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来历生世最为神秘的哥窑青瓷 那欲迎还休的风情最引人遐想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属于青瓷系,其瓷器的色泽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和釉面开有大小不一、或密或疏的冰裂状纹片———网纹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称为“金丝”、“铁线”。另外,哥窑瓷器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釉中的气泡如同聚球串珠。宋代哥窑瓷器胎质呈黑色,坚细而口沿尖窄,里外披釉,由于厚釉在器口沿不能存留,因此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的环形带并且口沿处胎骨略暗而被称为“紫口”。这是宋代哥窑瓷器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瓷器,但在烧制上无一能臻此境界。

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中,唯哥窑不见于宋人记载,直到明代宣德年刊《宣德鼎彝谱》,其中才提到“柴、汝、官、哥、钧、定”六大名窑之说。有趣的是,除柴窑不可考外,汝、定、钧、官四窑皆已见确切遗迹,唯哥窑至今尚“明月不归沉碧海”,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深深的悬念。不仅如此,传世的哥窑器物亦稀而又罕,但宋代哥窑器物的华贵与娇美仍旧尽展姿色,它不单釉色丰富,粉青、油灰、浅灰、青黄、青绿等冷静色调雅逸沉着,月白、奶白、米白、蛋白等温暖色调明快恬淡,且釉汁厚润而熟滑温莹,开片或如河冰碎裂,或如牛毛飘忽,或如鱼子累迭,变幻无常,妙趣天成。现代陶瓷学术界给了它四个字——独领风骚。

岁月的流逝带走了太多东西,所以当我们得以从那些传世的古玩身上隐约窥见一星半点的历史时,那种凝视总是显得特别珍贵。在流传至今的宋代瓷器中,哥窑的瓷器大概要算是引起人们最多遐想的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宫廷收藏哥窑名瓷,再加上流散在海内外的,已知有记载的,总数也不过300件左右。

先来看看哥窑的历史和产品特征。

哥窑在宋代以后的元代才有记载。清代的《饮流斋说瓷》中说:“哥窑,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冶瓷业,兄名生一,当时别其名曰哥窑,其胎质细,性坚,体重,多断裂,即开片也。”就是说,南宋处州龙泉县(位于今浙江省)有章姓兄弟以烧瓷为业,哥哥章生一烧瓷以胎细质坚、断裂开片为特色,因而被称作哥窑。不过自1956年以来在龙泉县的考古发掘虽然发现了黑胎青釉、细丝片纹的龙泉青瓷,人们却还是心存怀疑,因为“传世哥窑”也就是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多仿青铜器,如鱼耳炉、乳钉五足炉、胆式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瓶等,俨然为宫廷用瓷样式,按理应出自官窑,而如上所述,章生一的哥窑显然是民间私窑。

  196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特请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宋哥窑实物标本进行化验,结果证明其化学成分、纹片颜色和形式皆与龙泉青瓷有所不同。

宋代哥窑在拍卖市场上十分少见。据拍卖数据库雅昌艺术网对全球79间拍卖行的统计,从1993年至今,声称为宋代哥窑的瓷器在拍卖市场上一共只出现过22件次。

1992年,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曾经拍卖过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虽然当时有人持不同看法,但仍拍出了1000万港元以上的价格。

2004年底,河南日信拍卖有限公司也拍卖过一件宋代哥窑双耳瓶并以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20.9万美元)成交。

哥窑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和土黄等多种色泽,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的不同,而以油灰为主。其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这种由细小裂纹所形成的片纹,大小有别、裂纹颜色的深浅也不一。由于器形的不同和釉料收缩区域的不一样,在器物上造成了外观效果的差异,即由于纹片的交错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形成所谓细眼者俗称“鱼子纹”;纹片细碎者也叫“百圾碎”;较粗疏的黑色龟裂和细密的黄色裂纹交错着,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做“金丝铁线”。总之,它们舆底色形成色泽上的对比,深浅相近、条块分明,非常自然贴切。一件器物的周身布满这种碎裂的纹片,它好像隆冬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在艺术上别具一种古朴、自然的天趣,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宋代青瓷中的哥窑就以其自然的开裂现象而博得人们的喜爱。

哥窑瓷器釉面所产生的纹片,本属于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病态,它是由于胎体和釉面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一件瓷器如果膨眼系数一致、釉面没有裂缝、胎与釉的结合紧密,那么出色作品的坯釉就具有浑然一体的效果。但当胎的膨胀系数比釉的膨胀系数小到一定程度时,釉就会在烧成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裂纹。哥窑青瓷器物上的开片就是这一原因所造成的。可是这一烧成中的弊病—釉面所产生的大小、疏密的块面分割,即使哥窑青瓷形成一种自然的裂纹美,这就犹如画家变败笔为神奇一样,给哥窑青瓷器物增添了生机,在当时它给人们以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

历史上对哥窑成名的起因有一个故事,说:南宋时龙泉有兄弟二人各持一窑,因弟对哥的嫉妒,趁哥不备,弟将冷水泼入哥的窑中,使正在烧结的瓷器全部开裂,哥不知情,以为是烧坏了,只好拿到市场上去处理,没想到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而被一抢而空,哥窑因此而闻名天下。而弟只能仍然烧青釉瓷。也有传说一次,烧制瓷器的工匠们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有人将还没有完全冷却的瓷窑打破了,使冷空气提前进入了窑内,因此这一窑的瓷器上便出现了裂纹。人们发现,有裂纹的瓷器看上去别具一格,十分美观,于是开始刻意地烧制有裂纹的瓷器,美丽的裂纹也就逐渐成为了哥窑的象征。瓷器上的裂纹与底色形成色泽上的对比,深浅相近、条块分明,非常自然贴切。一件器物的周身布满这种裂纹,好像隆冬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在艺术上别具一种古朴自然的情趣。

孙瀛州在《谈哥汝两窑》中说:“汉唐以来瓦器、瓷器釉上,多有本色细碎纹片,隐约可见,都是自然的纹片,而哥窑的纹片则是人工技巧控制而烧出来的……金丝黄纹出窑时为本色纹,阅时既久、受烟尘的熏染变为黄色……”

故宫南三所蔡毅在《中国陶瓷器真伪识别》的专著中介绍:“官窑、哥窑、汝窑器物、在其青翠的釉面上,往往布满密集的片纹,这些细密的开片纹,虽然是窑工在烧窑时的不成功之作,但经过人们巧妙装饰和后人的推崇,却成为举世无双的装饰纹样。“开片”是指宋代官窑、哥窑、汝窑青瓷釉面上,密如网状的片纹,有称“龟裂”。它的生成原因主要是因为胎釉间彼此膨胀系数不一致引起的。这些片纹有的只局限于釉的部分,而未到胎体上,这种现象称作"开片"有的则是釉层到胎体都发生裂痕,这种现象称作“过岗”。深层次的过岗是在窑炉内烧窑过程中造成的。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有胎体露出部位因氧化受污染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大开片呈深灰色似铁,故称铁线;小开片呈黄褐色似金,则称金丝。“金丝铁线”就是指这两种状况而言,它在哥窑器物上表现得最为显著,并且形成为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

1993年故宫博物院陶瓷组专家王健华在《古瓷辩赏》“宋哥窑鱼耳炉与明仿品"中介绍“……哥窑和官窑的开片纹是不同的,“金丝铁线”是哥窑最著名的特征,是哥窑首创的纹路技术。在器物出窑后尚未完全冷却之前,置入掺有紫金土的浆水中,深层的纹路渗进紫褐色的浆水而成为铁线纹;浅层的纹路渗入少量浆汁而成为金丝纹。哥窑开片较为细腻均匀,不似官窑片纹那样疏朗。哥窑的匠师们还能够把开片掌握到大片套小片、粗纹廓细纹的程度。”

仿制的哥瓷从明代起开始大量出现,然而其烧制工艺都远远不及宋代哥窑的水平。仿制的哥瓷往往裂纹生硬、触感较为粗糙,难与真品媲美。

元《至正直记》载;近日哥之窑绝类古官窑。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也提到元末新烧制的哥窑器。目前传世哥窑器主要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在民间有一部分藏在资深收藏家手中。另外最近几十年中,由于基本建设的原因,出土文物时有发现,有一部分宋代哥窑真品流向民间,这其中还有历朝历代仿品。

明初《浙江通史》记载“处州......县南七十里曰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详何时人,至琉田造青器,精美冠绝当世。”

元代仿制哥窑瓷,胎质粗松,工艺不细,器型较大,有的器物除开片外,还有青花,刻花,釉里红等纹饰,在器身上开的片纹比较细密,但没有“金丝铁线”特征。

 1、黑胎宋哥窑

宋元哥窑的基本特征是(1)黑胎;(2)紫口铁足;(3)金丝铁线;(4)宋代器型;(5)气泡之密似攒珠;(6)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为粉青、月白、灰青、青黄多种。

2、宋龙泉哥窑

宋元哥窑的基本特征是(1)黑胎;(2)紫口铁足;(3)金丝铁线;(4)宋代器型;(5)气泡之密似攒珠;(6)釉色带有龙泉青瓷特征。

3、非黑胎宋哥窑

多数是明清朝廷从民间的征集品,基本特征是:(1)深灰、浅灰、土黄等胎色;(2)紫口铁足;(3)金丝铁线;(4)宋代器型;(5)气泡之密似攒珠;(6)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为粉青、月白、灰青、青黄多种。

4、元哥窑

元代瓷器普遍比较粗糙,瓷胎一般厚重而疏松。仿哥窑制品胎体粗厚拙重,其胎体泛松且色灰黄,即使小件器物也缺乏曲折能力。釉饰多呈浅灰白色(月白),釉质较薄,混浊无光,视之似觉火候不够,并且含有一定杂质,釉面不太均匀干净。开裂细小纹片,开片较为零乱,色调也不清晰,缺乏宋哥那种开片自然明快、井然有序的效果。器物的器型较少,主要有鼎炉、鱼耳炉、盘和胆瓶等。

1996年杭州老虎洞的遗存挖掘发现,老虎洞的遗存可分为南宋时期、元代前期和元代后期三个时期。其中南宋时期的遗存是修内司官窑,而元代前期和元代后期的主要遗存仍为与官窑瓷器面貌很相似的产品,表明元代时老虎洞窑址继续生产仿官窑的器物。在元代晚期的遗存中有一类器物与某些传世哥窑十分相似,经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科学测定,表明其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与传世哥窑相同。所以胎色还有浅灰、深灰和黑色,釉色还有青灰、粉青、天青。

5、明初仿哥窑

明初仿哥窑瓷与元代雷同,见南京明洪武年间沐英墓出土的哥窑双贯耳长颈瓶,胎色灰黄,质不坚细,月白色釉,釉薄欠光润,开细小片,口部涂茄紫色的黄褐釉为饰,器型倾斜欠规整。扬州市博物馆也藏有明墓出土的与之相同的成对器物,其釉面同上,颇具南京明故宫、凤阳明皇陵等处遗存的明初青白瓷砖瓦之风貌。

永乐时期的仿哥窑,胎白轻薄,釉肥洁白光润,片纹开裂较大,为景德镇御窑厂的新作品。实物参见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永乐青花莲瓣纹漏斗,其漏管正是哥窑风格。

宣德年间,景德镇曾仿制哥窑瓷器,但釉面有桔皮纹,光洁度不高,釉色分灰青,淡青,开纹片,片纹微微闪红或闪黑,仿哥窑器有鸡心碗,菊瓣碗,小扁瓶等。

成化年间在景德镇仿制的哥瓷,釉面肥润,平整光滑,开片较规整。在器口多施酱黄釉或酱黑釉,以模仿“紫口铁足”的艺术效果。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大多为小型器及文房用具。

故宫博物院的赵宏先生谈及明代哥釉器物时,特别强调其“纹线僵直而清晰,较稀疏”,而冯先铭先生则说明代哥釉“釉面润滑,开片规整,光泽度较强”,“僵直”和“规整”概念上是一致的,二位先生表述词语不同而已。

清雍正年间在景德镇仿造的哥窑瓷,胎质较厚,釉面厚润,色泽以深浅灰青为主,器身布满片纹,粗纹色黑,细纹呈黄色,犹如金丝铁线。部分器物也能仿出紫口铁足现象。底足有支烧点,一般为七个,比宋哥窑瓷的支钉要大,而且分布紧靠中心,不在边缘。釉面比较古旧,有腻光。器物大多以瓶,碗,洗,尊仿得较好,然古韵不足,釉下气泡云集。

清乾隆时景德镇仿造的哥窑瓷器,以民窑为主,大部分仿大小开片结合的所谓金丝铁线,在器物的口沿涂淡酱色,底部涂黄色点以代替支烧点。乾隆年间所烧的仿哥瓷中,仿青铜器式样较多,其中以瓶,罐,尊,盂为主。在历代仿哥窑瓷器中,以“大器开小片,小器开大片”的器物为上品,但与宋代哥窑有本质上的区别。

现代仿哥窑品种很多,数量也大,但是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釉面贼亮,开片杂乱细密,纹片不上翘,没有金丝铁线那种感觉,有的金丝铁线乃是人为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纹片缝以及气泡都被染红或染黑,底足粗糙,没有支烧点。器型有仿贯耳瓶,小盂,小碗,盘,洗,炉,尊等,无古韵,仔细对照就能发现。

时间的流逝让哥窑烧制的工艺成为难以破解的谜底,只留下了那一件件瓷器穿越漫长的时空,引起人们无限的追问和猜想。

对哥窑瓷器的认识,主要从两个方面获得。一是古代文献记载。据《国宝大观》175页程晓中“哥窑海棠式洗”说:“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哥窑记载,最早为明宣德三年(1428年)的《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这里除柴窑迄今既不见器物,也未见窑址外,余下便是赫赫有名的宋代五大名窑。稍晚有明人曹昭的《格古要论》:‘旧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糙,色亦不好。’对哥窑记载最详细的,要属嘉庆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编》:‘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根据这些记载,人们便把上海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院、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等世界著名博物馆以及一些收藏家收藏的青釉带开片,有紫口或有铁足的器物称之为传世哥窑。

哥窑窑址至今在浙江省龙泉县始终未找到确切的窑场,故对傅世的器物和窑址的存在是当前学术界争论颇大的同题。归纳起来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窑址的地域归属,由于哥窑瓷器的胎体大多呈黑灰、深灰之色,而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56—1961年在龙泉县的大窑、溪口等窑址发现黑胎的开片青瓷,它们的特征与傅世的哥窑作品有一定的相似,因而认为“大窑、溪口窑址中出土的黑胎青瓷应当是哥窑的产品无疑”。对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不同的看法,他们通过对龙泉县黑胎青瓷和傅世哥釉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测试的结果,发现有一定的区别,故认为:“傅世哥窑不在龙泉烧造之说可以接受的”,据此,他们进而提出:“傅世哥窑在好多方面都和景德镇的同类作品比较接近。”因而“很可能是宋以后景德镇所烧造”。哥窑是否为景德镇所烧造,没有窑址出土物为证,难以使人信服。

2、从窑口本身来说,有人认为“修内司官窑就是傅世哥窑”。这种新的见解,本身就否定傅世哥窑的存在,对此当前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对哥窑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看法,就当今收藏最多的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博世哥窑作品来看,形制多属瓶、炉、洗、眢一类器皿,造型富有宋瓷的时代风格。因此,哥窑还是宋代所烧造的一种青瓷器物。至于窑址究属在哪里?只能寄希望于日后的窑址调查和考古发掘。

哥窑瓷器的造型除碗、盆、洗以外,还有各式的瓶、炉、尊等,贯耳炉更是比较多见的器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哥窑贯耳炉”可谓哥窑瓷器的代表作。此炉侧影近似长方形,它的外廓线表现为口沿以下向内收缩,而器腹微微外凸,这样一收一凸的器体弧腺显得十分饱满有力;两旁配置的双耳向外扩张,在造型上增强了器物庄重、凝重的效果。加之哥窑瓷器的釉层比较肥厚,更给人以浑厚、稳定的感受。作为当时祭祀和供神用的一件陈设瓷,这种贯耳炉则是恰如其分地体现出它应有的职能。

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是指哥窑瓷器的釉内气泡细密如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外壁或内身、外身上。不过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

聚球式的气泡比攒珠式的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著名的雍乾时期最能乱真的仿哥制品,能做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却无法做到“攒珠聚球”。

我总觉得哥窑是个很机智又幽默的瓷器,是岁月流逝之后遗留下来的惊叹,在中国陶瓷史上风格独特魅力无穷,它美丽而又充满悬念。人们不是最怕瓷器破碎、总是为哪怕最微小的裂纹而紧张纠结吗?哥窑给你看到的,是与生俱来的无数“裂纹”,编织在它的成长中,成为属于生命自身的痕迹,参差多态,独一无二,哥窑大气、沧桑而温柔,让你怎么看也它也看不厌。

交流id:15618698593

公众平台:chineseart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