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揭秘:哪次事件致两位开国元帅被点名批评

1958年反“教条主义”斗争,在当年5月底至7月底持续近两个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达到顶点。会上,军事学院和军委训练总监部成为众矢之的,前者被指为“教条主义大本营”,后者则成了“教条主义司令部”。原本只是在“是否学”和“怎样学”苏军条例上正常的意见分歧,却演变成军内第一场具有“反党”性质的路线斗争。军事学院原院长刘伯承元帅、副院长陈伯钧上将,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宋时轮上将,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萧克上将、副部长李达上将均受到点名批评与批判,就连总参谋长粟裕大将、训练总监部原代部长叶剑英元帅也未能幸免。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之后,一批包括元帅、大将、上将在内的高级将领受到错误的组织处理。刘伯承元帅被免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职务,从此不在军内担任具有军事指挥与领导性质的实际职务,在家休息,一年后出任顾问性质的军委战略小组组长。

刘伯承与邓小平

被指控为“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的粟裕,则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这位曾经在华东战场叱咤风云的将军从此离开军事指挥一线,调任新成立的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并被限制接触部队,被告知“你就待在那里在北京搞学术研究,不必到部队去跑了”。结果,能征惯战的粟裕,在军事科学院这个军事科研与咨询机构一待就是20多年,直至病逝。

两位资深上将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萧克、副部长李达则被指为“反党宗派集团”的主帅、副帅,对他们的斗争更为过火,组织处理亦更为严厉,不仅撤销了他们军内职务,而且把他们赶出军队。萧克到农垦部任副部长,李达到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任副主任,一个分管农业机械,一个负责国防体育协会。他们也是军队高级将领中,第一批被赶出军队者。

刘伯承和夫人、子女与邓小平合影

继萧克之后主掌训练总监部的郭天民上将,刚在训练总监部主持批判萧克、李达活动,还未能喘口气,自己就以萧克、李达“反党宗派集团”第二副帅的身份被打倒。这回连“庙”也拆掉了,备受指责的训练总监部被撤销,其职能归入总参谋部。

1958年反“教条主义”斗争,两位元帅被点名批评,一位大将、五位上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和处理,更有李钟奇等大批少将以下负责军队训练与教学工作的将校,受到种种责难与处理,部队军训与院校工作受到极大冲击。

看后令人泪流满面:十大元帅临终遗言曝光

1971年9月12日深夜,林彪外逃之前,流着泪说:“我至死是个民族主义者。”

朱毛在井冈山会师时,毛泽东看见一个娃娃模样的军人在给部队讲话:“其实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一块天下。我们也有枪,也能坐天下!”毛泽东得知这个人是指挥部队在敖山庙、耒阳城打了胜仗的林彪营长,于是感慨道:一般的营长也只是领兵打仗,没什么政治头脑,而面前这个娃娃营长却满是“红色割据”的道理,与自己的主张完全一样,今后堪当大任。后来,毛泽东始终对林彪钟爱有加,识才善用,使林彪始终是同级别军事首长中最年轻者,这种时时提携、指点,是日后林彪成为纵横中国的杰出军事指挥员的重要因素。

元帅贺龙

1969年6月9日,贺龙:“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最公正的裁判。”

1969年4月上旬,由于“专案组”下达了“尽量用现有药物,维持现有水平,也不要像对待好人那样”的指示,贺龙的糖尿病、高血压日益严重。5月上旬,贺龙一次摔倒醒来后说:“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最公正的裁判,谁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谁在人民面前犯了罪,人民也决不会饶恕。”6月9日7时许,贺龙被送往医院抢救,昏迷前他说:“我不能去住院,那个医院不是我住的地方。”当天15时04分,贺龙含恨而逝。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曾以贺龙“两把菜刀起家闹革命”的例子鼓励起义军。到陕北后又称他是“红二方面军的旗帜”,可见对贺老总的器重。文革期间,贺老总深受林彪的迫害,毛泽东在贺龙问题上主动承认错误。1973年2月底,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对人说:“我看贺龙没有问题,策反的人,贺把他杀了。”紧接着毛泽东又说“我有缺点,听了一面之词。”12月21日,全国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时,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上讲话,再次指示要为贺龙平反,他说:“我看贺龙搞错了,我要负责呢。”“当时我对他讲,你呢,不同。你是一个方面军的旗帜,要保护你。总理也保护他呢。” 毛泽东又说:“要翻案呢,不然少了贺龙不好呢。”“都是林彪搞的,我听了林彪一面之词,所以我犯了错误。”

朱德元帅全家福

1976年7月6日,朱德:“我还能做事,要工作,革命到底。”

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当天,病床上的他把秘书叫去。“今天报纸发表七一社论了吧?拿来读读。”朱德断断续续地低声说,“我还能做事……要工作……革命到底。”15时1分,朱德在北京医院逝世。自从井岗山会师后,朱德就成为了军队的偶像级的人物,长期任总司令,但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朱宽和忍让、纯朴谦逊,对这样一位没有野心的忠厚长者当然会赞誉有加。1973年12月21日,朱德参加了中央军委会议,毛泽东在他的住所会见了参加会议的人员。毛泽东拍着身边的沙发,请朱德紧挨着自己坐下。这时,毛泽东满怀深情地向朱德问候道:“红司令,红司令你可好吗?”朱德仍用他惯用的四川话,兴奋地回答:“主席,我很好。”毛泽东拿起一支烟,划火柴时似乎思考了一下,深深吸了一口之后,高声对朱德说:“有人说你是黑司令,我不高兴,我说是红司令,红司令。”毛泽东意味深长而诙谐幽默的话,惹得在场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点起了头。接着,毛泽东又风趣地说:“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把我的骨灰送到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

1974年11月29日14时50分,彭德怀对侄女梅魁等亲人说:“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到家乡,不要和人家说,不要打扰人家。你们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随后,彭德怀离开人世。老彭性格刚烈,疾恶如仇,而且有些特立独行,比较难驾驭,这从几十年和老毛磕磕拌拌的合作历程中就可看出,但打天下绝对需要这样的勇夫和猛将,就象刘备少不了张飞李世民必须依仗尉迟敬德一样。所以在战争年代老毛会如此不吝溢美之词,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比如,朝鲜战争没人愿挂帅,只能惟我彭大将军。至于59年庐山会议后毛说老彭的合作与不合作是三七开,那是后话了。

叶剑英元帅

1986年10月22日, 叶剑英:“你给别人做过一件好事,你不要记得;别人如果给你做过一件好事,你要一辈子不要忘记!”

叶剑英病危后,已欲语不能,医生不许亲属进病房。女儿叶楚梅说,父亲没有留下遗言,但他总说要多做好事,知恩图报,这个家训也就成了变相遗嘱。毛泽东称叶剑英是“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毛泽东毛泽东借北宋重臣吕端的美誉来评价叶帅。长征途中,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张国焘却野心勃勃,想加害于毛泽东,幸亏叶剑英及时报信,毛泽东才得以脱险,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对叶帅睿智和才干,毛泽东十分欣赏。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是:长征路上,是叶剑英“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叶剑英是“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毛主席与彭德怀元帅

1972年1月6日,陈毅:“一直向前,战胜敌人。”

1972年1月4日下午,陈毅从昏迷中醒来,女儿姗姗握住爸爸的手,贴在爸爸嘴边,听他说“一直向前……战胜敌人……”6日16时20分,叶剑英赶来,泪流满面地掏出一张纸,上面抄着毛泽东为“二月逆流”平反的话,叫姗姗赶快念,姗姗说,爸爸如果你听得到,就闭闭眼。陈毅立即闭了闭眼。23时55分,陈毅逝世。陈毅不幸逝世,极少参加党内同志追悼会的毛泽东亲自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毛泽东到达追悼会会场的时间很早,除了陈毅家属和周恩来外,还没有多少人到达。毛泽东一下车便要见张茜及其子女。看着神情悲切的张茜,毛泽东潸然泪下,他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陈毅同志是个好同志。”还说:“他是个好人。”在询问了陈毅几个子女的近况后,毛泽东勉励道:“要努力奋斗。陈毅同志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是作出了贡献、立了大功劳,这已经作了结论来。”张茜表示很感谢,并真诚地请求毛泽东提前回去。毛泽东微微摇头,说:“不,我也要参加追悼会,给我一个黑纱。”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朱德、宋庆龄等陆续到达会场,正在北京的西哈努克亲王夫妇也被“特别邀请”出席,追悼会的规格明显地提高了。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

1990年8月5日,徐向前对围坐在病床前的儿女们郑重地说:“我说不了多少话,我要说的是,我死后一不搞遗体告别,二不开追悼会,三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这就是我留给你们的遗言!”“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贯彻党的路线,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现在党风不正,有些人光说不做……”9月21日凌晨4时21分,徐向前与世长辞。

毛主席与罗荣桓元帅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自食其力,实实在在为国为人民做些好事。”

刘伯承之子刘太行回忆说:“父亲逝世当天下午我急匆匆赶到医院,上电梯时,碰见了时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温家宝同志。我进入客厅时,杨尚昆同志早就到了,后来洪学智同志也来了。卓琳阿姨代表邓小平伯伯也到了场。父亲没有特别留下遗嘱,如果真要想想的话,那就是要求我‘自食其力,实实在在为国为人民做些好事。’”红军长征途中,前有金沙江天险,后有数十万追兵,许多人都担心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则风趣地称赞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肯定能让我们渡过天险长江”,对刘伯承的才干深信不疑。解放战争中毛泽东说:“我有刘伯承,蒋介石不可能不完蛋。”在军事上得到毛泽东如此之高评价的,只有林彪和刘伯承两人。

毛主席与聂荣臻元帅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

1963年12月中旬,罗荣桓从昏迷中苏醒,拉着夫人林月琴的手说:“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又嘱咐孩子们:“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他不断说:“我革命这么多年,选定了一条,就是要跟着毛主席走。”12月16日14时37分,罗荣桓去世。毛泽东著名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是毛泽东在北京医院向罗荣桓遗体告别后几天写下的一首诗。诗中写道:“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晏鸟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虽然对这首诗存在不同的解读,但毋庸置疑,这份身后哀荣,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罗荣桓的高度评价和痛惜之情。

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我坚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1992年4月12日,聂荣臻自感情况严重,他让秘书记下遗言:“我坚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现在行将归去,临别依依,好像有许多话还言犹未尽,我希望海峡两岸尽快统一。”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心脏停止跳动。毛泽东称聂荣臻是“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抗战期间,聂帅创建了晋察冀根据地,并使之发展、建设成为模范根据地。对此,毛泽东甚感欣慰。解放战争中后期,毛泽东一直在晋察冀根据地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以对聂荣臻褒奖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