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揭秘:宋仁宗的母亲刘氏不愿还政的真相

提到宋仁宗赵祯,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他是那个“狸猫换太子”中的主角,那个太子,但可能很少人知道,他也是创造了北宋唯一的盛世——“仁宗盛世”的皇帝。而这个盛世的开创与他名义上的母亲,刘太后是分不开的。但是很多人却对她有所争议,因为她不愿还政于仁宗。但最终仁宗还是亲政了,那么刘太后是心甘情愿还政于仁宗的吗?

作为开创了“仁宗盛世”的皇帝,在仁宗在位期间,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不仅国家人口得到了极大的增长,而且国家税收也得到了显著的增长。但在这一切的背后,却站着一个为这个盛世打下基础的女人,她就是仁宗的母亲,真宗赵恒的皇后,刘氏。

刘氏从一当街卖艺的孤女,忍受了十五年的无名无分,最终在真宗赵恒继位为皇帝后,被他接近宫中,册封为仅次为皇后的美人,又在赵恒的原皇后死后被他立为皇后,不得不说她不仅有着大多常人所没有的坚韧心性,而且还有着不同于一般后宫妃嫔的远见目光。我们这里所说的大多常人指的是男子而不是女子,试想想,让你十五年无名无份的跟着一个人,而且还只能偷偷摸摸的见面,勿说女子,就算是很多男子应该也是做不到的,更遑论是在那个礼教束缚极为严厉的年代。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刘氏,比之苦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钏,只怕更为艰难。而从这一件事就可看出其心性的不寻常。

[page]

在真宗因病去世后,其子赵祯继位成为宋仁宗,而她也开始了对政务的熟悉和处理。在废除了宰相丁谓的职位后,刘氏也就开始了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并正式开始了她长达十六年的垂帘听政的生涯。她也成为了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

都说人“利欲熏心”。什么是“利欲熏心”?不过就是人习惯了掌控,习惯了站在高处看人,习惯了万事尽在掌控之中后,就不能再习惯事情不受控制,事情不再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了。刘氏就是这样。她亲政生涯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她已经习惯了朝廷事务都由自己来决定,所有人都要听她的了。所以她无法接受让仁宗亲政,而自己又只能变成那个两耳不知窗外事的后宫之人了。所以她将请她还政的秘阁校理范仲淹和翰林学士宋绶贬官出京。

而且我们说刘氏虽不愿还政于仁宗,但自己也并未想过自立。但在我看来,刘氏的心里未必没有想过自立。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两件事情。一件是:刘氏一天问鲁宗道:“唐武则天如何?”鲁宗道说:“武后为唐室罪人。”刘后问:“何以为唐室罪人?”宗道说:“幽嗣主,改国号,几危社稷,故为罪人。”刘后默不做声。内侍方仲弓请立刘氏七庙。刘后以此事问辅臣,鲁宗道奏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刘氏立七庙,将何以处皇上?”刘后才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个“立七庙”是从周朝开始,就是天子才能立七庙的。若是刘氏真为刘家立了七庙,那不就是将刘家和皇家摆在一样的地位上了吗?

若说在上一件事情中,刘氏还没有越礼,那么,在下面这件事情中,刘氏就是真的越礼了。就是在明道二年的祭太庙大典上,刘氏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近侍引导下步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而在一个月后,刘氏就因病重去世了。

所以可见刘氏并不是心甘情愿还政的,不过是因为常常有老臣在她的旁边敲打她,才将她自立为帝的念头给打消了。而若不是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恐怕刘氏也不见得会这么快的还政于仁宗。也因为如此,她被后世史学家蔡东藩评为:“过浮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