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东京汴梁城破时 宋朝的80多万禁军都去哪了

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沿用了后周世宗柴荣禁军制度,将全国精锐士兵调入京师,编入禁军。宋朝建国的初期,全国军队数量也不足30万,其中禁军只有10万余人。但宋太祖不愧是职业军人出身,就依靠这么点家底,收两湖、入蜀川、复岭南、并江南,基本上统一了南部地区。

到了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之时,宋朝军队的数量增长了一倍,人数超过了60万,其实的禁军人数接近30万,中国传统疆域最终在宋太宗手中得以统一。但在对辽的作战中,宋太宗的表现就差强人意了,两次北伐宋军一败再败,部队折损15至20万。两次大败使宋人心中产生了畏辽的心理,再也没有收复燕云的地区的雄心了。

网络配图

在宋真宗时期,宋朝没有什么大的战争,因此对军队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但到了宋仁宗时期,西北方的党项族崛起,其首领李元昊公然称帝,国号大夏。在于西夏的作战中,宋军败多胜少,西北诸路军马几乎消耗殆尽;北方的大辽国和南方的附属小国交趾都在蠢蠢欲动。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宋军的军队数量达到了历史顶峰,总兵力超过140万。这个数字是除了明朝以外军队最多的时期。

宋朝军队数量之所以会大幅度增长的原因除了对外战争的需要以外,维稳也是极重要的原因之一。为了防止国内农民起义,杜绝国内的不稳定因素,一旦某个地方发射灾荒,宋朝政府就会去当地征兵,并将所有的精壮编入禁军。因此虽然宋朝的军队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战斗力却下降了。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宋军往往处于劣势,只能继续增加军队数量来弥补战斗力的不足。宋朝就这样陷入了这个越弱越增、越增越弱的恶性循环。


[page]

宋朝初期的主力在河北方向对抗辽国,从宋朝建立以后的40多年里,宋军与辽军展开了反复的较量。双方势均力敌,一直处于对持状态。但在1004年檀渊之盟以后,宋朝与辽国达成了和谈,此后的宋辽两国没有发生战争,戴白之人不识兵革。和谈在给两国带了和平的同时,也是两国军队的战斗力都迅速下降。在此后的30年内,宋朝河北各路军队的战斗力大幅度下滑,最终成为毫不知兵的花架子。

此外军队的数量也实在是名不副实。在宋朝建立之初的军队数量都是实属,但随着政治的糜烂,宋朝军队的编制出现了名不副实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吃空额”。到了宋徽宗这个“天才皇帝”在位时期,宋朝军队的腐败已经无可附加。在西北方和西夏作战的军队状态最好,军队实数大概是编制的70%;在河北、河南、山地各地军队,这些地区部队的数量只有编制的一半;至于宋朝的江南地区更加可怜,实数只有编制的10%至20%。如当时的常德府兵员编制为3000人,但实际数量只有300人,新任知府将人数增加到了500人,就收到了朝廷的嘉奖。

网络配图

1127年,金兵第二次南下,整个宋朝措手不及,再次保卫开封。也许有人以为开封城中有那么多禁军不畏惧金兵围城,但实际上开封城中的禁军数量只有3万多人,号称20万的禁军只有区区3万多人,可见宋朝的军队糜烂到何等的程度。

当然如果依靠这些兵力坚守开封的话,不足十万的金军未必能攻下开封。可以宋朝内部的君臣昏招不断,最后宋钦宗竟然选择了出城投降。开封城在没有经过多少战斗的情况下,被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攻陷。这个华夏历史上最繁荣的王朝最终成为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