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60多个倭寇直捣南京城,明朝十万军队,为什么一触即溃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对于大明的东南沿海一带来说,实在是个不太平的年份。在这一年里,整个东南地区都饱受日本倭寇骚扰,无论是浙江、福建,还是南直隶,到处都有行踪诡异的倭寇在烧杀掳掠。他们所到之处,明军往往应接不暇,还来不及结阵对敌,这些“日本鬼子”就已往下一个目的地进发了。

在这一年的盛夏,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了各地:一群几十人规模的倭寇小队,竟然已经直逼大明的留都,也就是第二首都——南京!

对于这倭寇小队的规模,各家史书说法不同,有说五十三人的,有说六十余人的,也有说七十二人的,在此,我们就折中一下,以六十余人为准。

这个谜一样的倭寇小队,大约是以日本浪人为主力,从七月开始,就一直在南直隶的周边地区流窜,当他们来到徽州府时,壮丁五百多人竟一触即溃,丝毫不作抵抗。之后,倭寇转入旌德县,典使蔡尧佐领兵一千余人与之交锋,竟然还是未能获胜,于是,倭寇们冲进了县城南门,在城中纵肆意屠掠。

这群倭寇在几次战斗中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素养,其武艺之高简直令人不敢相信。就以他们在南陵县与明朝军队的一场交锋为例,当时,各地的明军都赶来支援,然而,当明军们对倭寇万箭齐发之时,这些倭寇竟然面无惧色,反而空手接住明军射来的箭矢,动作灵活,在箭雨中来回穿梭,毫发无损!明军们见此情景,又惊愕又害怕,很快就军心涣散,各自逃命。

这群倭寇逐渐逼近南京城,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只得奏请在城周围增兵,可是此时各地都有倭寇肆虐,就连名将俞大猷都不得不率领水师到海上追杀倭寇,与日本船队周旋,又能分出多少兵力回援南京呢?况且,临时征召的“民兵”,毫无训练,对抗倭也实在起不到什么帮助。

在一片人心惶惶之中,这群倭寇终归还是兵临南京城下了。江宁镇指挥朱襄、蒋升二人,早已获知了倭寇即将来临的情报,率领三百多明军在城外的樱桃园驻扎,准备以逸待劳,一举击溃倭寇。

谁知等了半晌,仍然不见倭寇的踪影。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无比,士兵们穿着厚厚的盔甲,早已觉得闷热,眼见倭寇不来,精神也渐渐松懈,于是三三两两的聚集在树荫之下,脱掉盔甲,光着膀子歇息,有几个胆子大的,竟然已经呼卢喝雉,在敌人就要攻来的紧要关头,玩起了掷骰子的游戏!

朱襄、蒋升制止不了他们,只得听之任之。这时,几个化装成乞丐的倭寇若无其事的向明军走来。明军士兵并未察觉异常,反而问他们道:“倭寇到了没有?”这几个倭寇虽然来自日本,却能以流利的汉语作答:“还远着呢!”听了这话,明军们愈发松懈,就在这当口,已有数十个倭寇挥着日本武士刀杀了过来。他们刀法精妙,“便旋如风”,明军们早已脱了盔甲,毫无防护,一下子就被砍杀的七零八落。有的人侥幸逃脱,也很快陷入了沟渠之中,倭寇们懒得挥刀,竟残忍无比的用火药将这些明军活活炸死。最终,朱襄战死、蒋升负伤,而那好几百人的明军也全军覆没。

这一战,打的南京城中人人自危,城中军民再也不敢出城与倭寇正面作战,几十人的倭寇攻击安德门,而明军却只得坚守不出,紧闭城门,仅以火铳还击,即便如此,倭寇们依然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杀死了八九百南京军民。只见那倭寇的首领,穿着鲜艳的衣服,打着黄罗伞盖,在城下骑马巡视,耀武扬威。

还好,南京城毕竟是当年明朝开国时朱元璋亲自监造,坚固无比,而倭寇人数也确实太少,在抵御了几次进攻之后,这些倭寇终于决定退兵。在退兵路上,倭寇们有恃无恐,随便找了一处农家小院,就“酣饮沉睡”了一夜。他们摸清了明朝官员的脾气,前一年他们在柘林时,就曾在一家农户驻扎许久。可是当地的县官却丝毫不敢与之交锋,直到倭寇离开之后,才急急忙忙派人焚毁了倭寇之前驻扎的房屋,这种“精神胜利法”,又有何用呢?

(南京明城墙)

这些日本浪人的战斗力固然是高,可是以几十人的规模,就搅的整个南京城混乱不堪,也实在是匪夷所思,难道偌大一个南京,偌大一个明朝,竟无一支劲旅能与之抗衡吗?

还真是这样,承平日久的南京城,早已没有了当年那般强大的军队。按照旧制,驻守南京城及周边的军队应该是十万人,可到了嘉靖年间,南京城所有军队加在一起,七拼八凑,也不过三四万人,连旧制的一半都不到!就连这三万余人,也是以老弱病残为主,要么瘦小羸弱,要么年纪老大,连盔甲的重量都禁不起了。原来,当时南京的军队,是以世袭军户的卫所兵为主,官府只管到各家军户拿人,却根本不管这户人家是否适合当兵,只要是男丁,不管身体素质如何,都一并抓来。此外,明军的军事训练也名存实亡,加上官府常常克扣他们的军饷,这军队如何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抵御外敌呢?而且当时的两位抗倭名将:俞大猷和戚继光,都各自有命在身,来不及回防南京,种种不利因素加在一起,也难怪几十个倭寇就能在南京城下横行无忌了。

这次大败,为明朝敲响了警钟,明朝终于开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改军制,严训练,在以戚继光为代表的一批将领的努力下,明军的颓败局面渐渐好转,倭寇的势力,也开始渐渐消退了。

(戚继光画像)

参考资料:

《明实录·世宗实录》

《四友斋丛说》

《客座赘语》

《明史》

作者:沧溟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