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黑衣宰相是谁:燕王朱棣称帝背后的谋划者

他生自医家,却偏爱谋略;他不为生活所迫,却自幼出家;他既入空门,却不安青灯古佛;他不辅洪武、建文,却偏助燕王;他未受十年寒窗苦,却主编《永乐大典》。有人说他是奸僧是阴谋家,有人说他是政治家是军事家;但不管怎么样,他都是大明历史上的一位不可不说的人物,他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黑衣宰相,他的名字叫姚广孝。公元1335年,姚广孝出生,他们家世代行医,祖父、父亲都是当地的相间郎中,姚广孝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生活虽然清苦,但祖辈事佛积善,很受乡里敬重。

姚广孝从小就受到了较好的家庭教育,擅长吟诗作画,也学到了一些儒家的经典。但姚广孝读书,与许多人大不相同:他既不想应试做官,也不想像前辈们那样行医生为生,而是一心想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14岁时,姚广孝开始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兴趣转向佛学;17岁时,他在杭州的妙智庵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又以“逃虚子”自称,当时人称他为道衍和尚。 皈依佛门的姚广孝四海为家,他曾拜元末著名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易经》、方术,尤其对排兵布阵、用兵伐谋感兴趣;他向遇庵大师学习内外典籍之学,对佛、儒二家进行对比研究;他与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宋濂高启等人结为诗文好友,文学修养也大大提高……在学佛访友、诗文酬和中,姚广孝的政治思想逐渐成熟。

姚广孝画像

叩钵吟诗,高谈阔论,这确实不像安分的出家人,倒像个胸怀大志的书生。然而此时的姚广孝恃才傲物,以才气自负,常常深藏不露,不与世俗人交往。在元末乱世,他的聪明才智并不为太多人熟悉。 明朝建国后,姚广孝看到天下渐渐太平,辅佐朱元璋建立盖世伟业已没什么可能,想着自己空有满腹经纶却没有施展机会,有时难免心灰意冷。直到有一天,一位相面大师的一句话,让胸怀大志的姚广孝再次点燃了内心的激情。 这一天,姚广孝正和好友在河南嵩山少林寺谈经论道,恰巧碰到了当时最有名望的相面大师袁珙。袁珙一看到姚广孝,就大为惊讶:“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怎么还会有相貌如此奇异的僧人?你看这一双三角眼诡异非凡,面似一只生病的老虎,骨子里却透出一股杀气,这肯定是一位精于权谋的高人,将来一定能建立千秋伟业。”姚广孝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一阵窃喜。他连忙拉住袁珙的手,并引为至交。

朱棣剧照

洪武十五年(1382年),已经47岁的姚广孝终于觅得机缘。这一年,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不幸病逝,朱元璋在天下广寻高僧,分配给各个皇子,让高僧们在众藩王的封国里修寺诵经,为马皇后祈福。姚广孝受人推荐,也在应征之列。当朱元璋安排这批高僧与众藩王见面时,姚广孝一下就相中了被封燕王的四皇子朱棣。 姚广孝看到燕王朱棣相貌堂堂,气宇轩昂,最具帝王相,便自荐跟随朱棣。朱棣见姚广孝三角眼,体态臃肿,反倒有些不情愿要他。姚广孝走到朱棣面前,悄悄地对朱棣说:“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朱棣感觉和尚话里有话,“王”带“白”帽不就是“皇”吗?于是便把他拉到内室详谈。姚广孝纵论古今,分析时局,鞭辟入理。朱棣听得连连称是,当即向朱元璋请求把姚广孝许给自己。

此后不久,姚广孝便随燕王来到北平(后改为北京),名义上住持庆寿寺,实际上经常出入燕王府,成为燕王最重要的谋士和心腹。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建文皇帝)。姚广孝感觉机会来了。他想方设法帮朱棣树立信心,怂恿他尽快起兵夺取皇位。 朱棣有意起兵,但仍犹豫不决,毕竟建文帝是正统皇帝,是光明正大的继承来的,叛乱逆上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再说也无必胜信心。这时姚广孝立陈时势对比,使朱棣打消了顾虑。姚广孝负责帮朱棣做军事准备,打造兵器,操练将士。由于打造兵器会发出铿锵的响声,将士操练也容易引人注意,姚广孝便在燕王府开凿了地下室,上面建有房屋,周围修筑厚墙,并在城墙四周埋下大大小小的缸瓮来消除噪声。他还让人在燕王府内饲养鸡鸭鹅,想用这些家禽的叫声遮掩打造兵器和士兵操练的声音。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这场战役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姚广孝奉命留守北京,但整个战争的战略战术都是由他谋划的。建文二年,朱棣率大军围攻济南,酣战三个月没有攻下。姚广孝马上派人给朱棣送信,建议他暂停战争搬师北平。姚广孝认为,朱棣与朱允的帝位之争,与普通百姓、甚至众大臣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是对京师南京的争夺。因此,他建议朱棣轻车简从,绕开大中城市,直扑南京,只要拿下南京,就大功告成了。正如姚广孝所料,南京攻克之后,朱棣就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大明江山轻而易举地落在了朱棣的手里。可以说,如果没有姚广孝“直入京师”的建议,以朱棣的兵力,靖难之役很可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到那个时候,鹿死谁手,难以预料!

虽然姚广孝并没有亲临战场与朱棣出生入死,但由于他在起兵谋划、战略战术中的重要作用,朱棣认为“靖难之役”的首功非姚广孝莫属。但当他劳心劳力的做成了这件天下第一大事之后,姚广孝却谢绝了所有的赏赐。永乐二年(1404),朱棣授官给道衍,任命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正二品),并且正式恢复他原先的名字——姚广孝。此后姚广孝的行为开始变得怪异起来,朱棣让他留头发还俗,他不干,分给他房子,还送给他两个女人做老婆,他不要。这位天下第一谋士每天住在和尚庙里,白天换上制服(官服)上朝,晚上回庙里就换上休闲服(僧服)。

“靖难之役”朱棣成功夺取天下

他不但不要官,也不要钱,在回家探亲时,他把朱棣赏赐给他的金银财宝都送给自己的同族。 我们不禁要问,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我看来,姚广孝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他是个聪明人,像他这样的智谋之人,如果过于放肆,朱棣是一定容不下他的。功高震主这句话始终被他牢牢的记在心里。其二、他与其他人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就是造反。相信很多人都曾被问到,你为什么要读书?一般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建设祖国,为国争光之类,而在人们的心中,读书的真正目的大多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但事实告诉我们,为了名利去做一件事情也许可以获得动力和成功,但要成就大的事业,需要的是另一种决心和回答——为了读书而读书。

姚广孝主持修纂了《永乐大典》

朱棣即位后,耿耿于怀的就是,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韪,从侄儿手里夺走了江山。他既担心失踪的侄儿有一天会带着军队打回北京,也怕自己的弟弟们会仿效自己,再发动一次靖难之役。 于是朱棣上台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改洪武和建文两朝的实录,即政府档案和官方文书,意在表明:当年燕王智勇双全,战功赫赫,太祖在世时就有意立自己做皇位继承人。这是在为自己的登基寻找借口。75岁高龄的姚广孝负责监修这项工程,这件事耗时七年之久,直到姚广孝去世才告完成。

姚广孝还主持修纂了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和平建国年代,姚广孝充分展示了他渊博的学识,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姚广孝还监制了“永乐大钟”,至今仍悬挂于北京大钟寺,以其苍凉浑厚的声音为人们祈福。 永乐十六年(1418年),积劳成疾的姚广孝病情危重,已经无法下床行走了。朱棣得到消息,连夜赶到他居住的庆寿寺,两人又一次促膝长谈。不久,姚广孝去世,终年84岁。朱棣下令“缀朝”两日,尊重姚广孝的意愿,仍以僧礼下葬。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围绕在皇帝身边,有头有脸有发言权,使帝王言听计从者,大有人在。但伴君如伴虎,最后能够得到好下场者,就比较罕见了。姚广孝这样一个不官不民、亦官亦民的和尚,作为皇帝的宾客,运筹帷幄,出谋划策,位及人臣,倚重中枢,最后能够善始善终,实在是极为奇特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