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忠魂录:青海男儿奔赴抗日前线过半阵亡
今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二个国家公祭日。专家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史料证实,青藏高原尽管距离前线较远,依旧以各种方式参与抗战。仅青海省在抗战期间,就有近万青年奔赴前线,其中超过一半捐躯沙场。
据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崔永红研究,1937年,一支8000多人的骑兵队伍在师长马彪率领下,从青海省会西宁出发,开赴陕西、河南、安徽等地。同年,国民政府正式颁令该师为“暂编骑兵第一师”。由于其人数为8000余人,其他抗日武装和老百姓称其为“骑八师”。
抗战资料图
崔永红告诉记者,1939年8月,盘踞在河南淮阳的日军向南进犯。面对日军,“骑八师”与敌军殊死搏杀近一个月,在淮阳城三进三出,歼灭日寇800余人、伪军1000余人,在日寇使用毒气的情况下依旧坚守阵地。此战“骑八师”损失2000余人。
1943年到1944年,日寇再次进犯中原地区,期间曾进攻军事重镇阜阳。在阜阳保卫战中,“骑八师”与其他抗日武装配合,多次偷袭日伪军,歼敌近千人。战斗中,“骑八师”指挥部遭敌机轰炸,副师长卢广伟牺牲。
1944年,在贵阳失守、重庆一度危急的情况下,国民政府曾颁布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办法。至当年11月底,青海省共有近1200名青年入伍,其中学生占80%以上。后来,这支队伍被编入“青年远征军”第206师并参与了抗战后期多次战斗。
抗战资料图
“八年抗战,近万名奔赴前线的青海健儿,超过一半捐躯沙场。直到现在,很多将士的坟冢都没有迁回家乡。”崔永红说。
青海地广人稀、物资匮乏,即使这样,这里的人们依旧全力支援前线。据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退休教授张得祖研究,仅从1938年底到1942年8月,青海全省就认购各种公债超过150万元,捐献羊皮超过10万张;从1942年到1945年,青海各界群众捐献军粮达60多万石。
“对上世纪20年代末刚刚建省的青海而言,抗战的最大遗产,是国家认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这也为上世纪50年代之后这一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和心理基础。”崔永红说。
抗战风云录:抗战时期真假八路军的斗智斗勇
1945年日本投降后,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立即成立中共辽西地委和辽西督察专员公署,辽西地委组成阜新工作委员会、辽西专署驻阜新办事处。阜新工委领导阜新市和阜新县、彰武县、黑山县、北镇县。委派锦州卫戍司令部政治部主任于纯为阜新工委书记、卫戍司令部司令兼政委。
抗战资料图
当时,阜新形势十分复杂。国民党被俘军官、太平采炭所小把头田子明组织成立了700多人的“八路军”(老百姓称为“黑八路”),接管由汉奸头目组织的“阜新市地方治安维持会”,将其“委员长”、伪副市长黄千里逮捕,宣布成立“阜新市人民委员会”。伪满阜新炭矿株式会社劳务课课长孙立瀛宣布接收劳务课,并成立了有400多人的“阜新炭矿护卫大队”,准备配合国民党军队接收阜新。
9月10日,于纯等来阜新,沿途受到市民夹道热烈欢迎。当天下午,八路军正式成立阜新卫戍司令部,组建市政府。
抗战资料图
八路军阜新卫戍司令部张贴布告,宣传中产的方针政策,安定社会秩序,并派出巡逻队维护治安,对破坏社会秩序者严惩不贷。10月26日,成立阜新矿山管理委员会,宣布从即日起,煤矿开始恢复生产。根据冀热辽军区命令,在阜新组建冀热辽军区三十旅,吕明仁兼任政委。阜新工委还举办了两期新干部培训班,培训100多名矿工和青年学生,从中发展党员50多人,大力培养蒙古族干部。
在八路军到来后,阜新矿工等劳苦大众积极参军,几天工夫,就扩军3000多人,18团一个营扩编为团,张智魁任团长。所谓“阜新市人民委员会”闻讯后立即“树倒猢狲散”,“黑八路”头目悄悄溜走。参加“黑八路”的绝大部分人认清了形势,转而积极向八路军靠拢,其中的大部分不久加入了革命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