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抗日名将,万民悼念、英国女王赠剑,残暴的国民党竟毁棺弃骨

1945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在《解放日报》上联合发出一则启事: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同志,1944年9月间阵亡淮北前线。雪枫同志早年献身革命,艰险备尝。抗战后组织人民武装,于豫皖苏一带驱逐强敌,解放人民,创建淮北抗日民主解放区,功在国家。噩耗传来,同声哀悼!

随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率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延安中央大礼堂沉痛追悼彭雪枫。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写的挽联是: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

打日寇、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和陈毅等人共挽:

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

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基本就在同时,七千多淮北军民把密置在濉河船上的彭雪枫灵柩恭迎到洪泽湖畔的半城镇大王庄,并于2月4日到6日举行了公祭。

2月7日,淮北各界近两万余人在大雪纷飞中参加了彭雪枫的追悼大会和安葬仪式。

追悼会上,军民哭声震天。

洪泽湖到半城数十公里的路上,群众自发在灵柩经过之处设案致祭,大家不约而同地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两样东西:一碗清水,一面明镜。

这是淮北人民的最高礼节,表示彭雪枫一生清如水,明如镜。

当灵柩运往墓地时,百姓成群结队地跟一路,哭一路。

棺材下葬后,淮北根据地各县干部群众还络绎不绝地前往墓地拜祭。

中共中央华中局代表曾山目睹此情此景,感慨万分地说:“一个领导同志牺牲后,出现这样动人的场面,过去是很少有的。可见彭雪枫多么伟大!”

其实,这是一场迟到的追悼会。

彭雪枫的牺牲时间是四个月之前的1944年9月11日,当时,为了不影响部队的士气,师领导请示新四军党委后,暂缓公布彭雪枫阵亡的噩耗。

彭雪枫出生于1907年,河南镇平人,是我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

从1926年到1930年,彭雪枫主要从事工运工作,1930年6月调到红三军团任职,开始进入军事工作领域。

彭雪枫称得上是天生名将,进入军事领域时间不长,却进步神速,很快成长为我军著名的军事指挥员。

彭雪枫未入红三军团之前,红三军团被称为“彭杨军团”(彭德怀、杨尚昆),与被称“林聂军团”(林彪、聂荣臻)的红一军团遥相呼应。彭雪枫表现出色,红三军团后来就被称为“彭彭军团”,即大彭小彭军团,大彭是指彭德怀,小彭是指彭雪枫。

红三军团的第六师师长郭炳生是三军团的猛将,早年追随彭德怀参加平江起义,常常居功自傲,军阀作风严重,动辄打骂士兵。下级指挥员也有样学样、经常训斥士兵。彭德怀就专门安排彭雪枫到第六师任政治委员,让彭雪枫改变这种现象。

彭雪枫到任后,深入基层,与红军战士和各级指战员交朋友,从改善官兵关系着手,消除军阀作风和影响,改变了红六师的精神面貌,也大大提升了红六师战斗力出现质的变化。

红六师因此荣获“模范师”和“铁师”的称号。

郭炳生一方面对彭雪枫与日俱增的威望心怀妒忌,一方面又对反“围剿”的前途发生动摇。1932年8月,红六师在乐安地区分散休整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突然攻击,各团被敌隔断。彭雪枫带领师部直属队转移到江西军区驻地凤岗圩;郭炳生则带领师部特务连转移到巴山,与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带领的第五团会合。

在巴山,郭炳生萌生了叛敌的念头。

彭雪枫惊悉此事,无私无畏,单枪匹马,直奔虎穴,斗智斗勇,揭露了叛徒的阴谋,挽救了受蒙蔽的同志。

彭雪枫在乐安事变中的表现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毛泽东亲自将一枚“红星奖章”挂在彭雪枫胸前,夸奖道:“彭雪枫一身都是胆,是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

尔后,彭雪枫任第五师师长,所指挥的第五师屡为前锋,战功卓著,参加了第三、四、五次反围剿。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五师缩编为红13团,彭雪枫为红13团的团长,在强攻遵义,夺取娄山关的几次战斗中作为主力,两夺娄山关,直取遵义城。

夺取娄山关的战斗中,抢夺制高点金山是攻占娄山关的关键,而占领了娄山关,则对控制整个遵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这场战役中,红一、三军团的配合堪称完美,三军团强攻,一军团的猛追,一举歼灭了中央军吴奇伟纵队的一个师,打出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个胜仗。彭雪枫的红13团功不可没。

此后,彭雪枫带领红13团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彭雪枫也成为红军时代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

抗战爆发后,彭雪枫被毛泽东派到太原等地做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联合阎锡山抗日的统一战线工作。

1938年9月30日,彭雪枫请缨豫皖苏,率两个新兵连373人出征,深入鲁、豫、皖、苏等地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游击队,创建抗日根据地,与日军展开游击战,壮大了抗日武装,队伍在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内壮大到近二万人!

捷报送至中央时,首长们以为他多写了两个零,经过核实,个个为之拍案叫绝。

1939年2月9日,彭雪枫率部进驻河南永城南书案店,在日军的反复扫荡下,又兼逢多年未遇的春荒,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彭雪枫率先垂范,“卖马度春荒”,卖掉了包括自己的坐骑在内的几十匹战马,救济无粮断炊贫困户,与百姓共渡难关。春播前,彭雪枫还筹集种子来解决群众的困难。群众交口称赞:“新四军乃天下文明第一军!彭将军卖马济贫,亘古未有。有此仁义之师,何愁倭寇不败。”

1943年3月17日夜,彭雪枫率部参加山子头自卫反击战,活捉苏鲁战区副司令长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击毙顽军头目王光夏及独立第六旅旅长李仲寰。为争取韩德勤共同抗日,彭雪枫对韩德勤进行了教育,将韩德勤礼送出境。

在1938年至1944年的六年时间内,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4师和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万8千余人,在运皖东北地区,组建了骑兵团,并在洪泽湖地区取得了著名的淮北反“扫荡”作战(又称33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利。

1944年4月,侵华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中原战役,疯狂向河南腹地进攻。

为解救被日寇蹂躏的中原人民,这年8月,彭雪枫率四师主力部队于泗洪县丰夸大镇誓师出征。

在誓师大会上,彭雪枫对将士们说:“为了路西倚门东望的父老乡亲,我们就是战死疆场,也心甘情愿。”

从8月15日到9月11日,彭雪枫率领部队横扫路西地区,夺取了肖县、永城和宿县等城镇,解放了200多万人口。

9月11日,彭雪枫亲率3个团攻打八里庄。

当战斗已经接近胜利,一颗流弹破空而来,击中了彭雪枫的左心房。

一代名将就这样壮烈殉国,时年37岁。

1945年2月,彭雪枫灵柩下葬后,5月,淮北区党委和行署在彭雪枫墓地修建了“淮北烈士陵园”,并建造“淮北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馆”。

陵园的大门上,高悬李一氓亲笔题写的匾额和对联。

对联是:半壁河山留战绩,两淮风雨慰忠魂。

然而,1946年6月,内战爆发。11月下旬,新四军四师部队和淮北地区党政机关先后撤离。国民党部队和地主还乡团不但破坏了烈士陵园,还把彭雪枫的遗骨抛撒在水塘里和路旁荒野。

中国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国民党这么干,真是惨无人道。

一个哑巴群众看不惯敌人的暴行,在夜里,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散落在水塘中和荒野路旁的英雄遗骨逐块收集起来,转交给了游击队保管。

为此,哑巴招来了杀身之祸,被敌保长高欧魁活活处死。

1947年3月,我军打回淮北,将高欧魁和破坏烈士陵园的凶手枪决。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时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的张震冒着风雪回到半城镇,让人把彭雪枫的遗骨用棺木重新入殓,重建了彭雪枫墓和淮北烈士陵园。

现在,彭雪枫墓和淮北烈士陵园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彭雪枫的家乡河南南阳镇平县也修建了“彭雪枫纪念馆”。

1994年,在诺曼底登陆50周年之际,英国女王批准将“威尔克圣宝剑”转赠给彭雪枫陵园,以纪念彭雪枫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民族解放做出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