的。)。曹魏所擅长的北方骑兵在河湖密布的荆州地区也失去了其战术上的优势。所以荆州对于曹魏而言,类同于一块烫手的山芋,想吃怕烫,就算咬的进也吞不下(已经丢过一次了)。[page]而对于刘备的西蜀而言,荆州在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也很重要。荆州是刘备夺取的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地,并以此作为基地夺取了益州两川之地。刘备以匡复汉室为主要战略目标,所以其首要进攻方向是中原的曹魏。西蜀所占的益州虽然可以从汉中出发直接威胁到长安,但汉中周围的地势是易守难攻,虽然有防守上的优势,但也同样有进攻上的劣势,对于魏蜀双方都是一样。特别是蜀道崎岖,不利于后方后勤物资的转运供给。诸葛亮六出祁山均无功而返,不能不说是受此影响。即从战略大方向的角度讲:西川不是进攻中原的良好出发地域。荆州可以直取襄樊,直接威胁曹魏统治的心脏地带许昌、洛阳。所以虽然西蜀是从东吴手里“借”的荆州,但的确舍不得,也不会把自己血战夺来的战略进攻地域“还”给东吴。由此从各自势力的切身利益角度出发,荆州是人人想占。尤其是对于东吴而言,经过合肥一战之后,东吴意识到其在长江以北想要用南方步兵对付曹魏强大的北方骑兵是颇有困难的,而曹魏由于不习水战,想要在没有解除刘备威胁,没有水军的情况下横渡长江,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曹魏对东吴的威胁暂时消除后,东吴和西蜀由于荆州归属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就变成双方的主要矛盾。东吴在继续外交努力的同时,强行夺取荆州的计划也早已开始了参谋策划和军事准备。期间东吴还试图使用一系列不太正大光明的手段暗害刘备及其手下(如“甘露寺刘备招亲”,“赵云截江夺阿斗”,“关云长单刀赴会”),多次试图偷袭荆州(见:“孔明三气周公瑾”),以上多次冲突的发生导致两势力的关系不断恶化,相互的猜忌不断加深。再加上曹魏方面多次利用吴蜀的矛盾进行离间吴蜀关系,与东吴方面互相利用,互相勾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吴蜀荆州之战的爆发也就有了其必然性。此处关于刘备借荆州的问题,还是必须简述一下的!荆州是原刘表的势力范围,在赤壁大战后由刘备从曹操手中武力夺来的。所谓的西蜀向东吴“借”荆州,不过是在东吴因赤壁大战出力最多而不断提出领土要求的情况下,刘备由于羽翼尚未丰满,为避免与东吴发生正面冲突从而导致两线作战而采取的外交上的一种权益之计。说到底,荆州既非东吴故土,也不是其血战的来,东吴并没有对荆州事实和历史上德所有权。这个“借”字原先在理由上是不充分的,只是由于后来双方以外交文件的形式加以确认后,就成了所谓的事实。(见《三国演义》五十四回:孔明曰,…我劝主人立纸文书,暂借荆州为本;待我主别图得城池之时,便交还东吴…。…玄德亲笔写成文书一纸,押了字…)东吴以后正是以此文件为依据,多次催促刘备方面“归还”荆州,当刘备从刘璋手中夺取了西川,势力进一步扩张后,东吴感受到了日益增加的威胁,其对此事的忍耐力也达到了极限。事物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吴蜀荆州之战的必然性既然已经注定,那么由于某些偶然性时间的发生,最终导致了荆州之战的爆发。这就是某些偶然的个人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一、关羽的作用,这条尤为重要,可以说,关羽就是引爆吴蜀荆州之战的雷管。首先是关羽在全局观方面的缺陷。关羽不可否认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但却不是一位目光远大的战略家。他持正统论,追随刘备一心以匡复汉室为己任,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能准确的认清当时三足鼎立的局面以及吴蜀联盟对于各自生存的重要性,不肯接受东吴对江东的事实统治,总以为天下当属刘姓之人,不愿采取相对灵活的策略,老是针尖对麦芒,对东吴持轻视的态度。在没有更好的人选条件下,让关羽镇守荆州要地本无错(关羽毕竟是刘备最信任的人)可是却又没有为其配备优秀的参谋人员(当时刘备手下优秀的谋士都在西川),这是西蜀方面的一大失误,也是为世人所不解的。关羽心高气傲,计谋听不听从是一回事(如诸葛亮刚出道时关羽的态度),参谋人员配不配备却又是一回事。某以为若派赵云镇守,配以孙乾马良为辅守土是足足有余了,可惜赵云长期只是派为“中央警卫局局长”的用途。其次他在外交方面有严重失误。曹操遣使联吴攻蜀,东吴方面诸葛瑾献联姻计做最后的和平努力,本是一件对吴蜀双方都有利的事(诸葛瑾曰:…某愿往与主公世子去求婚,若云长肯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孙权世子乃是未来东吴的接班人,与关羽女儿可谓门当户对。如若事成,不但可以进一步巩固吴蜀联盟,还可以相对缓和荆州问题所带来的日益深化的矛盾,至少不会那么早与东吴翻脸,闹个两败俱伤(联姻一直都是中国传统的和平外交手段)。可是关羽缺乏基本的外交礼仪,不同意也就罢了,还出口伤人,很没有礼貌的送给盟友这样一段话: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就是平民百姓求亲,听到这种羞辱之言尚且会结下仇怨,何况两国之间。况且关羽的身份不同于平常人:西蜀统治集团三号人物(位列刘备,诸葛亮之后),荆州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刘备义弟。一言一行很难不让对方将其与西蜀方面的最高战略方针政策相联系。简而言之就是,关羽的言行不光代表他自己,更是代表着他所属的势力:西蜀集团。可以说,这句话一下子就击碎了吴蜀之间本已脆弱的同盟关系。别说是有荆州为矛盾,就是这句话本身,在当时的年代都可能挑起一场战争。以东吴方面的感受而言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结果就是诸葛瑾献计时的另一种假设: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取荆州。至此已是大战一触即发。[page]最后就是关羽在军事方面对东吴的轻敌。在东吴蠢蠢欲动的情况下,在没有作好充分军事防备的情况下,就大举进攻曹魏的襄樊。在攻势最盛之时,因为臂伤未能一鼓作气,速战攻取樊城。错失了在东吴动手之前回师荆州的大好时机。有人也许会说:关羽在出征之前不是沿江修建了烽火台吗?这个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是军事准备还不如说是军事恐吓呢!只是为了向东吴表明自己已有了准备。就这种烽火台如选个风大雨急的傍晚大模大样的进攻,真不知如何烽火法,就算有点烽火也不知邻居能否看到,更不用说是白衣渡江进行突袭了。再加上关羽一贯看不起、轻视东吴,所以当东吴有所举动时也未能从中察觉到端倪。如若关羽在出征襄阳之前,派一良将(关平即可)统两万精兵屯于江边紧要之处,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当然,将历史的责任归结于关羽一人身上是不客观也是不公平的,但是正是由于关羽个人性格缺陷所带来的这些偶然性,最终将历史的车轮引向了悲剧的另一面。二、是东吴方面鲁肃的去世。鲁肃在东吴阵营中属于亲西蜀方面的鸽派,一直致力于促进吴蜀双方的联盟,主张以和平外交方式解决荆州问题,并不十分赞同在大敌当前,曹操虎视眈眈的情况下,破坏吴蜀联盟以武力方式夺取荆州(马良评论道:鲁肃有长者之风。)。当鲁肃病逝以后,东吴方面主张用武力解决荆州问题的鹰派就占了上风,东吴的整体政策又逐渐回到了周瑜当初的思路上去。三、司马懿的崭露头角。司马懿可是说是三国时期个别能与诸葛亮平分秋色的战略家。他在荆州之战前所献的两个计策同样也是大大改变了历史进程。1、刘备进汉中王后,曹操欲与之决战。司马懿献计:…往说孙权。使兴兵取荆州。刘备必发两川之兵以救荆州。那时大王兴兵去取汉川,令刘备首尾不能相救,势必危矣。2、当关羽斩庞德,围樊城之时,曹操欲迁都,又是司马懿出言劝阻并再次献计:令东吴取荆州,樊城之围自解。如若曹操一有迁都之举,则曹军军心自然大乱,对东吴也会有威慑作用;由此则当初诸葛亮令关羽攻襄樊的目的马上就达到了:先令起兵取樊城,使敌军胆寒,自然瓦解。司马懿得遇明主,计谋均得到曹操采纳,若无这两计,恐怕事态的发展还很难说呢!四、当诸葛亮听闻关羽拒婚,曾经感觉到了危险所在。孔明曰:荆州危矣!可使人替关公回。后因捷报不断,西蜀方面也上下就都疏忽了。《三国演义》中写到:因此玄德放心。所以也就没有立即派得力之将增援荆州。有了上述几条偶然性的因素,那么在荆州危机重重,大战必然爆发,只是时间问题的大前提之下,吴蜀荆州之战也就此拉开了序幕。这才有了后来的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云长走麦城,殒命成战神。吴蜀联盟决裂,曹魏坐收渔翁之利。其实东吴本可以坐山观虎斗,待魏蜀两家两败俱伤时,一举击之。正所谓,人算不及天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必然与偶然交织在一起,才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

上文就是某小论荆州之战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一家之言。本人尽量客观的分析问题,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且初次写作,必然有不少谬误之处,望论坛的诸位老大指点,也欢迎一起讨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