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秘闻:苏联强扣美军机复制后造出超级轰炸机
有关中国“窃取”美国坠毁直升机技术的话题,这两天在西方媒体上被传得沸沸扬扬,中国国防部对此予以严正驳斥。作为全球军事科技的领跑者,美国经常指责他国“偷窃”自己的机密技术。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美国军事科技“资敌”的事情呢?的确存在,最出名的莫过于苏联扣留美国b-29轰炸机,然后仿制出能投掷原子弹的图-4轰炸机。
美轰炸机威力令苏联震惊
二战后期,美国将b-29、b-17等四引擎战略轰炸机投入到针对日本、德国本土的空袭,当铺天盖地的炸弹像地毯一样覆盖敌国城市和工厂时,苏联人震惊了,斯大林断言,在未来战争中,战略空中力量将起决定性作用。
当时,美国陆军第8航空队的b-17空中堡垒式轰炸机在西欧与东欧战线间进行穿梭轰炸,这些飞机往往以苏军占领的波尔塔瓦机场(今属乌克兰)为中转站,于是引来大批苏联军官像逛动物园似地参观这些海外“怪物”,并对它们赞不绝口。有一次,一位苏联将军把美国飞行员送给他的充气橡皮艇带到克里姆林宫,这是轰炸机上供失事时使用的装置,苏共政治局委员们争先恐后地在池塘里试坐了这艘小艇。
1944年,斯大林从情报渠道获悉,以开发原子弹为目的的美国“曼哈顿工程”已接近尾声,未来将用可跨洲飞行的b-29战略轰炸机进行投掷。苏联也在加快研发核武器,但它的战略轰炸机项目却几乎是个空白。斯大林本打算通过美国《租借法案》得到b-29,但被美国政府断然拒绝。美方称,苏联空军力量已远超德国,“b-29对贵国没有价值”。无奈之下,斯大林指示情报战线尽一切可能搞到b-29详细的技术资料。可是苏联特工费尽心机,也只搞到b-29的全套驾驶说明书,对造飞机用处不大。但随后发生的一起意外事件却让苏联人“不劳而获”。
“仿制,一个零件也不许改”
1944年7月29日,进行对日战略打击的一架美国b-29轰炸机因机械故障迫降在苏联远东城市海参崴。起先,苏联远东军政当局热情地款待这些美国来客,毕竟美苏是共抗法西斯的盟友,但在请示莫斯科后,斯大林的答复是:“扣留美国机组人员,没收飞机。”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则向华盛顿发出照会,抗议美方“侵犯领空”,原因是当时苏联还没有对日宣战,苏日1939年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苏联远东领空不允许用于对日作战。随后,美苏展开关于归还人员和飞机的谈判,谈判结果是苏联将美国飞行员遣返出境,至于飞机的归还则谈都不用谈。美国人无奈地接受了这一结果。
紧接着,苏联海军派出头号试飞员赖德尔前往海参崴。赖德尔是苏军难得的飞行高手,尤其是他常年负责将从美国租赁的大批飞机开回国。借助之前苏联特工搞到的驾驶说明书,再加上轰炸机上遗留的操作手册,他和他的战友只用几周就弄明白了操作原理。根据赖德尔机组给苏共中央的报告,b-29确实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其轻型铝合金、遥控航炮、大功率发动机等都远远超过苏联航空技术水平。这份报告坚定了斯大林创建一支战略空中力量的决心,他命令b-29立即飞到莫斯科。
1945年6月的一天,庞大的b-29缓缓降落在莫斯科东北郊的苏联海军飞行试验中心跑道上。6月22日,苏联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接到斯大林的手令:“必须分毫不差地仿造出一架我们的b-29。”任务下来了,谁来承担呢?在b-29到莫斯科的最初几天,曾设计过大飞机的图波列夫、佩特利亚科夫、伊留申等苏联航空泰斗获准把它看了个遍。最终,在战略轰炸机研制领域进展最快,在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制造方面也有一定基础的图波列夫被选中担纲。
可是,图波列夫的设计方案摆上斯大林的桌面,却招致这位领袖大发雷霆,后者下了一道怒气冲冲的命令:“仿制,一个零件也不许改!”需要说明的是,图波列夫在方案里强调b-29是美国在战争中期投入使用的产品,如果苏联从分解飞机、工程测绘再到依样仿制一路走下来,再过几年搞出来的东西就很可能成了博物馆里的展品。可是斯大林考虑的角度完全不同,他想竭力避免任何技术风险,他要的是能够驮得住巨大原子弹的战略轰炸机,既然美国人能够用b-29投掷原子弹,这就是经验的保证,现在苏联需要尽快具备完整的核打击力量,哪怕这一力量是相对落后的。
催生苏联新一代航空生产链
这项b-29仿制工程被命名为“b-4”———后来改名为“图-4”计划。整个工程在莫斯科郊外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央机场内进行,因为只有该机场才有容得下b-29机身的库房。1945年7月10日,图波列夫再次登上b-29,然后开始按计划拆解飞机,所有拆下来的零件均经过仔细测量和拍照,拆各种仪表和控制系统的时候,无数的线路被一一编号,贴标签,并且记录在案,之后押运到苏联各个角落,交给专门单位仿制。
不得不承认的是,像b-29这样复杂的技术系统是不能轻率且机械地仿制的,那样制造出来的东西肯定无法运转,工程师们需要仔细弄清这些系统当初是依照什么原理制造出来的。然而这谈何容易?图波列夫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描述仿制工程的艰巨:b-29的部件总共有10.5万个,需要画40万份草图,美国制造商的工艺制度技术与苏联不同,如b-29的标准铝合金厚度为1/16英寸,可苏联根本无法生产出如此薄的铝合金。为确保质量,图波列夫让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帮自己解决协调问题,后者可以最高命令的名义向苏联各部委下达指令。
为了做出分毫不差的b-29仿制品,苏联实际上新建了一套迥异于过去的航空工业系统。为准确复制每个部件,苏联专门成立新的研究所和设计局,专业方向分别是自动化控制、新工艺和新材料,新的生产厂也随之诞生。
1947年,苏联终于公开自己的图-4轰炸机,这时苏联新一代航空生产链也脱颖而出。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后来大部分苏联战机上的仪表、传感器、电机等精密部件,都能追根溯源到b-29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大林的决定无疑是一件好事。不过,等到1949年图-4轰炸机正式装备苏联战略空军并投掷原子弹后,它依然对美国本土鞭长莫及,而且它已不可能抗衡现代化防空火力网的拦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