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南京保卫战数千战士苦战 阵地上尸体堆好几层

136

在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中,数千名粤籍将士在南京麒麟门至仙鹤门一带苦战。南京沦陷后,这几千名官兵依照撤退的指令从正面突击日军战地,在付出惨重的伤亡后,成为那场战役中为数不多地从正面突围的一支部队。日前,记者在惠州博罗寻找到当年参战的66军粤籍抗战老兵蔡计佑,已届百岁高龄的他思维仍十分清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南京保卫战中的经历。

外围血战:

阵地上的尸体堆了好几层

提起70多年前那场战争经历,没有读过书的蔡计佑老人仍然可以说出“师长邓龙光”、“军长韩德勤”等几位将领的名字。他告诉记者:“那个时期经历的事,我至今仍记得十分清晰。”

蔡计佑于1913年出生于惠州博罗,小时候因家穷经常吃不饱饭。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到博罗龙溪镇挑选壮丁入伍,年轻的蔡计佑自愿报名参军,跟随部队先后辗转惠州、汕头,后转到梅州丰顺被编入邓龙光156师旗下的一个团中做步兵。入伍才七天,前线战事告急,蔡计佑这批新兵被紧急派往上海支援,“我们当时在揭阳途中,还来不及接受任何的军事训练,就接到了紧急赶往上海打日本鬼子的命令,部队到广州坐火车抵达了江西九江,后来又继续前行到达了昆山。”蔡计佑老人说,当时一同上前线的战友基本上互不相识,部队的装备缺乏,“上战场前我连怎么开枪瞄准都不会,出发时也没有给我配枪。”

蔡计佑随部队到达昆山时大概是10月底,淞沪会战已经进行了2个多月,驻守部队在与日军交战中伤亡惨重,蔡计佑听到前方传来密集的枪炮声,他和其他5名士兵分到一挺机关枪,分别是一名机枪手、副机枪手,4人负责子弹运送。当时,蔡计佑身上挂着250发子弹、4个手榴弹还有一把铁铲,用于挖战壕使用。

这是蔡计佑经历的第一次战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一条河的对面(苏州河)与日军对持,班长指示我们在战地前线挖了许多很深的坑,坑里有一级阶梯,日军开火时我们就趴在那个阶梯上还击,遇到日军的炮火轰击就退到坑底掩护。”防御战打得很惨烈,他们在战壕里打了10多天,与日本鬼子反复争夺阵地。阵地上死了很多人,地上的尸体堆积了有好几层,我们当中很多是刚来的新兵,见到这样的场景心惊胆战。一位新任的排长承受不了战斗的残酷,竟以自残的方式逃避战事。

前线撤退的人越来越多,蔡计佑所在的部队在撤往南京途中又遭到日军追击,很多都被打散了,“我所在的那个连共100多人没有被冲散,部队不停地走,不知走了多久,退到了南京外围的防线上与其他的部队会合,周围很多是两广部队的人。”

[page]

突围:

一个连的人冲出城门,只剩我一人在跑

部队一到南京就接到了“要死守南京城”的命令,蔡计佑到南京后的第三天,日军已经逼近城门下,“我们团抽调了一个营的兵力从外围线进城支援,刚进城,日本鬼子就朝我们驻守的城门打了过来。”据蔡计佑回忆,日本鬼子很狡猾,他们并没有直接冲向城大门,而是绕道附近围墙比较矮的区域翻墙进城,营长见状忙分拨一批人压制翻墙入城的日本兵,幸好进来的人数不多,及时堵住了缺口。但日军的火力很猛,战士们的伤亡很大,局势非常被动。

1937年12月12日,日军主力部队对南京城发动猛攻,攻破了中华门,城内秩序大乱,上峰下令“大部突围,一部渡江”。但除广东部队第66军及第83军之大部按命令向东突围外,大多数部队都未组织突围,而是涌向日军尚未到达的下关渡江北撤。

当天晚上,正在作战的蔡计佑突然听到有人喊道:“日本鬼子太多,守不住了,上级命令我们突围撤退。”蔡计佑告诉记者,营长随后集合了队伍,大约有1000多人,计划分几批向城门外突围,城门口堆着很多的沙包,要冲出去得先爬过用沙包堆成的障碍,而日军的火力都集中在城门口附近,直接冲出去很容易成为对方的靶子,“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营长指挥战士们顶着日军炮火拆除堵塞城门的沙包,并鼓励我们‘一口气往外冲,死不了的,米(勿)要做衰仔!出城后只要朝西边跑,设法到达下关就安全了’。”

前面几批人冒着日军火力往外冲,每次都有一些人倒在了城门口附近。操着客家口音的连长朝我们大声喊:“不要怕, 捱(我)带头,你们紧跟在后面,伤员抓紧身边战友的腰带以免走散,听捱(我)号令一起往外冲。”

说到这,蔡计佑老人激动地比划道:“随着连长一声号令,我们连的一百多人齐刷刷往城门外冲,我冲出去时只知拼命地跑,也不知自己中弹没有,外面硝烟弥漫,跑着跑着队伍全散了。”

蔡计佑冲出城门外时,周围已看不到熟悉战友的身影,连长的声音也听不见了。“我不敢停留,继续往外围跑,途中日军飞机朝分散的士兵投弹,我被炸飞的一块小碎石砸中背部,痛得我龇牙咧嘴,但丝毫不敢放慢脚步,至今身上仍留有伤疤。”跑到一处山脚下,实在走不动了,蔡计佑就抱着枪靠在一块石头上休息,这时他才想起已经一天多滴米未进,他的背包里有一点米,就想拿军用口杯煮着吃,但发现没有生火工具,只好作罢。

但是苦难还没有结束。蔡计佑回忆:“休息时有一个拿着小旗的人(后来才知道是汉奸)向我们喊话,说战争只是日本人与蒋介石的矛盾,与我们无关,只要进城就有饭吃。我一开始并没有理会,后来发现不少人都涌向城门口,饥渴难耐的我最后也跟着人流走。”

好不容易突出重围的蔡计佑,再度趟进鬼门关。

  死里逃生:

日军用机枪扫射战俘,蔡计佑侥幸捡回一条命

刚一靠近城门口,蔡计佑手中的枪就被日本兵强行卸下,随后被他们用铁线绑着,“那时我才意识到情况不妙,那个地方已经有一千多被俘士兵,日本鬼子将我们5个人一组捆绑在一起,已经有几百人被捆住了蹲在一旁。”

日本鬼子将被绑的人押到一片空旷地, “没想到他们突然用机关枪朝我们扫射,许多士兵都中枪倒下,我后面的一位士兵中弹后倒在我背上,血流得我满身都是,我顺势倒下一动不动,枪声停下来后,许多士兵倒在血泊中呻吟,鬼子拿来军用刀对着倒下的士兵一个个地砍过来,一位穿着军靴的日本兵一脚踩在我的头上在搜寻动弹的士兵,疼痛难忍,我咬紧牙关忍着一动不动,刀最后没有砍在我身上。” 蔡计佑老人回忆道。

这时有躲在附近的幸存战士朝日军开枪扔手榴弹,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日军停止了疯狂的砍杀,端着枪去追击远处的战士,蔡计佑总算捡回了一条命。日军走远后,蔡计佑用力挣脱捆绑的绳索,不忍再看倒在血泊里的一堆尸体,迅速向外跑去,身边还有一些生还的战士也陆续分散逃离,在路边他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朝江边方向跑去。途中蔡计佑经过一间无人住的房子,发现屋里面还有一些番薯,饥寒交加的他顾不上后面是否有日军的追击,就地生火煮了番薯充饥,“要死也得做个饱死鬼”,后来又陆续碰到几个冲散的战友结伴而行,到江边找了一名船夫偷偷地渡过了河。

过江后,蔡计佑到处寻找部队未果(据了解,第66军、83军在南京保卫战中损失惨重,番号后来被撤销),“后来我才知道83军156师的少将参谋长姚中英也在突围中不幸牺牲了,部队都被打散了。”

蔡计佑在一个县城待了段时间后遇到88军117师的部队,报名加入,由一位连长带着大家(整连都是广东人)在苏鲁一带打游击,在一次游击战中,日军有7辆坦克,由4路中队进攻,蔡计佑所在的连队用手榴弹炸毁了日军其中一辆坦克,还打死了不少日本鬼子,全连最后阵亡9人,受伤9人,“这比在南京时的战绩要好得多。”老人感叹道。

在南京保卫战中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的蔡计佑,后来又有许多不幸的遭遇,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才终于回到博罗老家,此后一直务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