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西高穴:也曾“高陵”也曾“疑冢”
2009年的最后几天,安阳掘墓于西高穴,迫不及待作出重大宣布——发现曹操墓。中科院考古所虽称“初步认定”,但并非“最终结论”(2010年1月14日《文汇报》),仍然激起一片质疑之声。
曹操墓原本是明确的。曹操去世前两年就为自己准备了“归宿”:“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三国志》)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死于洛阳,即葬于此地(魏称高陵,亦称西陵)。几十年后,时任西晋著作郎的陆机,“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不禁“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写下了著名的《吊魏武帝文并序》。他在文中对曹操褒崇有加,并披露了曹操“遗令”的部分内容:“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遗令”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曹操墓的具体方位。425年后,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丽,路经邺城操墓,亲作《祭魏太祖武皇帝文》。这说明,洎乎唐代,操墓仍然是完好的。晚唐的李吉甫写道:“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元和郡县志》)进一步标明了操墓的确切位置。至于操墓的倾颓,应当是五代之后的事情。
那么,这“高陵”是如何变成“疑冢”的呢?我以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意识形态的干扰。笔者陋闻,“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说法见于王安石的《将次相州》诗,其中有:“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八九丘”者,七十二冢也,就是对操墓难以确认的描述和评议。王安石的诗句只是“疑冢说”的滥觞,“曹操疑冢”的说法大约到南宋初期才广为流传。
“疑冢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的泛起不无关系。宋代的士大夫为了论证赵宋政权的合法性,曾就“正统论”进行过激烈论争,其中的代表人物,应推欧阳修,具体到三国史,他认为:“夫得正统者,汉也;得汉者,魏也;得魏者,晋也。”也就是说,曹魏是正统。他的观点被司马光所认同,并体现在《资治通鉴》的编纂之中。然而,这一观点在南宋却引起争议,朱熹修《通鉴纲目》,目的之一就是纠正欧阳修、司马光“帝魏寇蜀”立场,从而挑起史学上又一次大论战。
有宋一代,边衅不断,先遭辽夏之侵,后被金元之祸。南宋朝廷蜷缩在东南一隅,势同三国时的东吴,占领北方大片土地的金政权,如同当年的曹魏。如此一来,在舆情上,不仅“帝魏寇蜀”逐渐为“帝蜀寇魏”所取代,而且陈寿笔下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竟然成了篡汉的奸雄,狡诈的奸臣,连带其“高陵”也就成了“疑冢”。“疑冢说”的代表人物当属范成大,他不仅写诗说:“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七十二冢》)在使金日记中也写道:“过漳河,入曹操讲武城。周遭十数里,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数里。”(《揽辔录》)南宋时,不仅“疑冢诗”所在多有,“疑冢词”也俯拾即是,刘辰翁的《金缕曲》就有“寂寞西陵歌又舞,疑冢嵯峨新土”的句子。质疑尚属“学术”行为,咒骂则属“社会”行为了。俞应符其人就极尽刻毒之能事:“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漳河疑冢》)而这只能看作意识形态灌输出来的激进分子。
那么,这“疑冢”又是如何变成“高陵”的呢?西高穴的发掘,不仅迅速认定流传了几个世纪的“疑冢说”只是“民间传说”,而且迅速认定证据不全的西高穴为曹操高陵,而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考古专家,也有政府官员。西高穴墓刚挖开,就有学者预言,开发曹操墓,每年至少能带来4。2亿元的经济效益。安阳市长说,要将曹操高陵建成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见2010年1月1日新华网)。在“疑冢”迅即变为“高陵”的过程中,没有看到确凿的考古证据,没有看到严谨的科学论证,人们看到的是曹操的高知名度所潜在的经济利益的强大诱因。
“文革”时的“破四旧”,对于古代建筑、文物、典籍的拆、砸、烧,变成今天狂热的“立四旧”。只要能诳来游客,只要能骗来资金,只要能创造GDP(国内生产总值),只要能生产LFR(地方财政收入),一些地方就狂热地致力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由于当初“拆”得利索,“砸”得彻底,“烧”得干净,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传统文化可以“弘扬”,于是只能采取造、抢、挖的办法来达到目的。“造”者,造假景也,假像、假庙、假城,比比皆是。“抢”者,抢名人也,于是就有了争抢李白故地、诸葛茅庐、牛郎下凡村、英台化蝶处的事。“挖”者,挖古墓也。官阶越高越好,名头越大越好,真的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
考古总要通过田野调查挖掘,找到一些早期人类活动的遗物、遗迹,来研究和探求古人生活的状态与环境。在这里,需要的是求真的精神与科学的态度。舍此,或屈于意识形态的压力,或魅于经济利益的诱惑,“高陵”乎,“疑冢”乎,也就真假难辨了。
曹操墓原本是明确的。曹操去世前两年就为自己准备了“归宿”:“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三国志》)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死于洛阳,即葬于此地(魏称高陵,亦称西陵)。几十年后,时任西晋著作郎的陆机,“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不禁“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写下了著名的《吊魏武帝文并序》。他在文中对曹操褒崇有加,并披露了曹操“遗令”的部分内容:“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遗令”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曹操墓的具体方位。425年后,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丽,路经邺城操墓,亲作《祭魏太祖武皇帝文》。这说明,洎乎唐代,操墓仍然是完好的。晚唐的李吉甫写道:“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元和郡县志》)进一步标明了操墓的确切位置。至于操墓的倾颓,应当是五代之后的事情。
那么,这“高陵”是如何变成“疑冢”的呢?我以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意识形态的干扰。笔者陋闻,“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说法见于王安石的《将次相州》诗,其中有:“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八九丘”者,七十二冢也,就是对操墓难以确认的描述和评议。王安石的诗句只是“疑冢说”的滥觞,“曹操疑冢”的说法大约到南宋初期才广为流传。
“疑冢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的泛起不无关系。宋代的士大夫为了论证赵宋政权的合法性,曾就“正统论”进行过激烈论争,其中的代表人物,应推欧阳修,具体到三国史,他认为:“夫得正统者,汉也;得汉者,魏也;得魏者,晋也。”也就是说,曹魏是正统。他的观点被司马光所认同,并体现在《资治通鉴》的编纂之中。然而,这一观点在南宋却引起争议,朱熹修《通鉴纲目》,目的之一就是纠正欧阳修、司马光“帝魏寇蜀”立场,从而挑起史学上又一次大论战。
有宋一代,边衅不断,先遭辽夏之侵,后被金元之祸。南宋朝廷蜷缩在东南一隅,势同三国时的东吴,占领北方大片土地的金政权,如同当年的曹魏。如此一来,在舆情上,不仅“帝魏寇蜀”逐渐为“帝蜀寇魏”所取代,而且陈寿笔下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竟然成了篡汉的奸雄,狡诈的奸臣,连带其“高陵”也就成了“疑冢”。“疑冢说”的代表人物当属范成大,他不仅写诗说:“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七十二冢》)在使金日记中也写道:“过漳河,入曹操讲武城。周遭十数里,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数里。”(《揽辔录》)南宋时,不仅“疑冢诗”所在多有,“疑冢词”也俯拾即是,刘辰翁的《金缕曲》就有“寂寞西陵歌又舞,疑冢嵯峨新土”的句子。质疑尚属“学术”行为,咒骂则属“社会”行为了。俞应符其人就极尽刻毒之能事:“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漳河疑冢》)而这只能看作意识形态灌输出来的激进分子。
那么,这“疑冢”又是如何变成“高陵”的呢?西高穴的发掘,不仅迅速认定流传了几个世纪的“疑冢说”只是“民间传说”,而且迅速认定证据不全的西高穴为曹操高陵,而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考古专家,也有政府官员。西高穴墓刚挖开,就有学者预言,开发曹操墓,每年至少能带来4。2亿元的经济效益。安阳市长说,要将曹操高陵建成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见2010年1月1日新华网)。在“疑冢”迅即变为“高陵”的过程中,没有看到确凿的考古证据,没有看到严谨的科学论证,人们看到的是曹操的高知名度所潜在的经济利益的强大诱因。
“文革”时的“破四旧”,对于古代建筑、文物、典籍的拆、砸、烧,变成今天狂热的“立四旧”。只要能诳来游客,只要能骗来资金,只要能创造GDP(国内生产总值),只要能生产LFR(地方财政收入),一些地方就狂热地致力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由于当初“拆”得利索,“砸”得彻底,“烧”得干净,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传统文化可以“弘扬”,于是只能采取造、抢、挖的办法来达到目的。“造”者,造假景也,假像、假庙、假城,比比皆是。“抢”者,抢名人也,于是就有了争抢李白故地、诸葛茅庐、牛郎下凡村、英台化蝶处的事。“挖”者,挖古墓也。官阶越高越好,名头越大越好,真的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
考古总要通过田野调查挖掘,找到一些早期人类活动的遗物、遗迹,来研究和探求古人生活的状态与环境。在这里,需要的是求真的精神与科学的态度。舍此,或屈于意识形态的压力,或魅于经济利益的诱惑,“高陵”乎,“疑冢”乎,也就真假难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