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三国时期事业爱情双失败的才子?
曹植字子建,是三国时魏国诗人、文学家,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与曹丕为同母兄弟。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很受曹操的宠爱及其幕僚的赞赏。在曹操的三个儿子中他曾经认为曹植是“最可定大事”者,几次都想要立他为太子。但是最终曹植还是在同长兄的争斗中失败了。
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甄氏不仅美貌,且饱读诗书,是曹魏时期唯一的女诗人。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袁熙似乎不太懂得怜香惜玉,她生活苦闷,写下闺怨一类的作品。《古诗源》中收录了她所做的《塘上行》:“浦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果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品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贤豪故,捐弃素所爱,莫以鱼肉贱,捐弃葱与薤;莫以麻枲贱,捐弃菅与蒯;出亦复愁苦,入亦更苦愁。边地悲风,树木何蓊蓊;从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后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乘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曹操对这位美女颇为心动,有意将其留在身边。而曹丕也惊叹于甄氏的美貌。他对曹操说:“儿一生别无他求,只有此人在侧,此生足矣!望父皇念儿虽壮年而无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曹操无奈只好使人做媒让曹丕甄氏为妇。甄氏见曹丕生得英俊,又因为是曹军的俘虏,也愿意了这个亲事。
曹植在十三岁时第一次见到甄氏,就一见钟情了。早在官渡之战时,曹植就曾在洛河神祠偶遇藏身于此的袁绍儿媳甄氏,由于怜香惜玉,曹植将自己的白马送给了甄氏,帮助她逃返邺城,甄氏也将自己的玉佩赠给了曹植以示感谢。两人再次相见,都觉得命运注定。当时曹操醉心于他的霸业,建安二十一年到二十二年,曹操带着卞皇后、曹丕也一同东征。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于是曹植和甄氏留守邺城,曹植正好可以与这位多情而又美艳的少妇朝夕相处。曹植与甄氏消磨许多风晨雨夕与花前月下的辰光;耳鬓厮磨,了无嫌猜。时间久了,两个人浓如蜜糖的情意,已经快速升高到难舍难分的地步。
有人说当甄逸女以战俘身份,接触到盖世枭雄曹操虎视眈眈的目光时,内心迅即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悸动与震撼;而比她小五岁的曹丕对她流露出倾心相爱的眼神时,她灵魂深处有着莫名的欣喜和幻想;当几乎与小她一半的曹植以稚嫩的童心,掬捧出天真无邪的情意时,不知不觉使甄逸女陶醉在虚无飘涉的快意之中,于是毫无顾忌地施展出母性的光辉与姐姐般的爱意,这是十分自然的感情流露。渐渐地甄妃沉醉于曹植的才华之中,而曹植也予了她无限的柔情蜜意。细细体会,我觉得很有道理。
父子三人同时爱上了美女甄氏,也就为其埋下了不幸的种子。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得立为太子。公元226年,曹操去世,曹丕成为新皇帝,世称魏文帝。曹丕与两个弟弟曹植、曹彰,都是卞太后所生。曹丕素性猜忌,在他做魏王时,就将两个弟弟遣往他们的封国。甄妃再嫁曹丕时,曹植暗中悲愤,不过被曹丕捷足先得,曹丕也因此对曹植耿耿于怀。
曹丕当了皇帝以后,忙着将曹操的妃子据为己有,而此时的曹植与甄氏,感情却变得日益浓烈,一切矛盾便开始尖锐起来。曹丕登基后,曾三次急下诏书,请甄氏到洛阳主持长秋大典,登基皇后大位。但甄氏一再婉言拒绝,并劝曹丕另立皇后。而此时曹植一直在洛阳料理曹操后事,曹植和甄氏分别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往返的诗作,达到了高峰。曹丕将父亲的妃子纳入自己宫中,甄氏认清了曹丕虚伪、荒淫的本色。于是,甄氏把她的痛苦向曹植倾诉,对曹植的爱恋加深。
魏国建立后,曹丕对甄氏和曹植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释怀,因此仅封她为妃,所以甄氏始终未能得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地位。甄妃此时已经年逾四旬,而曹丕正值三十四岁的鼎盛年纪,后宫佳丽众多,甄妃逐渐色衰而失宠。曹植和甄后已经有一年半没有见面了,曹植在甄后的一再催促下返回邺城。结果一回来,就在和甄后互赠信物时,被灌均举报给了曹丕。曹丕勃然大怒,狠心地处死了皇后。
[page]曹丕残忍地赐死甄氏后,余怒未消,对亲弟弟也起了杀心。他怕曹植日后势力壮大,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便派人把曹植抓到洛阳来,想借口杀掉以除后患。曹丕限曹植七步之内以兄弟为题,吟诗一首,其中还不能出现兄弟两个字;如果做不到就要处死。曹植知道这是曹丕想借机杀了自己,心中十分的悲伤。忽然看到炉火中的豆秸。便随口做了一首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日后被广为流传的诗果然救了曹植一命。
第二年,曹植入京陛见,曹丕对弟弟有一些歉意,竟将甄妃经常使用的一个盘金镶玉枕头赐给了他作为纪念。曹植睹物思人,不免触怀伤情。回来时经过洛水,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并说出“我本有心相托”等语,曹植一惊而醒,方知是南柯一梦,遂就着蓬窗微弱的灯光写下一篇《感甄赋》,借洛河中的水神宓妃作为甄妃的化身,抒发蕴积已久的爱慕之意。赋中写他经过洛水,遇见美丽的洛水之神宓妃,相互发生爱慕,终因神人道殊,不能结合,最后不得不怅怅而别。文中这样描述甄妃的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容耀秋菊,华茂春松,若轻云之蔽月,似流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望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面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在曹植写下《洛神赋》(原名《感甄赋》)之后,曹植和甄氏的绯闻就开始流传了。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曹植生死无畏少年轻狂的时代已经付之流水。他那“利剑鸣手中,一击而尸僵”的勇气渐渐变成了“仁虎匿爪,神龙隐鳞”的退缩。这时他成为了更纯粹的诗人,于是写下了不少思念甄氏的诗文。他在模仿邺城都城洛阳,见到旧景想念旧人,伤感不已,写下了乐府诗《妾薄命》。这首诗说的是:我们曾经携手同车,一同登上高入云间的飞楼玉阶,高高的钓台十分清静,只有我们两人在池边嬉戏。我们或是驾着龙舟荡桨碧波,或是俯身采摘芳草芙蓉。你那美丽的身影,令我想起洛神宓妃,也令我想起我们初恋时候常常说起的汉女湘娥。曹植倾情于与甄妃的那段恋情,后来在十九首诗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回忆:“不念携手好”,“携手同车归”,这是两个人共同的美好回忆吧。
四年以后,甄氏之子明帝曹睿继位,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正是因为曹植和甄氏的恋情,使得曹植一直没能得到重用。新皇帝曹睿对曹植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六年之后,曹睿下诏请曹植来京城参加聚会,并盛情款待他。就在参加完这次聚会平久,曹植就因突发疾病去世了。曹植的死十分可疑,曹睿是最大的嫌疑人。因为在曹植死后两个月,曹睿就重新撰录曹植的文集,把其中能够看出曹植与甄氏的一切文字予以销毁。
曹植与甄氏为爱情而死,一个是绝代惊世的佳人,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氏认定成洛神了。晚唐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之中,曾经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节,甚至说:“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时期不仅仅只有谋略与杀戮,还有更多的才子佳人、凄美爱情的传奇,非常好看。比如:周瑜与小乔、孙策与大乔、吕布与貂婵、刘备与孙尚香、诸葛亮与黄玉英、曹操与蔡文姬、曹植与甄宓、荀粲与曹氏……英雄们的爱情伴随他们建功立业,谋士们的爱情伴随他们锦上添花,几番风雨,岁月几度,苦与乐跌宕起天地山河咆哮岁月扬尘;爱与恨编织起英雄侠骨柔情儿女情长。没事时多翻翻三国,真的受益匪浅、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