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揭露日寇强征中国劳工的暴行 5人中就有1人失去生命过劳很常见

1943年至1945年,在中国占领区先后强征了4万余名中国劳工赴日本35家企业的100多个作业场所从事无偿、繁重的非人苦役。最新出版的档案汇编中发布数据,这些中国劳工平均5个人中就有1人被夺去了生命。中国劳工每天劳动10至12个小时,有的长达16个小时。

抗战馆负责人介绍,陈焜旺认为抗战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华民族抗战的纪念馆,他将所珍藏的档案捐给抗战馆永久保存,一是方便相关学者研究,二是能够发挥这批珍贵史料的教育作用。捐赠时,这些史料被分装在7个箱子里,塞满了120个口袋。“这些档案资料公示以前,我们只知道被强征中国劳工的总数,但这份档案比较准确地写明了每一处地点劳工的人数,甚至每一名劳工来自哪儿、叫什么名字、健康情况如何等都有记载。”

1945年8月战败前夕,日本政府下达密令,要求政府各部门和占领区当局销毁罪证,掩盖罪行,其中包括强征和奴役中国劳工罪行的档案资料。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日本从1945年10月开始分批将中国劳工幸存者送回中国。但日本没有按要求对中国劳工进行调查,甚至连送回的中国劳工名单都没有。在中国政府的一再要求下,日本政府才不得不在中国劳工回国1个月后开始调查。

去年9月18日,陈焜旺向抗战馆正式捐赠这批珍贵档案。今年4月,该馆在官网公布一批被强掳中国赴日劳工名录。

名单首次公开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的观众打来电话询问具体情况,并希望将这些档案资料编印成书。

“这批档案是当做文物入藏的,不能频繁对外公开开放。因此这次我们通过影印的方式,将这些档案资料展现出来,让社会各界可以了解这段历史,揭露日本强掳中国劳工的罪行。”抗战馆副馆长李宗远说,档案的出版,同时还可以更大地发挥社会效益,便于专家和学者对那段历史进行研究。

李宗远说:“原档案由日本政府及企业单方面编写,文中有意歪曲或掩盖日方强掳、奴役及虐杀中国劳工的历史事实,需要读者在阅读数据的过程中加以辨别。中国赴日劳工档案作为劳工史研究领域的原始文献,即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是揭露日本奴役中国劳工罪行的最直接证据,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作为惟一一位到场的日本人,中国赴日劳工专家老田裕美的中文并不标准,但是有一句话说得格外清楚:“友好应该建立在历史事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