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抗战风云录:南京保卫战中国军唯一坦克连

据时任装甲兵团司令杜聿明回忆,上海失陷后,国民党军队中唯一的机械化部队陆军装甲兵团(只有三个营)奉令向湖南撤退。

但是,11月底,何应钦突然命令将德国战车留在南京抗战。当时,杜聿明提出南京河湖众多,不如留下英国的水陆两用战车和炮战车。然而,蒋介石和何应钦不仅没有同意,反而还强令将拥有德国战车的第三连留在南京。三连全连有17辆德国“克芬柏”式五吨重的并列双机枪的新战车,连长为赵鹄。当时的主要作战任务是在淳化一带配合步兵作战。但是,在作战过程中,战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到了战役后期,这支部队成了无人管的部队。不得已,所乘残部只得自行从下关渡江撤退。

抗日战场上的国军坦克

然而,杜聿明后来竟然称这支部队有两个真正的英雄,这到底是这么一回事儿呢?

原来,装甲兵团有三辆战车被日军击毁,遗留在了战场上。而且,其中一辆战车上还有两名侥幸活着的战士。他俩看到敌人的轻快部队已跟踪追来,认为继续在战车上打必被敌人活捉,下车逃命又感到耻辱,就“决心与战车共存亡,埋伏在战车内,相机打击敌人”。果然,这两个战士一直隐藏到下午四时前后,看见敌人又有一大队步兵来到。两人计议这是狙击敌人的最好机会——他妈的,老子一个换你几十个!”只见他俩轻轻地将机关枪从战车转塔前后两端伸出,对毫不知情的日军发动突然袭击,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滚滚倒地的有几十人。黄昏以后,他们丢掉战车乘夜撤退。不幸的是,在撤退过程中,有1人中弹牺牲。

抗日战场上的国军坦克

杜聿明一开始还不相信此事,后来缴获日军一本“皇风万里”的小册子后,才得知那个战士并未骗他。

这本小册子述及南京战役的经验教训时,重点提及了这辆战车里的埋伏狙击。

杜聿明急忙传令查找这位“战车英雄”,但为时已晚,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已经在昆仑关战役中英勇牺牲。

抗战风云录:抗战时期真假八路军的斗智斗勇

1945年日本投降后,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立即成立中共辽西地委和辽西督察专员公署,辽西地委组成阜新工作委员会、辽西专署驻阜新办事处。阜新工委领导阜新市和阜新县、彰武县、黑山县、北镇县。委派锦州卫戍司令部政治部主任于纯为阜新工委书记、卫戍司令部司令兼政委。

抗战资料图

当时,阜新形势十分复杂。国民党被俘军官、太平采炭所小把头田子明组织成立了700多人的“八路军”(老百姓称为“黑八路”),接管由汉奸头目组织的“阜新市地方治安维持会”,将其“委员长”、伪副市长黄千里逮捕,宣布成立“阜新市人民委员会”。伪满阜新炭矿株式会社劳务课课长孙立瀛宣布接收劳务课,并成立了有400多人的“阜新炭矿护卫大队”,准备配合国民党军队接收阜新。

9月10日,于纯等来阜新,沿途受到市民夹道热烈欢迎。当天下午,八路军正式成立阜新卫戍司令部,组建市政府。

抗战资料图

八路军阜新卫戍司令部张贴布告,宣传中产的方针政策,安定社会秩序,并派出巡逻队维护治安,对破坏社会秩序者严惩不贷。10月26日,成立阜新矿山管理委员会,宣布从即日起,煤矿开始恢复生产。根据冀热辽军区命令,在阜新组建冀热辽军区三十旅,吕明仁兼任政委。阜新工委还举办了两期新干部培训班,培训100多名矿工和青年学生,从中发展党员50多人,大力培养蒙古族干部。

在八路军到来后,阜新矿工等劳苦大众积极参军,几天工夫,就扩军3000多人,18团一个营扩编为团,张智魁任团长。所谓“阜新市人民委员会”闻讯后立即“树倒猢狲散”,“黑八路”头目悄悄溜走。参加“黑八路”的绝大部分人认清了形势,转而积极向八路军靠拢,其中的大部分不久加入了革命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