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蜜月期的中德,德军向蒋介石介绍如何抵抗日本的方法

题记:一战前,与英法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美日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激烈争夺在华利益。一战后,由于德国战败受到西方国家捆绑孤立,德国日渐希望与中国搞好关系。而同时,中国因为上述六帝国中,德国对华伤害相对较小且德国的先进形象,使得中国领导阶层也愿意与德国交好。中德之间的蜜月期到来,大批德国军官来华教训,中德间的物物贸易也比较兴盛。德国军官帮助蒋介石制定了“第五次围剿红军”的计划之后,也对未来的中日战争,向蒋介石提供了如何对抗日本的建议。

1.互有所需,蒋介石和希特勒走向了对方

19世纪中后期,中国是世界帝国瓜分的最大块肥肉。美国日本德国作为新兴的帝国都力图从英法俄的老帝国嘴中抢夺。因此,其国际关系就表现得只要利益多,同盟间的分分合合很迅速。到了20世纪上半期,老帝国们基本都成了守势,日本和美国风头最劲。德国一战失败后,国力大挫且受到束缚。为此,德国极端势力借此成功地取得政权。

相反,中国那时也在统一中。自太平天国运动后,晚清政权中央政府权威逐步沦丧,地方势力逐渐坐大。甲午战争使得中央权威顿失,八国联军更是使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晚清完了,之后的局势更乱,各自源于晚清后期的各地方势力间的战争此起彼伏。为此,许多人都希望加强中央集权,用以团结力量对内消灭对手,对外抵抗入侵。

当时光的指针进入1932时,中国似乎找到了合适的人,而德国也出现了一个能够带领德国重被欧美公平对待的人。他们一个叫蒋介石,一个叫希特勒。

而与此同时,德国作为有威望的新帝国,在中国有一批希望联合德国的势力,自晚清联德抗日思想就已经存在。到了蒋介石时代,也同样如此。而德国也是如此,因为势力瓜分完毕的原因,德国在中国的势力一直被新老五大帝国抑制着,相对来说,德国的形象更好些。德国统治阶层中也有人希望借此获得中国的各类资源,双方各怀目的地互相接近了。

抗战初期的国军德械师

2.中德蜜月历程

1932年1月29日,蒋介石成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将军权牢牢地抓在手中后不久,在张静江、戴季陶地提醒下,注意到了希特勒。其实,蒋介石对于德国很早就推崇了,在留学日本期间(1908-1910年)他就学会了德语,也曾在1912年、1918年准备赴德留学。

蒋介石听闻了希特勒的故事后,立刻派戴季陶前往德国学习,而那时,包括张学良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中国之所以四分五裂,就是因为缺少独裁式的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国之力抵抗外地的侵略。为此,蒋介石和希特勒、墨索里尼等人开始有了联系。同时,蓝衣社、中央调查处也先后出现。

蒋介石又让中山大学校务委员朱家骅去德国,邀请德国将领来华当军事顾问。5月请来了67岁的塞克特(1920—1926年担任过德国国防军总司令,6月到中国)。塞克特去中国军队进行了一番了解后指出:中国的军队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而且部队缺少训练、装备不行、没有职业军人应有的素养。因此,他建议:应重点训练和装备10个师,完全置于南京政府直接管辖下。同时,像德国军队那样,在军中设置军官团。在塞克特的帮助下,蒋介石制定了第五次“围剿”的策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蒋介石对此非常高兴,对于德国的帮助不可能没有回报。德国需要的是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因此,蒋介石开始向德国运输各类物资,用以满足英美法对德国的围困。

1937年,孔祥熙访德,与希特勒合影

3.提出抵抗日本侵略的战略建议

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成为总理后,将对华政策由魏玛时期的“占领中国市场”改为“要确保从中国获得稳定的战略资料来源”。原因很简单,之前的策略是基本和欧美国家的竞争策略。希特勒时代的德国已经受到欧美围困,因此,当务之急是获得德国发展军事、军工所需的战略物资。由此,才能满足希特勒向欧美复仇的愿望。

在此情况下,中国需要武器和教官;德国需要资源,双方迅速达成交易。1934年8月,中德签订了《中德易货协定》,规定中国政府以砂矿和农产品换回德国的“工业产品”。

教官方面。塞克特在1935年辞职离华前夕,向蒋介石竭力推荐了法肯豪森继任总顾问。法肯豪森曾担任过德军军事教育和训练总监、陆军团长、步兵学校校长。当时,日本军国主义者们,准备将对华战争扩大的意图已经被一些人看清。德方军官团们对此,向蒋介石提供了战略建议:

如果日本要扩大对华战争,华北地区、长江流域将会是重点,中国军队应将作战部队集中集结于徐州—郑州—武汉—南昌—南京这一地区之间。与日军进行拉锯战。

战争初期,应弃守京津,以沧县、保定一线为绝对防御战线,以黄河为最后抵抗线。长江流域的战斗,应以封锁长江作为中部防御的关键,江防须封锁江阴,陆防须推进至上海附近。南京为全国首都,必须坚守。

如果长江封锁无效,日军进入华中地区,应以南昌、武昌作为主力支撑点,宜用全力固守。

四川则为最后防地,应规划兵工业和发展运输。

在日后的抗战中,蒋介石大部分都按照德国军官团的建议去进行。当然,德国军官团的建议只是蒋介石抗战战略成型的一个方面,我国内部的意见也有诸多相合之处,蒋介石也不可能是专门听从建议。而是,几个方面提供的建议进行综合比较后,我方、德方甚至其他相对友好国家的建议共同形成的战略。

但由此可见,国家间即使同盟关系,也不见得非得是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朋友的朋友也未必是朋友。真实的只能是自己国家的国家利益最大化。

4.中德经贸方面——德国需要的是战略物资

中德双方在蜜月期内的发展比较好,经贸往来越来越热络。1935年在德国顾问的参与下,中国制定了重工业发展三年计划,该计划确定了中德合作进行的10大工业项目,有钨铁厂、钢铁厂、炼铜厂、炼油厂、中央机器厂、中央电工厂(包括电线厂、电话厂、电子管厂)等,德国除供应设备外,还负责工厂的设计、主要厂房的建筑和设备安装。

最终,双方在1936年4月8日签署了《易货协定之补充信贷合同》。5月,双方又签订了《德华信用借款合同》:德国将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商业信贷,中国可用此购买德国工业品和其他产品。

除了以上两个合同之外,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在1936年获得长足进展,而第二年中日全面战争就爆发了。希特勒鉴于中国的资源,特意致电蒋介石,称“中德两国之间的货物互换,给予两国经济的发展以莫大的帮助”。同时,还向蒋介石赠送了德国国防军荣誉军刀、自己的照片,以表示其“敬仰钧座及贵国之微意”。

蒋介石也趁希特勒生日之际,致电赞扬希特勒。德国国防部长布隆堡还向蒋介石赠送三辆汽车,其中一辆与希特勒检阅军队时所乘相同,蒋介石也向德国国防部长、经济部长、航空部长等政要授勋,中德关系渐入佳境。

据不完全统计,1934-1938年5年中,德国从中国进口的钨砂(制造枪炮的战略原料)分别为2510吨、4784吨、5091吨、8037吨和8962吨,从中国钨砂占德国进口钨砂的比例来看,1934年占57.2%,至1937年已达70.6%。除了钨砂以外,德国还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锑、锡等重金属原料。

中国还向德国出口了大批的农产品,包括蛋品644吨、芝麻6500吨、豆油850吨、棉籽油2095吨、桐油100吨、花生仁1000吨、花生油1000吨、蚕茧150吨。

德国主要是向中国出口武器,用于抵抗日军。1936年德国对华出口军火为640.5万马克,占德国出口军火总额的28.8%,中国成为德国军火的最大买主。到1936年10月的不完全统计,德国向中方已交付价值为1000万马克的军火,其中包括2300万发炮弹、6000万发反坦克炮弹、1800万发高射炮弹,以及探照灯、钢盔等;另外,已订货且将于1937年交付的军火中,有150毫米海岸防卫炮4门、88毫米海岸防卫炮4门、240门水雷、1艘布雷艇、60门野战榴弹炮,以及高射炮牵引车;1938年将交付的有榴弹炮、炮艇、鱼雷快艇、高射炮等。

结束语

当中德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之时,中德之间的矛盾也在扩大。随着希特勒野心的逐渐暴露,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虽然没有得逞,但南京的陷落仍然让德国方面惊讶。因此,对中国能否存在产生动摇。德国方面,1938年吞并奥地利的行为,更暴露了希特勒的野心,欧美各国对于德国的围困、打压、束缚日趋严密。英美等国在华的影响力显而易见强于德国,蒋介石等人也认为德国与英法美对抗对于德国来说是不明智的。所以,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走向下坡路。

这时,德国内部逼迫希特勒退位,甚至刺杀希特勒的义举已经出现。蒋介石知道这一情报后,默不作声,暗中支援这股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