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秦始皇死后遗体如何保存并运回咸阳?神秘的井陉秦皇古道给出答案

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封建皇权的创立者。在中国人眼里,他是“千古一帝”,毛主席曾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连;在西方人眼里,他就是“东方拿破仑”。他50岁英年早逝,病死在东巡归途“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北),后车载其尸,经井陉古道绕道北上,进入九原,最后从九原直达甘泉的直道返回咸阳。专程到井陉看一段秦皇古道,其意义是特别的,对秦始皇有崇敬,也有追思,有感叹,也有遗憾,行走在古道上凭吊秦皇,最希望的是能够亲历那段千年旧史,企图发现能够证明历史真相的蛛丝马迹,特别是“沙丘政变”的萍影浪踪。

进入白皮关,甬道高树葱郁,蔽天遮日,路边黄土沧桑。过了白马庙改为新铺的方石路,爬到白石岭标志处,只见三间石屋,那是一座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驿站:“立鄙守路”——三间石砌小屋,正中门楣上凹嵌长方石刻有“立鄙守路”四字,门前盘龙石雕作桥护栏,桥两侧是长方形饮马池。经当地专家学者考证,此驿站建于清嘉庆年间(1811年),有道光年间陕甘总督那彦成撰写的《平安州东路修治石道碑》碑文为证,路旁崖壁上还镶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修路碑刻一块。驿站建立至今近200年,与秦皇古道比那是太年轻了,可如此年代的驿站,全国也仅存两处,另一处在苏州横塘,为砖木结构,这两处驿站已被中国古代邮政史专家视为“活化石”。

“立鄙守路”似乎很难读懂,秦皇古驿道管理处的主任告诉我们:专家考证,它出于《国语·周语》:“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意思是栽树成行,标明道路,途中设馆舍,接待过往官员和信使,这是周朝就已制定的交通法规。可以断定,这就是一处古代邮政驿站和官道官员休息站。鄙,是距离国都很远的地方,古时称50里为近郊,100里为远郊。“鄙,距国(都)五百里”,边鄙,即有人居住的偏远乡村。在远离大城市的交通要道旁,设站来接待过往信使和官员,这就是“立鄙守路”的意思了。

秦始皇在修筑弛道时也是“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虽然“立鄙守路”现存不足200年,但它有没有可能是秦始皇时代井陉古道驿站点的传承地?带着疑问,我疾步上行,但见黄色清漆护栏内,古道显现了:

秦皇古道——石头路基上,两道深深的车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现代铁路,蜿蜒上行,消失在丛林中。亲眼看到如此这般年代悠久、前所未见的历史陈迹,我惊呆了!随之震撼了!这就是时代的烙印!这就是一段鲜活的沧桑史!我仿佛也置身于“车同轨”是古车马队伍中凭轼结辙:车马络绎,驾车奔走,不绝于道!否则,怎么能留下如此憾人的辙痕!难怪《史记·淮阴侯列传》赵国名将李牧之孙广武君李左车说“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看看眼前的情形,别说车马并行了,就是想改行辙道都很难,大家只能顺辙而行,久而久之便“如出一辙”了。我赶紧从行李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塑料绳丈量起来,回来对照皮尺得出数据:两车辙内径1.05米,外径最宽处1.35米,现存道宽2.85米。秦朝“车同轨”规定是6尺,相当于现在的1.1米。这无疑是秦皇古道!

歇灵台——路边平缓处有一块石坪,刻石碑“秦始皇 歇灵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病死沙丘宫,胡亥赵高李斯绕道北行,“遂从井陉抵九原”,走的就是这段唯一通道。因盛夏七月酷暑难当,虽然把秦始皇遗体放在温凉车里(闭之则温,开之则凉,可以息卧的轿车),但时间一长,还是散发出了尸臭,引得苍蝇逐臭而来。赵高献计,命令随从官员每车装一石咸鲍鱼,用来混淆秦始皇遗体的臭味,古来民间就有“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说法,于是一行人臭上再加腥臭,臭烘烘赶往咸阳。车行至井陉,关隘路窄,却非常阴凉,是歇息的好地方。这位千古一帝生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里会是他的冥冥西归路,在此之前,他创造了空前伟业,在此之后,他留下了千古遗恨,随他同行的3个阴谋家“沙丘政变”提前结束了秦帝国的使命。秦始皇开启的秦朝二世而亡,车行井陉古道的臭气也随风飘散了。

转过弯来,眼前跃然一处上书“东天门”的古关城。

井陉口东天门关城——连接秦晋、燕赵的要冲。关城下有两条长达18米,最深处达尺余的车辙,这无疑是最险最窄的一段。这段路基岩石面明显低于两侧,这便是“燕晋通衢”之孔道。刚建成道路时,路面较高,依托路面加盖关城,车水马龙长时间车轮轧压同一地方,车辙深到一定尺寸,路基凹凸不平,凸石便托起车体不能行进,工匠只好在关城下把高于车辙的路面凿平,再凸再凿,东天门城下通道已向下凿了近2米的石基。算起来,到1907年正太铁路开通,大约500年路基就要凿平一次,于是形成了今天这个见证沧桑岁月的关城门洞。东天门是一座双关城,分东阁、西阁,两阁相距不足50米,分扼白石岭东西两峰,屯兵把守,互为依托,浑然一体。西阁关城下为人工铺石,中间行车轧压部分明显可以看出换石的痕迹。大概这就是六方面石吧。

六方面石——东天门西阁以西的170米处,有一段保存完整的陡坡路面,长约70米,方石大小不一,大者长1.35米,宽0.55米;小者长0.4米,宽0.3米。方石排列整齐,错落有致,石质多为石灰岩,就地取材,小部分是花岗岩。这段路面较宽,最宽处约7米。在每隔20米左右的路面之间,砌一道0.3米厚的立石,问及原来这是供重车上坡时停歇和下坡时车辆缓行下滑而设的石坎,起到为车轮垫石的作用。采用六方面石铺路也是劳动人民的创造,待正面被轧压成凹型时,可以连续翻转使用6次,可见当时工匠是多么独具匠心,秦皇古道也凝结着井陉人民的智慧和艰辛!

联合国世界遗产调查员亨利·克利尔考证,这条古道比罗马古道还早了100多年。井陉古道之所以得以局部保存,得益于清末修筑正太铁路在井陉险路改线,人们才逐渐遗忘了这一大约7公里险恶难行的地段。它才因此神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