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帝国的将军
1。概述:
将军之名,春秋以前和卿一样,为高级武官通称。自战国起将军开始正式作为武将的官称,如上将军、大将军、将军、裨将军等,一旦受命,即握有战场指挥的全权。自西汉始,开始在将军之前加以各种名号。以后,将军逐渐分途:象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均不常设,地位崇高,位同公卿,成为重号将军;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将军,或以征伐的地名、对象,或以其所领的兵种,或以其所负的特别职务,确定官名。他们出则领兵,入则另有任用,多根据需要设置,称为杂号将军。另外,部分宿卫军将军也很重要。隋唐以后重号、杂号将军之制废而不用,其名称在武散官中尚存留一部分。
2。吴国将军名号:
上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超品,三国时期只有吴国有此称号,地位十分尊崇,在三公之上,不常设]大将军(诸葛瑾、诸葛恪、孙峻、孙琳、丁奉、孙震)[一品,位同上公,相当于大司马或在其上]骠骑将军(步骘、朱据、吕据、施绩、张布、孙韶、朱宣)[一品,位同三公,与大司马或太尉相当]车骑将军(朱然、刘篡)[一品,应该是绝对亲信,因为掌管禁军]卫将军(全琮、士燮、滕胤、全尚、孙恩、濮阳兴、滕牧)[一品,掌管南北军]镇军大将军(孙虑、陆抗)[诸大将军之一,但吴国好象只有镇军大将军,应该也属于一品,如果抚军将军等资力高了,也能升抚军大将军,不过看来非常困难]
抚军将军、四征将军(缺征南)[估计是因为吴国的南面没有什么大敌,否则只能征台湾了]、四镇将军、四安将军(缺安西)[西面是蜀,不安?只能征或镇?-_-b]、四平将军(缺平东)[因为要出国平日本了,得不出空来]、前后左右将军、虏将军、镇军将军、安远将军、平戎将军、平虏将军、辅国将军、辅吴将军[吴国特有]、虎牙将军、冠军将军[很喜欢这个称号,听起来比较爽]、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奋威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奋武将军、折冲将军[老是听到这个名号,不是很理解,在我的印象中,比较猛,骨折了还冲,够牛的,呵呵]、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绥远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讨逆将军[孙策曾经受封于汉]、破虏将军[孙坚曾经受封于汉]、荡魏将军、平魏将军[可见吴国抗魏还是很专注的,蜀国就没有这样的将军]、辅义将军、扶义将军[吴国对义看得比较重,蜀国辅汉,扶汉,吴国辅义,扶义]、横江将军[吴国必备,实为居家旅游,杀人灭口之。。。*^_^*bbbb]、绥南将军、安国将军、抚边将军、抚夷将军、抚越将军[这个大概也是吴国特有,还是比较讲少数民族政策,是抚,不是镇,平,征]、威南将军、威北将军、威武将军、威烈将军、厉武将军、灭寇将军、牙门将军、偏将军、裨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