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一战打得换将:哪场战役后日军高官被革职

一九四〇年十二月五日,八路军总部正式宣布结束百团大战。根据总部公布对外发表的数据,在这场历时一百零五天的大战役中,八路军一共伤亡了一万七千余人,很多主力团元气大伤。华北方面军参谋部搜集的一份情报也显示,“(八路军)三年来惨淡经营的积累的资材几乎全部耗尽,根据地的设施遭到破坏”,“要想恢复重建,绝非短时期内可以完成”。

百团大战前的聂荣臻(左二)

一九四〇年底,爆发黄桥战役,重庆政府停发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所有薪饷和武器弹药供应。第二年年初的皖南事变,更将国共关系推到了破裂边缘,八路军在华北的困境进一步加剧。根据过去十年内战和三年抗战的经验,彭德怀调整了军事策略,由过去偏重于对正规军的扩军整训,转而致力于加强非正规军的建设。他还提出要建立正规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体制,这一体制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并在军内被普遍实施,一直到解放后,它都是中共武装体制的基本形式。百团大战给予日军打击之大,是勿庸置疑的。直到一九四二年秋季,华北方面军在其九月份的“战时月报”中还提到,要“警惕八路军可能再行发动第二次百团大战”。

在此情况下,日军不得不对八路军的力量和“华北治安状况”进行重新评估。

八路军有多少力量?刚到华北时,不过三万之众,那时日本人虽然已吃过好几次亏,但并没有予以特别重视。后来的重视程度逐步升级,直到杉山元、多田实施“治安肃正”,确定“讨伐重点必须全面指向共军”。

百团大战资料图

一个百团大战在把日军惊得汗毛倒竖的同时,也令其大感意外。他们这才发现,就算是重视到这个份上,也还是不够,八路军“势力的显着增强”已经远超他们的想像。

“华北治安状况”如何?日军观察人员在向其大本营报告时,将中国占领区的“治安状况”按优劣排了个顺序,分别为内蒙、长江三角地带、华中、华北,其中华北排在末位,是最差的。

十二月二十六日,日本陆相东条英机与参谋总长杉山元在东京举行会谈,对侵华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彻底肃正华北治安”。

日军的在华兵力分布,原为华北二十五万,华中二十九万六千。按照东京会谈的要求,日军大本营在华中的江南地区进行了兵力收缩,以便抽出两个师团增援华北。

百团大战剧照

与此同时,多田和幕僚们也围绕着“痛苦经验”进行了检讨。他们得出的教训是,情报方面出了问题,导致对八路军的实际情况认识不足。日军在百团大战中之所以猝不及防,且受制于八路军,这是主要原因。

多田就此对参谋部的情报机构进行了力度很大的整顿,重点加强各部门对中共和八路军的情报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第二课新设了对共情报的专职参谋,以及建立了“黄城事务所”等专门针对八路军的情报组织。

百团大战剧照

一九四一年上半年,多田主要忙于指挥中条山战役,但也未放弃过研究如何对付八路军。他在内部的情况报告中自称,“已经逐渐掌握了共党及共军的真相”,在进攻八路军和根据地上“已有一定程度的自信”。

只是多田个人的“自信”已没有可能转化为行动,七月七日,他奉调回国。尽管名义上多田还被晋升为陆军大将,可是仅仅两个月后,他就被编入了预备役。百团大战以及“囚笼”政策的失败,被认为是导致他狼狈出局的主要原因。

在日军大本营的安排下,新的继任者即将到任,他不仅同样是一名中国通,而且比多田更为老练,手段也更为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