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志愿军战史:哪种食物让志愿军不再饿肚子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炒面是志愿军指战员的主要野战方便干粮。一个炒面袋,一支冲锋枪,就是志愿军指战员的主要装备。那么,炒面是如何成为志愿军的主要野战食品的呢?

志愿军过江作战初期,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战役后,对于朝鲜战地的实际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对出国作战的困难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就后勤供应而言,过去在国内打仗,作战物资是就地筹措,可以取之于民、取之于敌,可这次全部作战物资都要从国内运过去,要做到这一点,在敌人完全掌握着制空权的情况下,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志愿军围坐在一起吃炒面

在前两次战役中,由于敌军狂轰滥炸、昼夜封锁,破坏我方的后勤供应,使志愿军的口粮及副食供应难以及时得到保证。即便后勤供应保障跟上了,部队白天也不能生火做饭,因为敌机随时可能来搜寻目标,加之战事紧张,指战员们日夜与敌人作战,常常没有时间做饭。那么,在天寒地冻的战场,怎样才能有效解决指战员的饮食问题呢?什么样的食品才能既便于保存携带,又随时能够方便食用呢?于是,志愿军指战员的干粮问题就成了牵动战、勤各位首长的一个大问题。

志愿军围坐在一起吃炒面

时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第一政委、负责志愿军后勤供应工作的李聚奎将军也在关注这一问题。这位参加过平江起义和长征的“粮草官”陷入了沉思。突然,一件往事浮现在他的眼前。那是在1936年底,他所在的西路军受挫祁连山,部队被打散了,他不得不只身东返,沿途乞讨,寻找党中央。途中,他曾吃过老百姓给的一种炒面,这炒面的特点是食用方便,易于保存,这正符合目前志愿军作战的需要,于是他建议志愿军彭德怀司令员和总后勤部杨立三部长,用炒面来做志愿军指战员的野战方便食品。

李聚奎首先指示东北军区后勤部按照70%小麦,30%大豆、玉米或高粱的成份生产加工一批样品,这些混合的粮食经炒熟、磨碎后,再加入0.5%的食盐,就成了易于保存、运输和食用的野战方便食品——炒面了。这批样品运到前线后,因其既可避免做饭的炊烟暴露目标,且又食用方便,颇受指战员的欢迎。

彭德怀司令员和志愿军总部的其他首长看过样品后也都十分高兴,炒面样品在前线部队试用后效果很好。彭总专门让洪学智副司令员给东北军区后勤部发了电报,告诉他们:“送来干粮样子,磨成面放盐,炒时要先洗一下,要大量前送。”并要求在每月为志愿军准备的口粮中,要供应三分之一的炒面。

正在作战的志愿军战士

李聚奎迅速将前线试用炒面的情况和志愿军首长的指示电告总后勤部,并指出,根据概算,志愿军每月需要炒面900万斤,东北地区可解决500万斤,还存在较大的缺口,需要关内加以解决。这件事很快报告了政务院周恩来总理,他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指示政务院向东北、华北和中南各省市布置任务,同时,他还在百忙之中,亲自与机关的同志一起动手炒炒面。

正在做炒面的志愿军战士

东北人民政府还专门发出了《关于执行炒面任务的几项规定》,专题研究部署任务。于是,很快出现了后方“男女老少齐动手,家家户户炒炒面”,前方“一把炒面一把雪,夺取战斗新胜利”的动人场面。

当时,前后方机关的工作效率都很高,仅仅20多天,首批400万斤炒面就送到了前线,送到了志愿军指战员的手中。炒面伴随着将士们浴血奋战,打了许多胜仗,在炒面前送的过程中,我志愿军后方人员冒着敌机轰炸、封锁交通线的困难,拼命保护志愿军的口粮,亦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当时分管后勤工作的洪学智副司令员曾动情地说:“如果没有炒面,就解决不了部队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