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博物馆:中国军队杂芜的装备和混乱的后勤
来源繁多的武器是后勤的噩梦
抗战发生时,中国尚远未步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也因为国民政府缺乏工业基础,国内兵工厂只能生产少量轻迫击炮、步机枪和子弹,多数武器要从国外进口。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多数武器购自德、苏、英、捷克等国,其多数品种质量还略优于日军装备,然而因财力不足外购数量有限,关键是配套性很差。
抗战时期国军的武器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原因在于民国成立之初,军阀割据,各地军阀各有武器采购来源,自制武器更是各显神通,毫无制式标准。各地军阀自身的工业条件和军工生产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就是生产同一型号的枪械,各地产品也是质量参差不齐。
各地军阀根据自身情况对所产枪械还大多加以改造,导致同一型号的枪械,各地生产的在零配件与弹药方面也不能通用。
如果分类探寻,仅步枪一项中国军队装备的就有上百个品种,一个型号的步枪就可能10几个不能通用的变种。恐怕连国民政 府自身都无法准确统计当时中国各地到底装备有多少种枪械火炮。虽然在19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军备整顿,提倡用统一制式武器取代势力的杂乱武器,但实际无 法做到。军备整编后,中国军队依旧装备杂乱:仅步枪在标准化后仍有4个主要口径,分别是6.5mm,7.62mm,7.7mm,7.92mm,标准化前更 是拥有有13个口径。且即使口径相同的步枪,弹药也未必通用,如7.92mm子弹就有3种长度……。
国军在手枪方面光个毛瑟手枪就有20多个各国型号(含自制型号)并且有 7.62mm,7.63mm,7.65mm,9mm,11.25mm等口径。勃郎宁手枪也有多个型号,口径从 6.35mm,7.65mm,9mm,11.43mm都有。此外还有各种型号、各种口径的柯尔特手枪,鲁格手枪,瓦尔特手枪,伯莱塔手枪,史密斯转轮手 枪,南部手枪,共11个口径。
国军的火炮也口径繁杂,3英寸至6英寸级别就有 70mm,75mm,76mm,76.2mm,77mm,81mm,82mm,88mm,102mm,105mm,107mm,115mm,120mm,122mm,140mm,149.1mm,152mm,155mm 等口径,且火炮口径虽然繁杂,但总数却少的可怜,全国总共800多门火炮却有近40个口径,平均每个口径竟才20多门。对于炮兵的后勤供应来说,可以用无 法措手来形容。
这种主战武器装备品种口径纷繁复杂的状况不啻是后勤保障的噩梦,并直接导致中国军队整体协同战力异常低下。
武器数量的缺少是困扰中国军队的另一痼疾
如果说装备的乱是困扰当时中国军队装备与后勤的一大痼疾的话,那么另一大顽症就是“少”。无论是精锐的中央调整师还是简陋的地方新军阀杂牌军,缺枪少弹一直是困扰中国各方武装力量的大问题。
以当时最精锐的中央军德械88师为例,全师也只有4000多支步枪,70多挺重机枪。整编过后的主力部队尚且如此,还没有来得及整编部队也就不用说了。
抗战前贵州军阀的部队中,有一部分士兵还居然是手持大刀长矛作战的,最多身上背几个手榴弹,这种士兵在贵州叫做徒手兵。
几十万川军武器装备也是极为缺乏,如台儿庄作战的川军,出川以后步枪和手榴弹都严重不足,一些新兵是赤手空拳的。川军没有武器就无法在战场上与日军作战。为了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他们迫不得已在山西抢劫了阎锡山晋军的军火库。
抗战期间日本陆军装备技术水平并非国际一流,因工业水平落后于美英苏等国。而中国军队手中进口的武器技术水平并不低于 甚至有一部分尚高于日军,但数量大大少于中国军队的日本陆军能用性能并不占优势的装备在中国横行,重要原因在于其系统化程度高。所有主战武器均是自己国家 研发制造成系统,无论从装备的统一性和后勤补给的方便程度上都大大优于中国军队。
日本随着明治维新的成功建立了一个近代化的工业国家,建成了完整配套的军工业,装备基本系自产。而同时的中国军队在武 器方面显得自制力差,外购混乱无序。各派军阀分头购械,仅枪支便来自十几个国家,有“万国武器博物馆”之称。这种装备混乱对后勤保障是一种灾难,战时常出 现件不配枪、弹不对膛,还受制于出售国能否及时供应弹药。当时日军的枪械性能虽不占优势,却因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而便于组织火力,而且能保障弹药供应。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对非工业化国家在军事装备上的压倒性优势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