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反叛与汉化,为什么堪比希特勒的满清种族隔离政策失败了?

文/山鬼(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

“胡虏无百年之运”这是历来对统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一种看法,很明显元朝从忽必烈开始就坚决抵制汉化,所以不到一百年,就退回了漠北放羊。但是为何之后同样是少数民族主政的清王朝却统治了中华大地296年?

很明显清朝能坚持这么久,那就是它被汉化了,甚至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一度成为了汉人大臣主导政治格局的形势。可是在满族汉化的过程中也是充满了像希特勒对于犹太人的种族民族主义的情绪。就像希特勒觉得雅利安人是地球上最高贵的种族一样,在清朝最初的建国时期,也将它的八旗子弟,视为国家种族延续下去的保证,甚至为了保持他们的铁血性,不惜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来作为恐吓汉民族的工具。

(满洲八旗各旗的旗帜)

但时过境迁在统治中国百余年之后,满洲还是不可避免的被汉化了。为了保持所谓”满洲根基“的稳固,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不遗余力的用各种制度来约束这种汉化的脚步和满汉的交流。在乾隆朝文字狱的开端“胡中藻”一案中,乾隆借着训斥与汉族大臣交好的鄂昌表达了他对当时满族大臣的警示:“满洲风俗,素以尊君亲上、朴诚忠敬为根本,而骑射之外,一切玩物丧志之事,皆无所渐染”乾隆所说的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满族人要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要太多的接触汉人与汉文化,不然就会对他们予以惩罚。那么皇帝为了强化满汉有别,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帝女花》中关于扬州十日的画面)

首先在满族八旗之内分为上三旗与下五旗,所以把战斗能力最强,血统最为纯正的镶黄旗、正黄旗、镶白旗牢牢地控制在皇帝自己的手中,从而避免被下五旗的风气所带坏。而最为人熟知的还有所谓的满汉不通婚原则。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官员体制的任命上做了更多的文章,在清代六部九卿这些最重要的部门的最高官员必须是满族人,而且下面的各个主事职位上,也必须同时设满汉两个官员才可。

而那些被高高捧起,称为大学士之流的汉人,固然是道德文章高人,但也同样是手无重权。就像晚清的名臣张之洞,因为自己不是军机大臣,而不敢登上多为满族人担任职务的军机处的台阶,虽然成为笑谈,但也足以证明,就算是在晚清,满汉之别在社会的最高统治阶层还是很明显的。

(晚清军机处大臣依旧多为满人)

同时为了满族文字语言不被抛弃,乾隆皇帝曾经三令五申,要求所有满足官员的奏折必须是满文书写,因为在当时,所有在外任职的满族大员,都已经不会或者不愿意用费力的满文书写了。

而且为了保持满文的独特性,乾隆皇帝对关于军事方面的满文以及汉译上面更为苛刻,在准噶尔战役之后对于战况的编辑中,由于翻译时过于自由发挥,使得满文原意“意义尽失”编纂者不仅受到乾隆的严厉申斥,并且罢官革职,永不叙用。而相比于这些,皇帝们更害怕的是满人与别有用心的汉人勾结起来,颠覆政权。所以在皇帝的眼中,满族任何的汉化都与反叛无异。

而越是这样的严防死守却又导致了更可怕的恶果,从康熙十三年成立的天地会、乾隆三年成立的小刀会,以及后来的太平天国和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都是民族情绪的一种大爆发。并且由于明末黄宗羲王夫之这些明朝遗老的存在,清初的康熙对读书人多是拉拢,但是到了雍正及乾隆时期,江南的士风已经很大程度了影响了帝国统治的思想基础,因此雍正乾隆多次大兴文字狱,使用瓜蔓抄的方法,使这其中受牵连的人不知凡几。而这也是对汉文化影响满人而进行的一种思想上的报复与仇视。

(同光中兴名臣 左起: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刘坤一)

纵然是皇帝在满汉之间不遗余力的设置障碍,但民族之间也还是不可避免的进行了同化和融合,其实从清初为八旗子弟定下“铁杆庄稼”之后,就注定了满人的汉化结局。

当一个八旗子弟不事生产,不再进步,那么更多的学习的只能是汉民族腐蚀人心的变着花样的享乐,那么就会不可避免的被汉化。从清初对汉人的肆意凌辱,到乾隆时期对汉人的恐惧,以及清末必须要靠汉人来力挽狂澜。矛盾的态度不仅是皇帝没想到的,也可能是那些把汉人杀的人头滚滚的八旗先辈不能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