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改革为啥失败?王安石一个比喻一语破的

“改革家系列”之六:王安石(6,大结局)

核心提示:王安石对老板宋神宗说:我刚往灶里添一把柴火,你就朝锅里加一瓢冷水,这水怎么烧得开。sorry,我不玩了……

有人说,王安石是被反对派骂下台的。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他面对的反对派空前强大,一望阵容便知:欧阳修司马光韩琦(三朝元老、曾一日劾下4名宰相)、富弼(三朝元老,两度拜相)、苏轼苏澈兄弟、范纯仁(范仲淹之子、时任兵部员外郎)……就连王安石的两个弟弟王安国、王安礼也反对改革。

王安石像(图注)

王安石也许很嫉妒商鞅,因为商鞅改革的时候,谁敢饶舌,就要谁好看,不是罢官那么简单,而是要进行肉体摧残甚至物理消灭,连太子的师傅都成了受害者。王安石根本没这个权力,因为宋朝的祖训之一就是“不杀士大夫”。换句话说,反对派可以尽情地对改革喷口水而不用担心有杀身之祸。你也许会说,反对派们不是被贬到地方去了吗?不错,朝堂上,宋神宗和王安石的耳根子是清净了,可这些反对派到地方后手握实权,更有条件用行动来反对新法,而且照样可以用书面的形式向皇帝告王安石的状,明战变成了暗战。

反对派阵营强大的对面,是改革派阵营的弱小。从两个亲兄弟都反对变法看,王安石是非常孤立的,几乎无人可依,不得不启用一些“有才无德”之人。吕惠卿和曾布是王安石的左膀右臂,两人确实有才,这一点连反对改革的人也承认,但两人无德也是人所共知,他们加入改革派,不是像王安石那样追求国富民强,而是有着强烈的个人利益诉求。尽管如此,王安石也只能抱着“唯才是举”的态度加以重用,改革草案多出自吕、曾两人之手。王安石的改革派阵营,99%都是吕惠卿和曾布这样40岁上下的“少壮派”,这成为司马光等人反对改革的理由,说王安石排斥元老重臣。当改革遭到司马光等人攻击时,改革派阵营尚能团结一致,但当反对派纷纷遭到贬斥时,改革派就开始内部的争权夺利,甚至不惜与王安石交恶。

宋神宗像(图注)

外部的攻击,内部的争斗,外加皇帝的动摇,王安石大有心力交瘁之感,产生了撂挑子的想法。他担任宰相期间,多次自求罢相。1074年(熙宁七年)3月第一次罢相前,他曾6次上书请免。1076年2月复相后,他又多次请求免职。王安石第二次任相不久,为何就多次上书求免?因为这次出山,皇帝的支持明显不如上次了,最多听他一半的话。[1]王安石把改革比作煮粥,抱怨自己烧一把火马上又被皇帝浇一瓢冷水,怎么可能煮得熟呢?[2]

王安石屡求自免,前期或许有以退为进,向皇帝施压的考虑,后期则是对改革前景灰心所致。王安石认为,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如果再干下去,改革不仅成功不了,连他个人也难有好下场。可以说,在个人气质上,在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上,王安石比商鞅差太多。在私人书信中,王安石如此透露个人心迹:[3]

“某羁孤无助,遭值大圣,独排诸毁,付以宰事。苟利以国,岂辞糜殒。顾自念行不足以悦众,而怨怒实积于亲贵之尤。智不足以知人,而险诐常出于交游之厚。且据事重而任事久,有盈满之忧,意气衰而精力弊,有旷失之惧。历观前世大臣,如此而不知自弛,乃能终不累国者,盖未有也。此某所以不敢逃逋慢之诛,欲及罪戾未积,得优游里闾,为圣时知止不殆之臣。庶几天下后世,于上拔擢任使,无所讥议。”

王安石留下的精神财富《王临川全集》(图注)

换句话说,干了七八年,有这个效果就不错了。得罪这么多人,还是急流勇退吧。不过,王安石还是比范仲淹要强。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只搞了一年,就因遭到反对派攻击,主动偃旗息鼓,自请到西北任职。

1085年(元丰八年)3月,宋神宗去世。1个月后,司马光上奏,建议废除新法,并强调“保甲、免役钱、将官三事,皆当今之急务,厘革所宜先者。” [4](三事两关“军改”)5月,司马光拜相,废除新法更提上日程,6月罢保甲法,12月罢保马法……

王安石变法系列一共6篇,我自己觉得写得不错,但阅读量没有一篇高的,看来大家不感兴趣嘛,也许大家不喜欢弱宋。好吧,明天开始聊一个猛人的军事改革——成吉思汗……

下集预告:“改革家系列”之七:成吉思汗(1):拿破仑怎样评价成吉思汗?

尾注:

[1](宋)吕本中:《紫薇杂说》。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2·熙宁八年四月已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414页。原文未:“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杓水,即羹何由有熟时也。”宋神宗熙宁八年即1075年。

[3] 《王临川全集》(卷73·书2·与参政王禹玉书二),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第467页。

[4](元)佚名撰、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卷12·宋神宗3),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