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抗日时期的汉奸数量猛增:伪军数量竟多达120万,比日军多一倍

这是一群背叛国家和民族的败类,还是一些出卖自己灵魂的无耻之徒,他们阻碍着抗战的进程,甚至带来巨大的危害,而这类人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奸!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汉奸数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有观点认为,之所以出现大量的汉奸,是因为近代中国的长期不统一。

不必说晚晴时期的国内乱象,单就从形式上统一中国的中华民国时期开始,中国内部实际上也并非铁板一块,无懈可击。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国内军阀林立、派系混杂的情况并没有多大改变,甚至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上,也存在很多政治、军事对抗,就这样,有一部分野心家和投机者就妄想投靠侵略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地盘,从而为自己走上汉奸之路埋下了伏笔。

另外,从思想观念上,当时因为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统一政府,导致很多地方的民众、军队、军阀对国家没有认同感,国家观念淡薄,而地盘意识却很强,也为日本侵略者扶植伪政权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当时在中国东北成立的伪满洲国和汪精卫伪政权。

在伪满洲国内,其政府要员多由东北人组成,但实际上各部门的实权都掌握在担任副官的日本人手中,而从成员的背景来看,拥有奉系军阀背景的人比例超过了8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民国时期,东北地区长期脱离中央政府、浓重封闭的地域和派系色彩。

当然,在抗战期间,最令人痛恨和影响最深刻的还是汪精卫领导的汪伪政权;汪精卫本人不仅有着浓重的反共思想,同时民族失败主义也是根深蒂固。他曾经为了跟蒋介石争夺最高领袖地位,不惜计划依靠地方实力派的支持,在中国西南成立反共的“中央政府”,在计划失败后,公开投靠日本人,并且依旧“延续”原先三民主义的思想(实质上却进行了歪曲),对国内一部分民众产生巨大影响,促进了汉奸数量的增长(例如在1938年,伪军的数量大约8万人,而汪精卫投靠日本人后,伪军数量迅速上升至14万5千人)。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暂时得势,当时敌后的国民党军队深受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思想以及汪精卫“曲线救国”理论的影响,纷纷投敌,造成了伪军数量的急剧增长。到抗战结束后,有人统计,期间击毙击伤、俘虏和投诚的伪军数量接近120万,比日军数量多出一倍还要多,令人咋舌!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汉奸数量增多还跟汉奸个人思想退步等原因有很大关系。而它带来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