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大明王朝命悬一线的时候 崇祯帝为什么不肯南迁?如果崇祯南迁 大明王朝还能延续吗?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十七年,以身殉国时年仅三十三岁。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清查魏忠贤阉党逆案,拨乱反正,营造新政,令人耳目一新。但是,从万历到天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弊政,压垮了明朝的统治架构,内忧与外患同时袭来。如果崇祯当初选择南迁 他能够挽救大明王朝吗?

公元1644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兵发西安,兵锋直指大明京师北京城。早在之前的几个月,崇祯皇帝就曾经酝酿过南迁留都南京的计划,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最终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于景山。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崇祯的南迁以及这个计划是否具备可行性,以及如若南迁之后的历史进程可能会是怎样。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但可以讨论,正如很多文章可以大谈明朝气数已尽,崇祯南迁明朝依然是亡一样,我们也可以聊一聊崇祯南迁明朝是不是也可以延续。

崇祯南迁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大家最熟悉的崇祯南迁可能就是崇祯十七年南迁失败的动议了,但其实早在崇祯十五年就曾经有过关于南迁的讨论了。当时松锦大战刚刚结束,蓟辽督师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洪承畴被俘投降,之后清军从墙子岭分道深入明朝腹地,接连攻破蓟州、真定、河间、临清、海州等地,北京城周边郡县几乎被全部攻占。

到第二年四月北归时,清军总共劫掠府州县共八十八处,人口三十六万九千余众,牛羊马匹、金银珠宝无数,明朝几乎无军力可以御敌,明廷震动,这时候崇祯连忙召见内阁首辅周延儒商议南迁,“上以边寇交织,与周延儒议南迁,命无泄。”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南迁之议,而且是由崇祯帝自己提出,但消息泄露,传至后宫,明熹宗懿安皇后以“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力劝崇祯坚守京师御敌,这时清军逐步撤至关外,首次南迁之议作罢。

之后便是崇祯十七年的那次著名的南迁之议,时值闯贼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并且遣兵东进北上,进攻山西河北,兵锋直指北京,志在灭明。形势危急,明廷再起南迁之议。此时左中允李明睿奏请南迁,崇祯单独召见李明睿曰:“朕有此志久矣,无从襄赞,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这应该是崇祯南迁计划讨论最详细的一次了。

《平寇志》卷八载:“正月壬辰,帝召中允李明睿陛见, ……屏左右,趋近御案前,……言:‘惟有南迁,可缓目前之急。’……帝四顾无人,曰:‘朕有此志久矣。’问中途接济,曰:‘不如四路设兵,……皇上可从小路轻车南行,二十日抵淮上。’……夜初漏,又召明睿进内,近御案前,问:‘急欲行之,谁可接应?途中用何等官领兵措饷?驻扎何地?’明睿奏曰:‘济宁、淮安,俱系要地,不可不设官,……皇后虽间道微行,两处扼要,务要预防。’又问何等官衔,明睿奏须户兵二部堂上官。……漏下二鼓,明睿始出宫。”此后南迁事宜亦在加紧筹划并作详密布置,如命科臣左懋第往南京沿途察看水陆士兵舟马之数;又密旨命天津巡抚冯元颺秘密准备漕舟三百停泊直沽口待命,一俟河漕解冻即启程南下。又以张缙彦为兵部尚书,袁继咸代吕大器为九江总督,等等。

到了二月,李自成军刘芳亮部遣兵入河北,掠大名、真定,势如破竹,李自成主力进入山西,形势已经非常危急,这时候李邦华再次提出南迁,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著名的由太子南下监国,帝留守京师,以图在遭遇不测的情况下,为大明留下希望,崇祯起初对此方案颇为动心,但他再次召见内阁首辅陈演却最终导致计划失败,陈演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和既得利益,其实内心不支持南迁,便指示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反对南迁。

廷议之时,光时亨上窜下跳指责“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粛宗灵武故事乎!”而这正是崇祯最担心的地方。崇祯怒曰:“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南迁计划再次失败。直到李自成包围北京,城破在即,崇祯此时方才明白南迁是唯一的活路,于是再次召见驸马巩永固讨论南迁,“上密召巩永固曰:卿向劝朕南行,今尚可及乎?’永固曰:今无及矣!暇时人尚易集,今事急,人心已去矣。最终城破,崇祯于景山自缢殉国,便是明末南迁之议的始末。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崇祯南迁是否具备可行性?未来发展前景又如何?

首先从政治的角度而言,南迁是具备可行性的。虽然明末的议事制度又很多繁文缛节,但总体而言,明朝还是始终维持了皇权至上的基本原则,崇祯如果早下决断,主动担当,决议南迁,从政治的角度而言,内阁是阻止不了的,但作为最高统治者,放弃北方疆土以及京师和宗庙陵寝这样的责任,皇帝本人必须要主动出来承担,但贯彻始终,崇祯帝本人始终没能表现出这样担当的勇气。

崇祯在位期间多次更换内阁成员,监禁斩杀了很多官员,这说明崇祯在朝政上的大权始终在握,如果在南迁的问题上崇祯也能够乾纲独断,而且有着为社稷存火种这样的正当理由,为什么不能通过?

其次从南迁具体步骤而言,从李自成兵发陕西开始,崇祯如果在此时自然可以从容南迁,甚至可以有效部署北方的人力物力调往南方,但是此时山西作为北京的西部屏障依然在明朝手中,而且宣府、大同还有大量驻军,这个时候崇祯拒绝南迁我们还可以理解。但是到了二月李自成已经攻入山西,形势很危急,这个时候崇祯如果命令驻守长江中游的左良玉部至太行山之东南进行侧翼掩护。

有人这时候肯定要说左良玉是军阀不听指挥,我要说明一下左良玉虽然在与李自成的朱仙镇会战惨败之后一直消极避战且不听调动,但是此人一生一不从贼二不降清,就算他在到达防区之后不敢和农民军作战,但是这样一支军队活动在农民军侧翼完全可以起到牵制作用,同时崇祯还可以调动江淮地区的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高杰诸部,可沿运河防守水陆交通线,这个时候崇祯南下还是基本可以得到有力保障的。

但是崇祯对此并未有任何部署,而是和阁臣无休止的陷入勾心斗角之中,不能不说可惜,到了二月底三月初,李自成的军队已经先后攻破宣府、居庸关,逼近京师地区,刘芳亮部东渡黄河、出固关,自南面攻克保定,彻底将明廷南迁的漕运之路阻断,此时的崇祯还可以有最后的机会,那就是从天津登船,由之前天津巡抚冯元飙提前安排的船只从海路南迁。

这条路线如果排除自然天气造成的意外事故,依然是非常保险的选择,但这个时候已经是时不待我,争分夺秒,可惜崇祯此时依然拘泥于和文官们的拉锯战,到了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完成对北京的合围,城破之际崇祯曾试图带扈从出城,但被守军击退,无奈于景山自缢。

第三,从经济的角度而言,崇祯如果南迁,东南的财赋足以支撑半壁江山,有明一代,江南便是明朝的赋税重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曾以东南之财赋,养西北之士马,而有明朝两百多年之江山,到了明末江南经济重心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只不过江南虽然富裕,但大量的赋税都要北上运到北京,南京只是一个空架子。

崇祯如果南迁之后漕运本身的巨大开支可以节省,同时江淮地区的明军补给线大幅度缩短,而补给的难题则可以丢给农民军以及入关的清军。崇祯殉国之后,南明小朝廷虽然财政也很困难,但依然可以供给江北四镇,崇祯如果南迁,可以有力的调动南京的官僚集团效率,在富裕的江南地区启动战时机制,难度要远远小于坐在北京城里空想筹款。

更何况,南迁之后,西北中原那些灾荒之地的沉重包袱可以暂时扔掉,剿寇和守辽的军费开支也可以从户部的账单上暂时抹去,而且崇祯的名望和号召力不是南明那几个藩王政权可以比拟的,明末为何有如此多的汉奸,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崇祯死后的正统缺失,在封建社会,法统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一支强大的军队。

第四,从军事的角度来谈一谈南迁的前景。很多人都认为南明的军事能力很孱弱,在满清八旗军队面前不堪一击,实质真的是这样吗?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南明军事力量的主要构成。以南明的弘光政权为例,当时其在其旗下的军事力量主要有三支,一支是湖北的左良玉军,一支是著名的江北四镇,最后一支就是直属于朝廷的京营,这三支军队大概有多少人呢,网上所说的左良玉八十万,江北四镇四十万,这种数字肯定是不可信的,水分太大,这方面的资料也不是很多。

当时时任弘光朝廷都给事中的李清曾经在《三垣笔记》中就军费开支算了一笔账:武昌的左良玉有五万人,每年军费一百万两;江北四镇各三万人,共计十二万,每年军费二百四十万两;京营六万人,每年军费一百二十万两;其余八镇共十二万人,每年军费二百四十万两。这么看来弘光政权的军队总计应该在三十五万人左右。

很多人认为南明的军队根本就是军阀,但他们从有军阀倾向到军阀实质化上有一个最关键的节点,那就是明朝中央政权的崩溃,而核心就是崇祯自缢。在这之前,这些军队大体上明朝中央政府还是可以调动的,或者说这些军队的将领为了自身的利益还是不愿意明廷亡于流寇或者满清之手的,而汉奸风潮正是在崇祯驾崩之后,吴三桂开的坏头,在此之前在崇祯在位期间除了像洪承畴这种厚颜无耻的人之外,投降满清的明廷高官少之又少。

在汉族士大夫心中,崇祯作为大明的法统不倒,他们还是很鄙视满清的,祖大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崇祯南渡,这些军队至少可以说投降满清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话说回来,崇祯南渡,吴三桂会不会投清都很难说。那么南迁之后最主要的对手清军兵力有多少呢?根据满清官方档案资料,萨尔浒之战时,八旗总男丁6.9万,当时以满洲八旗为主。

而到顺治入关时后数年的另一份统计,因为持续几十年战争的损失,,真满洲只剩5万、编入八旗的蒙古不足三万,剩下二十万作用,都是历次战争中陆续俘虏、征服、归顺的汉八旗男丁,满清称为“包衣”。合计八旗男丁总数不过三十余万,按照其“三丁一军”的惯例,核心兵力不过十万,实质上历史上的南明其实主要是亡于汉奸军队之手,如果崇祯南迁能解决大批汉奸军队投敌的问题,那么满洲军队其实对南明的军队而言,并没有什么优势。

最后,从领导风格来聊聊。崇祯这个人作为皇帝确实有很多的不足,但是这个人比起弘光来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弘光作为一个藩王,还是福王这种和东林党有很大过节的藩支,他得到皇位之后,首先他的自信心就很不足,其次从弘光政权的表现来看,满清入关、李自成西逃期间山东河南等地处于无政府状态,但弘光政权居然毫无动作,甚至提出了联虏平寇这种荒唐的策略。

当然史可法史阁部对此难逃干系,但作为皇帝也并没有看到弘光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崇祯则不一样,他绝对不会和满清媾和,从他对辽东的态度来看,他更不会坐视山东河南拱手让人,而南明的这些军阀们调动他们进入这些地区应该问题是不大的,这样就可以将北部的防线由江淮线推到黄河线,而李自成在拿下北京之后和清军必然会有一战。

如果李自成胜,则李自成处于明清的南北夹击之中,如果清胜则必然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和刚刚与自己大战一场的李自成身长,这样清军就会陷入明朝在北京陷落前的窘境,同样是两线作战,无论如何,对于明而言都是化被动为主动的有利形势,这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攻守之势异也。

历史的烟云早已消散,崇祯、李自成、皇太极这些风云人物也都归于尘土,历史不能重来,但如果我们能从历史长河中的那些遗憾假设中得到启示,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