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文史宴|我不是娘炮!我只是边缘人!——三国探微之不一样的张郃

文/桓大司马

《三国演义》中的张郃自从出场以后,就处处成为张飞赵云表演达人秀的垫脚石,到晚年牛人死绝才闪亮了一把,最后还苦逼兮兮的被射成了刺猬,在《真三国无双》游戏里面更是成为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死人妖。但在真实历史上,张郃是一个周瑜陆逊式的儒将、智将,跟娘炮、弱鸡这些词完全拉不上关系。

《演义》中,张郃在官渡之战中登场,一开始跟张辽打成平手,倒是小有惊艳,但此后就一路高开低走,惨不忍睹。先是在长坂坡被赵云吓退,跟被赵云杀死的“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待遇差不多;后来在进攻阆中的战斗中,一路被主帅曹洪鄙视不说,还被莽夫张飞用计玩得团团转;汉水之战,更是跟徐晃一起,被赵云一杆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当场吓尿,不敢交战。

张翼德大战张郃

好容易等到张飞、赵云这些牛人谢世,张郃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战役中终于露了一把脸,引起诸葛亮的注意。于是,诸葛亮退兵时轻轻巧巧的设了个埋伏,张郃非要作死去追,司马懿拦都拦不住,果然就被射成了刺猬。末了诸葛亮还鞭尸补刀,说“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司马懿),误中一獐(张郃)”,把张郃当畜生,而且还是不够看的畜生看待,悲剧啊!

但在真实历史上,张郃出道极早,谢幕很晚,身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曹魏扫平四方的战斗中,其表现可谓惊才绝艳,深受刘备、诸葛亮的忌惮。

战功赫赫的边缘人

张郃是河间鄚县人,在汉末属于河北人士,黄巾起事时就已经出道,担任军司马的官职,在州里也算有点名气。相比于张辽、乐进等人的军吏出身,张郃的起点要高多了,跟孙坚有点相似,在汉末社会平民—土豪—士大夫的结构中,应该属于土豪一级。

黄巾起事

后来袁绍占据冀州,最大的敌人是势力兼及青冀幽并四州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在曹操纵横捭阖,削平中原各势力的同时,袁绍基本上都在打公孙瓒及其党羽。消灭公孙瓒的战斗中,张郃居功至伟,崭露头角,成为袁绍军重要将领。

官渡之战中,张郃降曹,导致袁绍军崩溃,被曹操比为商朝的微子、汉朝的韩信。曹操精通史籍,比人并不是随口乱比的,像许褚忠勇可嘉,就被比为同样忠勇的樊哙,徐晃军容严整,就被比为同样治军严格的周亚夫

《淮阴侯韩信》剧照

从张郃被比为微子、韩信,可以看出张郃并非冲锋陷阵的勇将,而是韩信一样的智将,并且还有类似微子的贤德。实际上,张郃作战就是靠料敌、应变和善用地形取胜的,而且他虽是武将却尊重儒生,喜欢跟儒生打交道,在武将中确实比较有贤德。

降曹以后,张郃跟从曹操征讨分裂的袁谭袁尚兄弟,攻陷袁尚的大本营邺城,围攻袁谭的大本营渤海,又追击逃入乌桓的袁尚,在白狼山协助张辽大破乌桓,阵斩蹋顿,在曹操平河北的战斗中功劳巨大。

乌桓溃灭之白狼山

此后张郃转向西线,先后跟曹操、夏侯渊讨平关中马超、韩遂等军阀,割据枹罕三十年的河首汉平王宋建,以及武都、兴和一带的氐人。后来又跟曹操攻下汉中,随后作为夏侯渊的副手就地镇守。刘备大举攻汉中,夏侯渊战死后,张郃统帅西线诸军,稳住阵脚,等到曹操的救援,可谓西线柱石。

曹丕曹睿时,张郃在魏国对蜀、吴的西、南前线辗转奔波,作用重大。在南线,主要是跟曹真夏侯尚攻打江陵,亲自攻破长江上的江陵中洲,断绝吴军退路和补给;在西线,则跟曹真迎击诸葛亮,夺取街亭,迫使诸葛亮退兵,又料到诸葛亮必定攻陈仓不下,率军救援曹真成功,最后跟司马懿对抗诸葛亮,被派去追击撤退的蜀军,中伏身亡。

这份流水账般的战绩看上去相当骄人,但是除了几次无关紧要的小战斗,汉中临危受命当了几天临时主帅,张郃全是作为副手、部将出现,这与他投降时的高规格待遇相比,无疑是高开低走。

降曹时还是小鲜肉

虽然张郃最后也当上了高阶的征西车骑将军,但是带兵时依然被主帅压制,缺少实权,在曹魏的高层里面,其实处于一个边缘化的地位。尤其是跟与他起点相同的孙坚他们家一比,更是显得越混越差。

这背后深层的原因在于,汉魏社会正在走向一个少量士大夫宗族垄断大权的社会,而张郃作为无门无派的土豪,功劳再大,也无法打开局面,跟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已经算里面混得很好的了。

天下名士坑郡国

其实在东汉的大部分时间里,张郃这样的土豪还是有盼头的。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虽然一致想要摧毁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地方势力,但效果总是不太理想,最后也只把地方豪族纳入国家体制了事,到汉元帝以后更是对地方豪族不再打击,放任发展。

于是从西汉后期到东汉,各地豪族十分强大,少量走上士大夫路线,大部分还是本地土豪,在当地影响极大。汉朝为了防止地方上出现独立小王国,州刺史、郡守一般都任命外地人,这些外地来的州郡长官在本地没有根基,必须依靠本地土豪行政,于是很多土豪甚至平民,通过钻研经书、笃行孝义等途径,被郡守推荐,当上了士大夫。

东汉豪族出行图

但是,这些士大夫的影响力慢慢的不再局限于本乡本土。东汉末年,颍川、汝南、南阳一带(今河南中部)的名士,带头反对宦官,被宦官迫害最惨(党锢之祸),受天下人尊敬,成为天下名士。其他州郡长官如果使用汝颍名士而非本地人担任要职,也能被当地接受。

冀州牧韩馥身为颍川人,就引用了大批汝颍名士把持冀州州政,排挤河北当地人过了头,形成了汝颍派与河北派的对立。四世三公的袁绍身为汝颍名士头目,轻而易举的赶走韩馥,夺取冀州,为争取当地人的支持和搞平衡,同时又重用河北当地人。

四世三公,卖相极佳

当时冀州的汝颍派有荀彧郭嘉、荀谌、郭图、辛评、许攸、逢纪、淳于琼等人,河北派有田丰沮授审配、张郃等人,看这个阵容,妥妥的统一天下的节奏。只不过利益攸关,要两派不斗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像荀彧、郭嘉这样的第一流人物,觉得这么斗下去没法成事,就投奔曹操去了。

统一河北的过程中还好,到官渡之战前,可能觉得袁绍军赢定了,要摘果子了,两派掐架全面展开。先是河北派的田丰因劝阻袁绍出兵被下狱;接着汝颍派的郭图在战前背刺沮授,削了沮授的权力;河北派的审配还以颜色,抓汝颍派许攸的家人治罪,导致许攸投奔曹操,献计奇袭袁军的粮仓乌巢;乌巢遇袭之际,汝颍派的郭图与河北派的张郃在军事方略上又起争端。

官渡之战

可以看出,袁绍虽然两派并用,但统一河北以后,可能觉得大事已定,逐渐偏向汝颍派,河北派的士大夫只剩一个审配撑门面,田丰、沮授都已失势,张郃这种土豪更是被压得没法出头。于是袁绍理所当然的采用了郭图的主张,派少量轻骑救乌巢,让张郃率重兵攻曹操的大营。

结果不出张郃所料,乌巢被曹操险之又险的攻破,曹营防守严密,攻之不下。为了推卸责任,郭图又一记撩阴腿暗算张郃,说他的坏话,张郃既憋屈又害怕,把心一横,带袁军精锐投降曹操,导致袁军崩溃。

火烧乌巢

战后,汝颍派的逢纪又进谗害死河北派的田丰,河北派的审配独木难支,不料逢纪因为自己是南阳人,在汝颍派比较外围,吃不到大的,竟然倒戈过来,这才扶立起袁绍次子袁尚,与汝颍派郭图、辛评扶立的长子袁谭抗衡,导致袁家分裂,被曹操各个击破。

汝颍派这些天下名士的把持冀州大权之后,本来可以在本郡国担任要职,天天向上,变成士大夫的张郃,硬生生的被弄成边缘人,被逼得投降曹操,反过来成了打老东家特别卖力的将领。官渡之战曹操的胜利,与袁绍的猪队友帮倒忙是大有关系的。

逆袭土豪坑外姓

张郃投曹之后,虽然马上被封侯拜将,起点不低,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是降将,为了融入集体十分卖力,老老实实地跟着曹操、夏侯渊、张辽等征战四方。十几年之后,张郃已经战功累累,成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不过再怎么扑腾还是当不上主将。

五子良将

这时候士大夫的势力已经非常大,把持了很多地方的权力,但他们虽然治政、谋略上很有一套,对刀头上舔血的直接战斗却不太在行,得靠土豪来搞定,于是各种土豪如雨后春笋般露头,杀来杀去,最后只剩下三个大土豪:曹操、刘备、孙权

曹操家出过高官,但不被士大夫认同,地位介于土豪与士大夫之间;刘备虽然穷到卖过草鞋,但很早就当了黑社会老大,也勉强能算个土豪;孙家更是从孙坚开始创业就是土豪,轻而狡的土豪门风到末代君主孙皓时都没怎么改。

正因为刘曹孙都具有土豪属性,所以精神上很有共通点,比如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使君与操尔”,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死后,刘备虽跟他不共戴天,依然派人吊唁;陆逊写信给孙权,认为曹丕比曹操好,孙权当即写信反驳,为曹操说话。

煮酒论英雄

面对士大夫拉帮结派,依靠宗族势力把持权力的社会,土豪没道理不有样学样,于是大家很自然的选择了任人唯亲,像曹操就主要用曹家和有亲戚关系的夏侯家的人当方面大员。

在曹刘争汉中的战斗中,张郃表现出色,先是杀进巴中,虽然被张飞击败,但迁出不少居民,完成了战略目标,随即又防守要地广石,刘备率精兵万人,分十部来夜袭,也无法攻克,但主将夏侯渊来救张郃,意外战死,致使曹军陷入巨大的被动。

但这时刘备居然觉得要杀就要杀张郃,杀夏侯渊没什么意思。倒不是说夏侯渊有多差劲,他本也是善于奇袭的一代名将,只是善攻不善守,技术没有张郃全面,所以在刘备的心目中地位略低。曹军那边也是一样看法,郭淮等推张郃暂代主帅,稳住阵脚,等来了曹操的援军,避免了覆没之虞。

夏侯渊死前一秒

曹操虽然任人唯亲,但同时也有任人唯贤的一面,这时张辽在东线已经当上了主帅,张郃在西线的转正似乎也是指日可待了。孰料不久曹丕篡位,让渡大量权力给士大夫阶层,为了巩固政权,加倍的任人唯亲,甚至使用小字辈的曹真、夏侯尚来指挥张郃等宿将,张郃的主帅梦又一次泡汤。

这个阶段,张郃在攻吴的江陵中洲之战中表现出色,夺取了江陵中洲,断了吴军退路,若非江陵守将朱然应对有方,江陵乃至荆州说不定就此易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陷陇右,曹魏震动时,又是张郃马不停蹄赶到要地街亭,让马谡直接吓尿,举动乖谬,上山扎营,张郃断了蜀军的饮用水,将马谡部轻松全歼,逼得诸葛亮在大好形势下撤军,蜀军自诸葛亮以下,对他忌惮无比。

现在老成了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围攻陈仓,张郃带兵救援曹真,不过没有交战,诸葛亮就粮尽退兵了,次年曹真病重,诸葛亮再度来攻。张郃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四十多年,熬死了老一辈的夏侯渊、曹仁,连小一辈的曹真、夏侯尚都要熬死了,曹魏宗室人才凋残,要任人唯亲也无人可用,张郃似乎终于要出头了。

新兴士族坑武人

从曹丕让渡大量权力给士族开始,经陈群九品中正制,互相提拔对方子弟的士大夫这时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开始把手伸到中央政权和地方军权。在淮南一线,太原的顶级士族王凌一度挤走了曹魏老臣满宠(文法吏出身,地位介于土豪与士大夫之间),在关中,大士族司马懿自然更轻松的成了纯土豪张郃的领导。

鹰视狼顾之司马懿

张郃这个时候当上了征西车骑将军,地位很高,与司马懿相差不远。司马懿虽然有克日擒孟达的表现,并且在对吴战争中颇有战功,但跟在战场上玩到老的张郃相比还是显得太嫩。所以张郃在多年的主帅梦再告破灭,心态失衡之下,对司马懿不怎么客气。

诸葛亮这次围攻祁山,以木牛流马运粮。一开始张郃想分兵行动,过一把统帅瘾,但司马懿对自己没信心,决定把大军聚在一起跟诸葛亮周旋,否决了张郃的提议。结果诸葛亮来了又不肯出战,被白白的割了上邽的麦子。

出陇上诸葛妆神

等到诸葛亮回祁山,司马懿又跟了上去。他的想法是在诸葛亮身边保持战略存在,避免出什么漏子,丢什么地方,这样回去好交差,至于要不要战胜诸葛亮,则是既没那个信心,也没那个意图的,纯粹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僚应付事的态度。

结果这个小九九又被张郃看出来了,张郃说祁山的守军已经知道我们在附近,会继续坚守,诸葛亮粮食也不多,等等就走了,你就不要追了,不然你追上去又不打,军心士气都难以保持。司马懿不听,追上去以后,又扎营防守,结果诸将不满逼他出战,果然被诸葛亮打得大败。

不过张郃有一点不知道,读书人要是心黑手狠起来,可比土豪厉害多了。他这么折司马懿面子,司马懿把他恨得牙痒痒的,不久诸葛亮果如张郃所料,因粮运不继退兵,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

诸葛亮退兵的布置向来周全,之前就斩杀过追击的王双,张郃又岂会不知?不过不论他怎么讲,司马懿就是不听,非要他去追不可。军令如山,地位再高也没用,张郃追到木门道,果然中了蜀军埋伏,膝盖中了一箭……壮志未酬,就这么挂了。

轩辕剑5外传《汉之云》里的张郃

在高门士族把持的政权里,士族弄死充当武人的土豪不要太简单,张郃这时候还刚开始,加上地位比较高,司马懿弄他还要费点心思。后来司马懿掌权,听说了《玄石图》的谶言“牛继马后”,一壶毒酒就送官至后将军的牛金归西,到司马昭那会,一个不爽,就把立下不世之功的邓艾杀全家,都不用怎么解释。

后来两晋时群臣弄马隆,贾充弄张华,王浑弄王濬,王敦弄陶侃,庾翼弄桓宣,虽然不一定弄死了,但都是轻松加愉快。相比于那些死得不明不白的,张郃能捞个烈士就算不错了,估计他并没意识到自己亲手打出来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坑死自己不偿命时代,这对他而言或许也不是坏事,免得带着太多愤恨死去。

生不逢时与苦苦挣扎

归根结底,张郃的悲剧在于他生在一个宗族把持权力的社会。这个社会里士大夫宗族吃掉大头,像他这样的土豪宗族,只有极少数幸运的如刘曹孙,才能得志于一时,但政权最终还是被士族夺去(司马氏篡魏)。

在河北,张郃所在的本地势力,屈从于天下名士,是非主流豪族;在曹魏初期,他不是曹氏亲族;在曹魏后期,他不是士族。作为无门无派的一代名将,张郃在宗族社会中,终其一生也得不到真正的高位。

张郃并不是不明白时势,也不是没有努力,他亲近儒生,并且推荐同乡为博士,就是想从土豪改走士大夫路线。当初荀彧的爷爷荀淑跟他这会儿的情况也差不多,到荀彧不就是顶级名士了吗?

不过,在魏晋这个阶层走向固化的年代,早走一步的累积优势大到令人无法逾越,士大夫的认证资格早被若干先发的宗族垄断,并且凭这个身份把持政权。利益攸关,张郃是怎么样也挤不进去的。

因为张郃亲近儒生,曹睿将他与在军中雅歌投壶的东汉名将祭遵相提并论,日本光荣公司就借用这个哏,在《真三国无双》游戏里将其设计成一个喜欢歌舞的死人妖,这无疑是对张郃的嘲讽与鞭尸。

请叫我张姐姐!

若是张郃早一两辈完成向士大夫的转型,那就成了士族,绝不会如此苦逼,以其将才,别说司马懿了,跟一代儒将陆逊都能有的一拼;若是出生在江东,即便是土豪,说不定也能像孙家一样开创基业。而现在,他一路憋屈到死,只能说生不逢时。

欢迎关注文史宴

更多好文章

我们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颖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