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传》完了,朱祁钰注定是一个悲剧
明朝皇帝多奇葩,但也不乏身世悲惨之人,景泰帝朱祁钰就是这样一位悲惨的短命皇帝。
近日闲时看剧《女医明妃传》,发现男二为朱祁钰。突然想写一写这个男人,这个男人的一生算是个悲伤的故事。景泰帝之殇
朱祁钰,大明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年号景泰,在位8年。(上图)
罪奴之子
他本不该是皇帝。
因为他是罪人之子,他母亲是汉王府的侍女。汉王朱高煦谋反,被自己的侄儿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一举挫败。朱祁钰的母亲吴氏作为汉王府的侍女也被充入后宫为奴。史称宣宗朱瞻基回京途中宠幸了吴氏,罪奴身份,承受天恩,想来吴氏定是花容月貌,回京后,由于吴氏的罪人身份,不能入宫,就被安顿在宫外,宣宗时常宠幸,1428年,朱祁钰就这么出生了。
郕王朱祁钰
出生于宫外的朱祁钰想来是有个比较快乐的童年,住于禁宫之外,久伴母亲身边,父亲有暇亦会出宫探望。天家之子,享有着常人的快乐。
最快乐时光在五岁的时候结束了。这一年,他父亲朱瞻基病重,把朱祁钰母子招进宫中,托付给张太后。
(图)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汉族,明宣宗朱瞻基长子.
想来这是朱祁钰和他的哥哥朱祁镇的第一次见面。与后来的宛若仇雠不同,年少时期的朱祁镇朱祁钰兄弟关系想必是极好的,偌大的禁宫中,两位亲兄弟相依相伴,读书玩耍,走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
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去世,朱祁镇继位,年号正统,封弟弟朱祁钰为郕王。
亲王之尊,兄为天子,多受照拂,此时朱祁钰的人生好像已经成为定数,只要远离朝政,安分守己,他会过上像他的叔伯王爷们一样的荣华富贵却又平淡无奇的生活。
直到这一天的到来。
临危称帝,力挽狂澜
1449年,这一年发生了大明王朝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一幕—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年少气盛,受宦官王振挑唆,御驾亲征,临行前命郕王朱祁钰监国,然于土木堡处,变生不测,明军被瓦剌击败,皇帝被俘。
消息传至京城,朝野震惊,局势大乱。甚至有朝臣建议迁都南京,以避瓦剌兵锋之威。
(图)土木堡之变示意图
没人知道此时的朱祁钰是怎么想的,他奉命监国,本以为哥哥会兵锋所向,凯旋而归,而到那时,监国这个任务也算完成了。但是哥哥没有能够回来,明军大败,瓦剌大军乘胜之势,旦夕将至京城。是否该南迁,或与瓦剌决一死战?21岁的朱祁钰面临了人生中最重大的选择。也许他想到了太祖高皇帝、成祖皇帝的赫赫武功,也许他激起朱家子孙、天潢贵胄的铮铮傲骨,他最终选择了后者“决一死战”。
继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任用名臣于谦等人,安定局势,组织北京保卫战,最终击败瓦剌,挽明王朝于即倒,扶大厦之将顷。
在位八年,重用名臣能吏,朝野风气为之一新。
兄弟宛若仇雠
击退瓦剌后,朱祁钰遭遇了一件棘手之事,如何处理哥哥,哥哥是被俘了,不是死了。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发现手里的明朝皇帝根本不管用,即使押着朱祁镇到明军关下,明朝将领是见也不见,根本不搭理,本指望着骗几个关门开开,现在一点好处没捞到,反而砸手里了,就有了把明英宗放回去求和的意思。明朝大臣这边也觉得应当迎回上皇,以正国体。
此时的朱祁钰已经贵为皇帝之尊,执掌天下,难道要迎回哥哥,将皇位还给哥哥,继续做自己的太平王爷?犹豫再三,在于谦向其保证即使英宗归来,他仍是皇帝后,才决定迎回哥哥。
时隔一年之后,兄弟再次相见,已经君臣相易,人事全非。志得意满的朱祁钰看着落魄归国的朱祁镇,兄弟之情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显得那么单薄。不过两个人在群臣面前还是保持了皇家的兄友弟恭,史记“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但是他们心里知道,一切都已经不能回到从前了。
朱祁镇被关了起来,一关关了七年。
身死名灭
历史也许是不偏爱朱祁钰的,他活的比哥哥短。
景泰八年,朱祁钰突然重病,卧床不起,却膝下无子,他本寄予厚望的儿子朱见济早夭。
彼时,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密谋拥立太上皇。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一行人将南官大门撞开,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镇面前,同声高呼:“请陛下登位。”朱祁镇被搀扶登舆,一行人立即赶往奉天殿。殿下的守卫大声喝止,他高喊:“朕太上皇帝也。”守卫只得唯唯而退。
一夜之间,江山易主,十七日早朝时分,群臣愕然发现皇位上的已经不是景泰帝朱祁钰,而是已经被关了八年的正统皇帝朱祁镇。
而此时的朱祁钰重病在床,当宦官进来宣读新皇帝旨意之时,他用尽全身力气,也只能喊出”好……好……“数语而已。
二月乙未,皇帝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在西苑。癸丑,郕王去世,享年三十。皇帝似乎还不解气,给了他一个恶谥,叫做戾。以亲王之礼,葬于西山。成为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罪奴之子,少年亲王,遇乱登位,力挽狂澜,亲子早夭,重病被废,身死名灭。朱祁钰的一生从悲剧始,亦从悲剧灭。
不过他算得上是个好人,权力之前,虽有贪欲,亦仍顾及兄弟之情,迎兄归来;他一定算是个好皇帝,危难之时,临危称帝,挽狂澜于即倒,重用名臣,澄清吏治。
他不应当承担“戾”这样的恶谥。
也许明史对他的评价略算公允:” 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而乃汲汲易储,南内深锢,朝谒不许,恩谊恝然。终于舆疾斋宫,小人乘间窃发,事起仓猝,不克以令名终,惜夫!“
- 上一篇:刘备不断“跑路”,说明三国是个规则丧失的时代
- 下一篇:盘点越南末代皇帝五位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