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谈《诸葛亮的军事才华》

 现在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军事上是庸才,水平一般。我看不然。

中肯的评价是孔明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这说明了两个问题:1他的政治才华比军事才华要强。2他是一个军事家。

陈寿说孔明“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也是说明了以上的问题 。

陈寿还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也说出了另一个问题,孔明一生用兵没有奇谋。但是撇下无奇谋这一缺陷不讲,我们看看孔明先生的具体战绩。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那现在让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这里就不拿入川和南征说事了,没有代表性。

就讲一讲北伐吧。

先说一说当时的形势吧,这是一切比较议论的前提,一个人能否成功受两方面制约: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先讲一讲当时对孔明来讲严酷的客观存在。相信许多人都对三国的史书历史深有研究。我们就拿史书记载说事。蜀汉政权从始至终都是三个政权中最弱的一个。大家不要被三国演义蒙蔽了。刘备最多时也只有不到20万的兵力,那是在219年汉中之战后。对兵力的考证我这里就不多说了,相信很多人已经分析了。随后襄阳之战,彝陵之战令蜀汉实力大损,不但刘关张身死,而且丧失了荆州,使隆中对的战略设想成了不可能。损兵大约在12万左右。这时蜀汉全国兵力不超过十万。史书记载刘备入蜀时益州大约有20余万户,90余万人,加上从荆州迁移过去的一部分人,蜀国在孔明北伐时顶多有100万人。这样的人口顶多养10万兵。而诸葛亮能用到前线的只有至多6到7万人。而曹魏人口国力兵力约是蜀汉的5倍,全国应有常备军兵力50余万。考虑到曹魏双线作战,而且要有一定后备军,所以曹魏可投入前线的兵力约在10到15万左右。

前提已经讲完,现在让我们正式分析。

第一次 “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第二次“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第三次“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第四次“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

第五次就是五丈原的陨落。

可以看出除了街亭之战“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诸葛亮没有败过。虽然他也没有大胜过。战绩却是有一些的。蜀军的战斗力本来极其涣散,本就不高,要不刘备能轻易拿下益州?看看益州当年投降了多少士兵,就知道这些士兵有多涣散。而这些士兵在孔明手中“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以六万兵力长期压制强大的曹魏,连他的敌人司马宣王看完蜀军营寨后都称赞:“天下奇才也!”这不能说明孔明的军事才能?治军才能不是军事才能?

再从后勤上看,虽然蜀军总是粮尽退兵,第二第四次都是,但是孔明造木牛流马,分兵屯田都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粮食。

由此可见诸葛亮在治军和后勤的主观方面都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只剩两个方面了,客观因素和将略。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问你一个问题。给你6万兵,面对对方的十万,而且你绝对不能败,你败了就会亡,那你还敢冒险么?如果你有责任感那你不会去打没把握的仗。

再问你一个问题。你的兵力处于劣势,而你的后勤供给困难,只能速战速决,对方老奸巨滑在各个关口用优势兵力扼守死活不出洞,你会有什么办法,别告诉我强攻,说这话的是傻子。

我想问你你能有什么奇谋?有请告诉我。

别拿魏延的子午谷计划说事。5000人拿下长安,先不说可不可能,就算拿下了,魏延能守得住?5000蜀军精锐对诸葛亮来说损失不起。诸葛亮的压力太大了。

诸葛亮的将略到底怎样没有人能够评说了,因为它严重的受到了客观因素制约。谨慎?能不谨慎么,环境逼迫人啊。

强攻不下,后勤乏力,连绕道都没戏,诸葛亮出兵的命运只能是一次次无奈的退兵。然后在对方追上来时杀几个人。或是打偷袭占一两个城市然后再粮尽退兵。

英雄无用武之地。

但是就凭诸葛亮的治军才华,就凭他在兵力劣势情况下的未被击败,就凭他带兵的那份严谨,他配称是军事家。

历史无法假设。谁都不知道如果蜀军有30万孔明会不会胜利。谁都不知道如果孔明只是军师而非统帅会不会更能发挥其军事才华。我想说的是孔明的军事才华是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