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汉中之战:刘备和曹操的巅峰对决 是三国最豪华的一场战争 由一系列战役组成 名将云集

汉中之战,曹刘双方都投入了非常多的战力,刘备方参战将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曹操方参战将领夏侯渊曹休曹真张郃徐晃、郭淮等,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可谓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此战刘备占据汉中,领土得到扩张,进而称王。

赤壁之战后,短期内曹操无力南下,但依旧保持对刘备与孙权的压力。刘备在此战中,俨然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得到了荆州大部分州郡。诸葛亮《隆中对》的谋划,是在取得荆州的前提下,夺取益州、汉中,沿着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伺机而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虽然艰难,军师庞统也阵亡于前线,但随着诸葛亮、张飞、赵云的相继入蜀,更是在最后得到了西凉骁将马超的加入,终于夺取了巴蜀。

湘水划界——大战前的吴蜀动向

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刘备屯兵公安,不利于发展,便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的南郡,东吴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

按照约定,刘备在取得巴蜀后,需要把南郡归还孙权,但刘备却想得到凉州后再归还。此刻的曹操在东起合肥西到关陇的数千里防线,面对蜀吴的军事压力,渐感兵力不支。因此曹操对荆扬一线逐步减弱进攻势头,由进攻为主变为防御为主。孙吴在淮南合肥方向抗曹压力减小,有精力兵出上游争夺荆州。所以在鲁肃任内,建安二十年,孙刘两方就爆发了争夺荆州三郡的战争。

战争起初是孙吴不宣而战,“权大怒,乃遣吕蒙督……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此刻的刘备在入主益州后,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反应也很强烈,“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而根据“马超督临沮”的记载,刘备这一次带领的不止有张飞,还有新投奔的马超,似乎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但戏剧性的变化发生了,“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既然是刘备无力打下去,则主动权在孙吴,自可在谈判桌上提高要价,最起码也要保住已经实际军事占领的三郡,绝不放弃。可是,和解的结果反而是“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孙吴不但放弃了零陵郡,还放弃了湘水以西的长沙、桂阳部分。

东汉末的长沙、桂阳两郡,均地跨湘水东西两岸,孙刘两家以湘水划界,则孙吴只得到了长沙郡和桂阳郡湘水以东的那部分。再加上交回零陵郡,孙吴一方让步的幅度不可谓不大。孙权作为乱世的高级混子,指望他讲道义是痴人说梦,做出如下决策,只能在他后来的活动中盔得端倪。“俄而权率众十万围合肥”,此次战役孙权投入的兵力很大,十万人马,除了亲自从荆州陆口前往,原来与关羽相拒于益阳的主要将领如吕蒙、甘宁、凌统等均同往。

这场战役是孙权主动进攻,这说明曹操往征汉中,江淮合肥一带兵力空虚,攻下合肥,全据淮南,是一个绝好机会。孙权争荆州三郡后,却对刘备做出极大让步,换得停战以便调动兵力回征合肥。由这件事看来,这一时期,在孙吴的整体战略规划中,合肥一线的重要性还是远远大于荆州的。也就是说,当时的孙刘两家还都是将对曹战争置于第一位的,抗曹的统一阵线仍然得以维持。

巴西之战——汉中大战的预热

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作为战略规划,也有主次。益州毫无疑问是主,荆州方面在日后北伐是起到辅助、偏师的作用。曹操攻下汉中,对刘备的威胁更为直接。鉴于淮扬是目前东吴的主要精力所在,刘备得以专注谋取汉中。在南北对峙的形势下,汉中对于南方的意义比起对于北方的意义来要重大些。

这一方面是由于嘉陵江和汉水的原因,汉中与南方的联系更密切,另一方面是秦岭之险峻比大巴山更甚。自汉中越秦岭北进较难,越大巴山南进却较易。双方以秦岭为界,可共享秦岭之险;若以大巴山为前沿,则地理上的优势在北方。曹操攻下汉中,留下了“得陇望蜀”的感叹,命大将夏侯渊、张郃守汉中。张郃率兵南下攻略巴西、巴东两郡,欲迁徙当地百姓到汉中,对益州局势构成威胁。

代理偏将军黄权指出,魏军占汉中又攻掠三巴,犹如将割断蜀的股臂。于是,刘备任命黄权为护军,率兵北上抵御曹军。“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张郃之所以在一开始进展顺利,应该是张鲁降曹后,巴西郡、巴东郡没有什么军事力量,而且刘备方面刚刚占据成都,尚未来得及将力量扩展到巴西郡、巴东郡一带,这里形成了军事力量真空区,才使张郃进攻到宕渠一线。宕渠居巴西郡、巴郡交界,张郃和张飞在宕渠相拒,也就是说张郃依托巴西郡向巴郡展开了进攻。

如果张郃能够占领宕渠,并且能够在宕渠立稳脚跟,可以说对刘备方面极为不利。因为自宕渠向南可以进攻巴郡治所江州。假使张飞丢失宕渠,张郃的力量就像一个匕首一样,瞄准了西川和荆州的连接部。待张郃在宕渠站住脚跟,进攻江州,就会完全切断西川和荆州的联系,刘备力量和关羽力量就会有各个击破的危险。而且,依托江州,曹操方面完全可以按照当年诸葛亮、张飞进攻成都的路线,攻击成都方面。

所以说,在张飞据守宕渠以前,整个汉中战局的危机情况是很严重的。从这方面说,张飞的宕渠大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宕渠一战后,刘备率法正、黄忠、魏延、赵云、高翔、刘封等,先用黄权之计攻破巴东郡的朴胡及巴西郡的杜濩,直逼汉中郡,为下一步进攻汉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辩之战——刘备进攻受挫

取得汉中不仅是北伐实现《隆中对》的必经阶段,退一步说,如果想保全蜀中,也必须将曹操的势力赶出汉中。这是刘备集团的共识,在安抚好东吴,稳定了蜀中后,刘备在黄权、法正的建议下,亲率大军进攻汉中。刘备多年的用兵,也变得老练。当时夏侯渊在汉中的布防是如下:徐晃守马鸣阁道,确保汉中和关中的联系;张郃屯广石,正面对抗刘备军;而自己则坐镇汉中指挥。

刘备在开战之初,并没有与夏侯渊直接接触,而是派出了张飞、马超、吴兰的先锋军,这一支部队的目的是抢夺凉州武都郡,断夏侯渊军团的后勤供应线。驻守汉中的曹魏军团的粮草运输完全不能指望子午谷、褒斜道、傥骆道等秦岭小路,而要依靠祁山大路。依靠马超在西凉的影响力,如果能顺利,可以从武都杀一个回马枪,使夏侯渊腹背受敌;

另外,刘备亲自统领大军,向西北斜出剑阁,主力大军走山路进攻阳平关。与此同时,刘备派出了陈式的别动队攻击徐晃驻守的马鸣道,以求切断汉中与许都的联系。刘备的部署有轻有重,显然他不指望陈式能够攻下马鸣道,而是在夏侯渊严密的防御体系下,做出的试探。倒是对张飞、马超、吴兰这一路给予了厚望,这么强劲的将领搭配的战术目的必然是要抢占武都郡,威胁祁山交通线。

为保住夏侯渊和张郃据守的汉中,曹操的反应当然很利索,遣曹洪拒之。曹洪的任务当然是疏通前往汉中的交通主干道,双方激战是势所难免的,但是战况大跌眼镜,先锋大将之一的吴兰所部战败,部将任夔被斩,张飞和马超不能坚守武都郡,逃往汉中。不能判断出吴兰所部是坚守武都郡还是没有逃掉,居然被阴平郡的氐人游牧部落将领强端所杀,首级被送给曹魏军。“建安二十三年春,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

这支部队损失惨重,同期被杀的还有雷铜、任夔等将。在此战过后,声名鹊起的曹休传里有详细记载:“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从吴兰部将任夔被斩,张飞、马超逃遁,再到吴兰被杀,可以看出是三个时间段的事情。吴兰、雷铜兵败于曹洪固然有曹休统领的虎豹骑参战的原因,但三人之间几乎看不见协作也是原因之一。

一开始,三将都在下辩驻守,曹洪来攻击,以如此强劲的搭配抵挡不住,而且撤退也毫无章法,吴兰所部朝西退却,死在了阴平郡,马超与张飞却朝东往汉中方向撤退。此战暴露了刘备集团派系林立的特点。吴兰其人,与吴懿、吴班兄弟之间有没有家族关系有待考证,但可以猜出也应为刘焉旧部中的东州帮派系。就是说这支先锋部队的统兵大将涿郡系、凉州系和东州系全了。

吴兰的名望自然不能与张飞、马超相比,问题就在于下辩之战,谁是真正的指挥官。刘备当初入蜀,从葭荫关反攻益州,仅攻打刘璋的儿子刘循驻守的广汉郡治所雒城就足足打了一年才拿下,军师庞统就阵亡于此。到诸葛带张飞、赵云军团共同合围成都时,成都守军足有精兵三万,粮草抗一年没有问题,而且军民死战欲望强烈。离奇的是,刘备仅仅围城十几天后,刘璋就投降了,原因就在于马超的投奔。“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

马超除了威名远播外,还是以诸侯的身份加入刘备阵营的,刘备自然得优待,这就可能使得原阵营的人物内心不是滋味,抵触马超的事情并非不存在,关羽就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关羽的这个做法固然不利于团结,但还算克制,毕竟关羽在荆州,与马超也不能时常见面。还有诸葛亮的斡旋,也就被冷处理了。但在汉中前线,张飞与马超不能友好得配合,就彻底的暴露了。刘备虽然此刻不能多信任马超,但马超有政协委员的特殊地位,刘备也需要他的影响力谋取武都,为下一步进攻凉州做准备。那么,这支部队名义上的前线总指挥应该是马超。

可是,马超此刻从诸侯到将领,心理落差极大,张飞却处于人生的巅峰期。如果说张飞第一次独立带兵收复荆州南部某郡时,对手太弱;第二次独立带兵进川生擒的巴郡太守严颜太老的话,那么第三次独立带兵几乎全歼曹魏名将张郃。可以说张飞的军事指挥能力自从赤壁大战后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尤其在和曹魏名将张郃的巴西争夺战中,出现了质的突飞猛进。

以张飞的性格,恐怕不会有关羽那么克制,在张飞如此的自信心爆棚的情况下,马超是否有胆量指挥张飞,张飞有多大可能服从他的指挥。由此不难推测,身为主将的马超应该在后军,张飞在中军,吴兰是前部先锋。刘备的这个配置导致在没有明确统一指挥权的情况下,进退失据,张飞贸然分兵,使得曹洪得以攻击三将最薄弱的吴兰,失败也就不足为奇。

至于陈式,压根就是一种尝试,这还是在张飞一路已经失败,刘备亲率的大军还无进展的情况下派出的。在明显实力不足于徐晃的前提下,陈式忠实的执行了刘备的命令,虽然死伤甚多,刘备也没有处罚。

定军山之战——刘备反客为主

假如张飞、马超这一支部队顺利占领了武都,陈式又在马鸣道击退了徐晃,那么算上刘备自己在正面与夏侯渊对峙,三路军队可以完成对夏侯渊的合围。可现实的情况下,不仅另外两支部队遭到了挫败,他自己率领的正面大军也进展不顺。此时的刘备头脑远比夷陵之战的时候清晰,他主动后撤,放弃阳平关,渡过沔水,占据了坐落沔阳县的定军山有利地形。

按照史书记载,刘备应该是占据了定军山北面较高的地形,从而形成夏侯渊部仰攻刘备部的形势。夏侯渊于是调动张郃,离开广石阵地,与刘备抢夺定军山的制高要点,打算在定军山附近对抗刘备军。此时主客之势顿时逆转,在此以前,夏侯渊部占据汉中有利地形,为主;而刘备部则居于客的地位。此后,刘备占据定军山附近的制高要地,居高临下,化客为主;而夏侯渊部抢夺定军山要地,反而在定军山附近成为客势。这一调整,可以说是刘备取得汉中战役胜利的关键一步。

刘备为何能断定夏侯渊必然会被调动,一来对夏侯渊性格了如指掌,刘备以识人之明闻名于后世,断然不是虚假。曹操曾经告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懦时”,证明夏侯渊性格中有轻敌冒进的基因,再加上夏侯渊跟随曹操起事以来,功劳颇多,就是马超也吃过夏侯渊的亏,曹操的提醒或许是已经察觉到夏侯渊有点忘乎所以了;

二来夏侯渊的防御体系既然水泼不进,只能“引蛇出洞”,照夏侯渊来看,此时马超、张飞被曹洪压制,陈式也被击退,他估计误判刘备的撤退是全面退却,已经失去了在防御时冷静的分析。刘备在充分调动夏侯渊部后,组织了一次漂亮的围点打援的战例。刘备先是针对夏侯渊部军力分布漏洞,集中力量,将万余精兵分为十部,轮流攻击夏侯渊新防御体系中最薄弱的张郃部。

张郃虽然悍勇,但也难敌车轮战术。夏侯渊为避免防御体系崩溃,增兵防御张郃部。刘备在此状况下,对张郃发动了前所未有的暴击,夏侯渊终于按捺不住,亲自救援张郃。刘备竟然预先就料到夏侯渊亲至,提前放火在援救路线之一的走马谷,夏侯渊此刻已经不是不冷静,而是焦躁了,身为主帅竟然亲自前去救火,修补鹿角,不排除有激励士气的原因。

刘备这时派征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突袭夏侯渊,双方在山谷相遇,在此处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战场。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双方都是硬碰硬,此时就要看谁对士兵的组织进攻能力强,谁就能获胜。夏侯渊作为主帅,所领部下定然是精锐中的精锐。黄忠能够面对强敌,鼓动士卒进攻,而且并且做到推锋必进,可以说黄忠此战更为勇武,最后竟然击杀了夏侯渊。

失去了夏侯渊的曹军,杜袭与郭淮收合散兵,推举张郃为统帅。张郃接受,指挥军队安定阵营,并授各将领节度,军心才安定。紧接着,刘备想渡汉水进攻,各将领认为寡不敌众,想依河建阵御敌。郭淮却认为这只是向敌人示弱,不足以挫败敌人;建议在远离汉水的地方设阵,引他们渡河,当过了一半时才作攻击。张郃认为可行,设阵后,刘备疑惑,不敢渡河,曹军于是退回阳平继续坚守。而曹操得知夏侯渊阵亡的消息,便命曹真立即增援阳平。曹真到达后,指挥徐晃军反击刘备派出的高翔军,获得胜利,暂时稳定了战场形势。

汉水之战——曹刘对峙与终局

“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曹操在听闻夏侯渊战死的消息后,终于到达了前线。但曹操亲自统兵来救汉中只能走褒斜道,而不走祁山大道,估计是败退的张飞与马超军,撤退到阳平关以北后,又成功抵制住了曹洪的进攻,曹洪没能乘胜从祁山联通汉中。如果走褒斜道等小路,曹操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需补给的周转。刘备对此了然于胸,他认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便聚集群众,守备险地,不和曹军交战。

曹操为了夺取汉中,将数千万囊粮草搬运到北山囤积;与此同时,刘备派人到成都让诸葛亮调兵来支援,杨洪以汉中是益州咽喉,家门之祸、存亡之机,劝谏诸葛亮在这种时候应该“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双方将战斗打成了消耗战。看到曹操搬运大批军粮,斩杀了夏侯渊而风头正劲的黄忠,征得赵云的同意后,前去劫粮。但为了谨慎起见,赵云与黄忠约定时间后让黄忠出征。

黄忠领兵去劫粮,过了好赵云约定的时间仍未回营,赵云担心黄忠出了什么意外,而自己的大本营又要留兵驻守,于是赵云留张翼率领其余士兵守营,自己仅率几十个骑兵出去寻找黄忠,结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刚与敌人交手,曹操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竟凭着几十个骑兵将曹操军的大军打散,突围而出。但是曹军迅速将被打散的部队整合,追击赵云。

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已经突围而出的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冲进曹军的包围圈并救出张著,再次突围而出,将他带回营寨内。而曹军紧追不放,追至赵云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赵云此时兵力较少,认为死守不是最好的办法,于是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自己的军队偃旗息鼓。

曹操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怕中埋伏,不敢向赵云进攻,于是向后退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劲弩射曹操后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不计其数。汉水之战虽然是整个汉中大战的局部战斗,但却是曹操救援汉中后与刘备军唯一的一次遭遇战。黄忠的冒失固然使赵云身临险境,但赵云却能迅速对此做出反应,不但救出了黄忠和张著,还给了曹操军重创。这场战斗的惊险程度,连刘备也大为惊骇,在看了赵云作战的地方以后,刘备不禁感叹: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汉水之战,使曹操损失了大量的辎重粮草,还死伤了大量士兵,蜀汉后期重要将领王平也是此刻从曹魏阵营转投刘备阵营。诸葛亮言:“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於阳平,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作为唯一的遭遇战,能够“辱其锋锐之众”的也只有赵云了。

汉水之战,使得曹刘对峙的局面被打破,刘备此刻竟然派出了刘封主动前去阳平关挑战,而此回坚守不出的变成了曹操。曹操羞愤之下,大骂刘备常派义子出战,称自己可用黄须儿曹彰来与刘封一战。曹操于是派人去召曹彰来援汉中。曹彰日夜兼程,赶至长安。但曹操已经撤出汉中。

汉中之战以刘备达到了战略目的结束,刘备也紧接着进位汉中王,并派遣刘封、孟达乘胜攻取了东三郡。此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刘备方参战将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曹操方参战将领夏侯渊、曹休、曹真、张郃、徐晃、郭淮等,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可谓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后世对此评价甚少,固然有陈寿以魏为正朔的原因,却也不能忽视三国历史演变到此,双方将领的战术有了很大进步,为了达到目的,不到必要的时候,不会展开大规模的遭遇战。

此战过后,曹操退回了中原,但迁徙走了汉中的大部分百姓,而这个动作是曹操刚刚到达汉中就开始了,这说明曹操在汉中与刘备决战的心理并不坚决。刘备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后,下定决心,取得了汉中,但他的麻烦才刚刚开始。钱德勒曾经说过一个组织处在发展期的时候,其实有了很多问题,只不过这些问题被利益的增长所掩盖;而在繁荣期的时候,利益还在增长,实际上问题已经开始暴露,是衰落的前兆。

刘备集团此刻就正处在繁荣期,汉中大战的胜利使得各方派系的暗斗变成了明争。首先,是下辩之战中,吴兰阵亡有点窝囊,成了张飞、马超互不统属的牺牲品,这恐怕会伤了东州派系的心。联想到汉中大战前夕,黄权还积极为刘备出谋划策,而在夷陵之战中,就和刘备貌合神离,到后来干脆投降了曹丕,而且同样是东州派系的孟达造成了影响,在关羽被困的时候,并不积极救援,可见一斑。

其次,在汉中大战几次遭遇战中,黄忠阵斩夏侯渊、赵云汉水之战是刘备军团少有的出彩战斗,张飞在下辩遭到了失败,还以为汉中太守必然落到自己头上,估计张飞在阳平关以北阻击曹洪也打得激烈,而且成功了。假如曹洪成功联通祁山与汉中,曹操的补给就可以源源不断到达前线,汉中之战怕是另外一种情况。汉中太守的重任看起来势必落在这三人当中,但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刘备的出发点很简单,魏延在汉中前线,没有独立带兵,应该呆在刘备的中军,其表现得到了刘备的认可,提拔魏延,也是在培养后起之秀,也在无意中使得荆州派系的武将实力变大;

再次,如果张飞在阳平关以北阻击曹洪是主将的话,那么马超应该承认了这种现实,战后刘备分封的前、后、左、右四将军中,马超依旧在张飞之前,可以说对马超的安抚。黄忠跻身四大将,关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事实上,关羽的年龄推测,比黄忠小不了多少,诸葛亮的话就更有意思了,“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黄忠名望比不上马超、关羽,但是能比得上张飞,张飞能跻身四大将,黄忠为何不能?因为在诸葛亮与关羽眼中,真正应该跻身四大将的应该是赵云。

从关羽的角度来看,赵云是旧人,属于北方派系;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虽然他是荆州派系,从对日后魏延以及刘封的处理可以看出对于荆州派系的武将刚猛的性格素来不喜,诸葛亮在魏延已经成为汉中太守的情况下,不希望荆州武将势力坐大,在此刻已经有了苗头。庞统入蜀带领的主力就是荆州派系的武将,诸葛亮在后方,与涿州派系的武将关系应该不错,所以关羽在马超加入后,发牢骚的对象是诸葛亮。

最后,为了安抚关羽,给予了关羽“假节钺”的权力,虽然曹操在汉中就令曹仁主动进攻关羽,可反而是关羽同样为了分担汉中前线的压力,打出了气势,击败了曹仁。孙权却在此刻背盟,趁关羽围攻樊城之时,袭取了荆州。刘备遭遇过汉中之战后,竟然一时间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救援。在汉中前线目睹了派系斗争的刘封出了昏招,没有救援关羽,导致了杀身之祸。

刘备集团一开始依靠的就是关羽、张飞、赵云等涿州派系武将,在徐州也是糜竺糜芳孙乾等豪强支持,直到诸葛亮的加入,才有了智术之士。也因为诸葛亮的影响,庞统、向朗马良等荆襄士人才坚定的跟随了刘备,荆州武将魏延、黄忠也在此时加入。诸葛亮设计的体制是涿州武将掌握兵权,荆襄士人作为文官处理政务,徐州豪强就被优待雪藏了,这一体制赖诸葛亮的斡旋,起初也比较成功。

随着刘备入蜀,蜀中本就有东州派系与益州派系的斗争,刘备集团的到来,使得派系斗争更加复杂,更何况还多了马超的凉州派系。刘备虽然是三国不世出的枭雄,但处理纷乱的人际关系着实不如诸葛亮。随着关羽、张飞的凋零,马超、黄忠的相继去世,荆州武将也在随着刘备伐吴中损失惨重,刘备不得不拔擢东州派系的李严与诸葛亮一起作为托孤大臣。

诸葛亮接手蜀汉政权后,虽然最后废掉了李严,但能做到秉公处理政务,既能照顾各个派系的利益,又能防止任何一方坐大,在对南中豪强的治理上,还能因地制宜,只可惜,历史给了诸葛亮仅仅一个蜀汉的平台,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