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抗战美国热炒蒋介石婚外情:欲剥夺其军权

1944年7月9日,中国抗日战争处在最艰难的时候,宋美龄却突然离开重庆去巴西休养,一年后才翩然回国。关于此事,许多著作认为其原因是蒋介石的“婚外情”。事实是否如此呢?

蒋介石的《事略稿本》1944年7月5日条云:“约集各院院长及各部会高级干部与欧美友好,计共60人,举行茶会,为夫人饯行并坦白说明外间之流言蜚语与敌党阴谋之所在。”蒋介石到底蒙受了什么样的诽谤,要在宋美龄出国前隆重召开有“高级干部和欧美人士”参加的会议,郑重“辟谣”?蒋介石的日记欲言又止,而时任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主席王世杰的日记则写得比较坦率,“谓其有外遇”,原来,是一则“绯闻”。而且,这则“绯闻”的最大市场在美国。

蒋介石与宋美龄剧照

蒋介石8月19日的日记显示,美国朝野都关注此事。文献证明,首先向美国传播这则“绯闻”的就是在美国驻华使馆担任三等秘书的美国外交官谢伟思。他的一份战时电讯文稿称,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前妻陈洁如隐居上海法租界巴黎新村,不料一次逛街偶遇汪精卫夫人陈璧君。陈璧君许陈洁如出任汪伪政府的侨务委员会副主任,陈不愿当汉奸,辗转来到重庆,“蒋旧情复炽,经常去吴忠信公馆与陈幽会……”

蒋介石与宋美龄剧照

这则绯闻后经学者考证并非事实,但丝毫不影响当时美国人大肆炒作,这和当时美国方面企图让蒋介石将军权交给史迪威的图谋紧密相连。美国军政两方早就对蒋介石及其政府不满。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后,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当年7月,美方提出,中国局势颓落,必须让蒋介石将其对中国军队的指挥权交给美国将军史迪威,但蒋不为所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自然乐于传播并扩展蒋介石的“绯闻”,把他搞臭,促其下台。

民国趣闻:宋美龄因何屡次访英竟拒见丘吉尔

当宋美龄风靡美国受到热烈欢迎时,英国也向宋美龄发出了邀请。英国外相艾登向顾维钧保证,一定用最庄重堂皇的仪式来接待宋美龄。

拒绝英国的访问邀请

一向矜持的英国绅士为何也仿照美国人做起了宋美龄的发烧友?

宋美龄访美

这有其缘由。时至1943年,英国政府对于继续纵容日本为所欲为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开始清醒起来。他们已经认识到,即使单纯从英国的利害关系考虑,其恶果也是不容忽视的。丘吉尔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就致电罗斯福,表示“中国如果崩溃,将大大增加英美共同的危机”。

英王力邀宋美龄赴英国做国事访问,正是英国政府希望与盟邦中国加强友谊关系的一种姿态和行动。宋美龄应罗斯福总统邀请访问美国,美国政府已给了宋美龄非常隆重的接待,而她在各处的演讲更是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认为,不论是从中国在同盟国中的地位这一角度考虑,还是从宋美龄在中国的地位来看,宋美龄出访英国,必将有助于增强中国与英国政府和英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宋美龄访美

但是宋美龄对于是否访英,却迟迟未作决定。因为宋美龄虽然喜欢英国文学,但对于日本侵华以来英国的表现一直感到失望,所以对英国人没有信心。

经过几番考虑之后,宋美龄最后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拒绝了英国的邀请。

拒绝与丘吉尔在华盛顿会晤

同年5月,丘吉尔访问华盛顿,并且带来了100多位重要将领及官员,其中包括在印度的陆海空军司令长官,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规模。宋美龄立即告知蒋介石这一消息。

蒋介石主张会见丘吉尔,对宋美龄说:“丘吉尔即到华府,如能与英相见面,则于公于私均有益。此正吾人政治家应有之风度,不必计较其个人过去之态度,更不必心存意气,但亦必须不失吾人之荣誉与立场。此事或可由顾维钧与哈里法克斯先行接洽,而后由罗斯福总统为之介绍。如与文兄出席会议时,请预商文兄,应请其代表发言,而吾爱竭力协助之,如其言有遗漏之处,则再由吾爱代其补充说明之可也。”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

遵照蒋介石夫妇的指示,顾维钧大使开始积极活动,以安排丘吉尔与宋美龄会面。

事实上,顾维钧自从听到丘吉尔到美的消息后,就认为二人会见是个好主意,对中、英关系能有重大影响。

与宋美龄同行的孔令伟认为:“蒋夫人是一位女士,丘吉尔前来拜访比较合适。”

洛杉矶市政厅招待宴会上的宋美龄

5月15日,顾维钧找到哈里法克斯说,丘吉尔与宋美龄有极好的见面机会。

丘吉尔尽管行程紧张,可是他也希望能与宋美龄谈谈,这对于英、中合作和远东局势没有坏处。

于是就由罗斯福出面,特意安排宋美龄与丘吉尔会晤,以图缓解两国的紧张关系。罗斯福请宋美龄在5月23日去白宫参加午宴。可是,宋美龄接到罗斯福夫人的电话邀请后,以身体“不适远行”为由拒绝。罗斯福自然明白其中的奥妙,这只不过是托词,但他认为不必过分拘泥于礼节。因此,又建议改在5月26日,以便宋美龄能“不误医生约定打针的时间”。宋美龄并不理会罗斯福总统的安排,拒绝赴华盛顿(当时宋在纽约)会见丘吉尔。

在这件事情上,宋子文也曾劝其妹妹以大局为重,并为其妹妹安排了与丘吉尔会晤的时间,但还是被宋美龄拒绝了。在这种情况下,顾维钧、宋子文认为她更应该去华盛顿,当罗斯福总统有意在微妙的局势中提供解决办法的时候,谢绝邀请是很不礼貌的。

可是孔令伟还是坚持:“作为妇女,应由丘吉尔来拜会,现在中国对日战争不很顺利,蒋夫人不应该显得过分迁就,不然的话,他们会爬到你头上的。因此,蒋夫人一定要比以往更坚定,保持尊严。”

宋美龄

宋美龄再次拒绝了邀请。对于这件事,她在见到顾维钧时作了解释:“丘吉尔目中无人,一定要我去华盛顿见他,我谢绝了。因为在国际关系中和个人关系中,礼仪和尊严都至关重要,必不可少。无论如何我在政治上没有外交部长之类的职务,所以有条件表现坚决一些。”结果,宋美龄因为“尊严”未到华盛顿,丘吉尔因为“事太忙”不能到纽约,双方终未能见面。两人直到参加开罗会议才第一次相见。

顾维钧分析宋美龄不接受访英邀请与不愿意去华盛顿会晤丘吉尔,可能是因为“妇女往往比较主观,或许蒋夫人在这件事上又比较感情用事”。顾维钧很为这件事惋惜。他认为:“英王邀请她做国事访问,肯定是一种表示深切友谊的姿态。这是给中国的荣誉,很少给别的国家。”

宋美龄

宋美龄的做法却有其道理。如前所述,英国战时在远东的表现的确令人失望,一直是一种老牌殖民主义者的心态与架势,即使在成为盟国后亦无多大改观。

但是宋美龄拒绝在华盛顿会见丘吉尔,拒绝去英国,伤了英国人的面子。克里浦斯爵士认为这“非常不幸……恐怕即使蒋夫人现在要来英国,英王、英后和首相也不欢迎了”。

1943年7、8月间,为修复中、英关系,宋子文访问伦敦。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外交部常务次官贾德干都没有到火车站迎接,这种轻慢中国的一种姿态,也许是一种报复表示。英国政府的如此反应,倒证明了宋美龄当初决策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