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革命胜利,乡情难舍,“石光荣”给乡亲分肉,这位将军给乡亲送衣

湖北省红安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诞生的地方。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号称“中国第一将军县”。

在众多红安籍将军中,韩先楚上将是最富于传奇色彩和人格魅力的一个。

韩先楚将军是红安县二程镇田店村的田李家湾人,14岁投身革命,百战沙场,骁勇善战,在解放战争中被对手誉为“旋风司令”。

这位“旋风司令”担任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兵团副司令,在辽沈战役中干净漂亮地歼灭国民党范汉杰、廖耀湘两个兵团,随后又参加了平津战役,屡建奇功。

1949年2月,大军南下,将军顺道回了一趟阔别15年的故乡。

回到家乡,将军最想尝的就是家乡“笔杆菜”的味道。

“笔杆菜”是红安生长在麦地里的一种野菜,形状象笔杆。在旧社会,遇上荒年、或家里断粮了,人们就到野地里寻找它的身影,靠它来维持生命。

将军在少年时代没少吃它。

在和乡亲一起吃笔杆菜的时候,将军嘴里还一直念叨着参军前曾经欠邻居吴海洲的四斗稻谷,他对吴海洲说:“兄弟,我还欠你四斗没还稻谷呢!”

吴海洲爽朗地说:“嗨!你韩司令替我们穷人打天下,出生入死,在东北战场上立了那么多大功,难道还不值四斗谷子吗?!”

将军正色地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的,借东西是一定要还的。”

将军虽然身为统帅,却两袖清风,而且戎马倥偬,走得急,什么都没带,使劲摸衣兜,摸出了三支钢笔,说:“我这次回家,啥都没带,只有这三支钢笔,听说你家的三个伢儿正在上学,这三支钢笔就送给三个伢儿,让他们好好念书,争取将来有大出息!”

吴海洲激动地接过三支钢笔,说:“谷子你就不要还了,说好了,就用这三支钢笔作抵。现在土改了,分田了,有的是力气,谁家还缺那几斗谷子?不过你那张欠条我不能还给你,那上面有你韩司令的签名,我把它留下来后总有个想头的。”

将军拗不过他,最后只好同意。

因为军务紧急,将军这次返乡之行非常仓促,只逗留了半天,就走了。

1980年1月,将军从兰州军区领导岗位退下来,参与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辽沈战役》等书稿的编纂工作。

这年冬天,将军难得有空,驱车回乡。

可是,鄂东北山区下着鹅毛大雪,大山封山,道路难行。

听说将军要回来,公社干部顶风冒雪在镇上迎候来。

将军非常感动,一一和公社干部握手,说:“到了镇上,离家只有四五里路了,车子雪天难开进去,我这身子骨硬朗,能走回家乡去。”

回到村子,将军率先扑向吴海洲家。

乡亲都围拥了起来。

吴海洲家里人看见将军出现了,手忙脚乱地收拾家里的东西。可不管怎么收拾,炕上的破棉絮、身上的补丁还是一目了然。

将军向吴海洲的老伴问好,可吴海洲的老伴好一阵子才转过身来,一只手极不自然地挡着身上的补丁……

将军震住了,内心一阵阵绞痛,连忙用手捂住胸口。

将军有心脏病,秘书赶紧拿了一片硝酸甘油吧给他含。

回到县城,将军让秘书要通兰州军区电话,迅速传达命令:“火速向红安县调拨五万件旧军大衣!”

秘书迟疑地说:“五万件军大衣可不是小数目,这笔钱……从哪开支?”

将军大怒,吼道:“没地方开支,就从我的工资里扣,我死了以后再扣我儿子的、孙子的,子子孙孙地扣下去!”

秘书不敢吭声,埋头打电话。

等事情安排妥当,将军也稍稍平息了激动的情绪,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吗,红安在革命战争中死了多少人?1949年解放后统计人数33万,有14万人在战争中牺牲和遇难。红安过去叫黄安,红安的红字是无数革命烈士鲜血染红的,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人民把最后一碗水、最后一尺布、最后一双鞋、最小的伢子都奉献了革命,五万件旧军大衣算什么,他们早就应该得到,我们愧对父老乡亲啊!”

1986年3月,韩先楚将军病重,在武汉住院治疗。

将军病重期间,家人问他想吃点什么,他想也不想,说:“笔杆菜”。

当家里人从家乡采摘来了“笔杆菜”,将军边吃边对夫人和秘书说:“当年,我是全靠它才保住这条命的。可是,我的那些战友……”

为此,他嘱咐夫人和秘书:“我老了,没有什么可以回报家乡,现在是植树造林的季节,你们想法给我弄些雪松、桂花之类的风景树送到红安,让县委同志把它种在城关的街道上,美化美化街上的环境吧。”

这年10月,将军在弥留之际对夫人说:“我怕是再也回不去红安了。我去世了,就让我的骨灰回红安……”

1987年5月18日,韩先楚将军的骨灰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领导和将军夫人刘芷及其子女护送回到红安,葬在红安东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