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南明悲歌悲在哪?崇祯皇帝朱由检自杀,让很多人同情这个失败者

看完顾诚八十万字的《南明史》,有些感触,不吐不快。

郑成功,历史教科书上大书特书的民族英雄。因为他从芬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宝岛台湾。

然,似乎是仅此而已。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历史课本里,我都不记得有提过“南明”二字。

毕业之后,找历史资料,在某百科里,看到朱由榔,才知道,还有这么一段南明历史。郑成功赶走芬兰殖民者,其目的,是需要一个抗击清朝的安全的基地——而他国姓爷的称呼,来自于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赐他姓朱……

前年在厦门郑成功纪念馆,看到他的生平介绍,用了两种纪年,一是清朝的顺治,一是南明的永历。永历年号,放在顺治年号的下面。当时即觉得不妥,因郑成功乃奉明为正朔,清上明下,显然与其本意不符。但细想一下,又释然,站在今人的立场,清朝是接替明朝的正统王朝,以其纪年为主,也正常。

去年,上下班路上无聊,听音频《南明悲歌》,听得心潮澎湃。才有后来买《南明史》一看的想法。

好了,入正题,“悲”。

南明到底悲不悲?为何悲?悲在哪?当中千头万绪,一下子难以扯清,我们就从崇祯皇帝自杀讲起。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但很多时候,人们更同情失败者。

崇祯皇帝就是一个这样广受同情的人。

他登基之后,一举消灭魏忠贤阉党的主力——之所以说主力,因为阉党还有漏网之鱼,在后来的南明历史上,上蹿下跳——让朝政慢慢回复正常。

他励精图治,想要做个好皇帝。据说批奏折到凌晨。

但他又有很多缺点,刚愎自用,猜忌多疑……很多研究者称之为性格缺陷。

关键是,他接下的,是个烂摊子。阉党固然是大明肌体里的群蛆,但这是可治之病。实际上,明朝得的是癌症。

天启七年,西元1627年,也就是崇祯当皇帝的前一年,三月,陕西大旱未解,饥民受不了澄城知县张斗耀催逼税款,在王二带领下,冲进县城,杀死县令,举旗起义。之后,李自成张献忠等大名鼎鼎的人物相继加入。终崇祯之世,费金无数,大将成仁,扑不灭起义的大火。

再往前十一年,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不满足当明廷手下的什么都指挥使,在统一女真各部之后,于赫图阿拉称汗,建国号为金,年号天命。三年之后的1619年,以其父被明军杀死等七大恨起兵反明。从此,辽事成为大明最为头痛的顽疾。

此两大事,皆非在崇祯朝而起,却贯穿其十七年始终。无怪乎后世要感慨,朱由检虽然有着种种缺点,却非典型意义上的亡国之君,他只是碰上了必然亡国的霉运。

到朱由检即位时,大明已经历了260年风雨沧桑。有驰骋漠北的雄姿,也有英宗被俘的耻辱;有万国来朝,有援朝抗日,也被日本海盗撑得心神不宁。一句话,有盛也有衰。未脱历史发展之规律——大唐288年,大宋319年,明朝,也已走到了它的关键节点——之后的清朝,若从入关算起,到1911年宣统退位,也就267年——300年左右,这是中国大朝代的宿命。

朱由检碰上了这个宿命,他和他的手下,没办法对抗天道——有些研究者说,明末之所在大旱,是碰上了小冰河期,作物难以丰收——这,或许就是天道的反应。

当然,天之道,最后还是得假人之手。徽宗乱政,北宋将亡,似是天意,但生生被人给扳转,再续命一百五十二年——而明朝,无论是对付农民军,还是对付后金兵,既缺真正独挡一面的大材,也缺能让那些中材能凑成大材的操盘手——本来,该由崇祯皇帝来做,可,他没那个本事。

李自成一路东进,京城里头,各怀异心。

民众自是欢迎口号为来了不纳粮的闯王;不少朝臣和太监,也早早替自己做好了打算,只待时机一到,开门迎降;当然,也不乏跟朱由检一样,抱定了必死之心的大臣和内侍,或战死在前线,或举家上吊、投井、自焚……

眼见着李自成大军已进城中,再无人能够力挽狂澜,崇祯皇帝朱由检,决心一死以殉列祖列宗。他送走儿子,砍伤女儿,黯然说到,你为何生在我家?之后,要求皇后、贵妃自杀。临死之前,周皇后终于忍不住吐了一槽,我侍奉皇上十八年,之前也有过劝谏,你不听,致有今日——她说过些什么,已不重要了,这都是命。

朱由检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自缢而死,留下遗诏,文臣误我,无颜见祖宗,我的尸身你们随便砍,但莫伤我百姓一人。太监王承恩随主自杀。

崇祯之死,是南明的起点。后世感慨南明之悲,更多的,是因崇祯结局之悲。他们把对崇祯的敬佩,移情到了南明小朝廷的头上。

欢迎关注 屏山石(有趣的历史故事,犀利的时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