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食而死的母亲,毒疮攻心的儿子,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定地抗日?
文/爱藏说史
快如疾风闪电,进似猛虎下山,鬼子见了都胆寒,回民支队美名传。这是当时华北地区对著名的抗日队伍——回民支队的赞扬之词,而领导这支队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回族汉子马本斋。回民支队以骑兵部队为主,特别适合在华北平原广阔地带打击日军,由于他们来去无踪,往往像暴风闪电一样突然出现在日军面前,所以当时的日军一听到回民支队四个字,都吓破了胆。
然而,在华北平原上,人们对马本斋肃然起敬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他的能征惯战,更在于他有一位令人尊敬的母亲。他的母亲白文冠,因为儿子是著名的抗日英雄,而被日本人抓了起来。日本人想尽了办法,威逼利诱老太太给马本斋写信,企图诱使马本斋自投罗网。但是老太太始终都没有答应,直到最后绝食而死。马本斋获此信息后,痛苦异常,但是他并没有意志消沉,反而把满腔的怒火全部发泄到了日军的头上。回民支队最高峰时达到了3万余人,浩浩荡荡的骑兵部队对驻扎在华北地区的日军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慑。 1942年,日军开始在华北平原地区展开“铁壁合围”大扫荡行动,为了保存实力,马本斋和他的回民支队跳到敌人的外围,展开反扫荡行动。回民支队把打击的重点放在中小村镇,交河两岸,神出鬼没的让日伪军摸不着头脑。哪里有日军的保安团,哪里有就回民支队,到底回民支队在哪里?连日本人自己也搞不清楚。1942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为困难的一年,马本斋为了回民支队的建设,呕心沥血,这也极大的损害了他的健康。
到了1943年,根据地的困难越来越大,特别是缺少药品的补充。马本斋本人的后颈处也长了一个毒疮,但是由于他本人并不在意,更因为他要把仅有的药品节省下来给重伤员。所以这个毒疮一直都没有治疗,直到最后病发,马本斋于1944年年初不幸病逝。消息传来,整个华北平原都笼罩在一种悲伤的情绪当中。特别是毛泽东主席,专门为他书写了一幅挽联,叫做“马本斋同志不死!”,表达自己的哀思。 马本斋去世了,但是回民支队并没有倒下,相反,每名队员喊着为司令员报仇的口号,更加勇敢的杀向敌阵。这支英勇的部队后来继续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今天,当我们再回过头看回民支队的时候,总是难以忘记马本斋母子两代英烈的丰功伟绩。正是因为千千万万像马本斋这样的民族英雄的存在,才使得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有了根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