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孙策,临终前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儿子,反而给孙权?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君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江东孙策,他临终前为何不传位给自己儿子,反而给孙权?
孙策说三国时期江东霸主,毫不夸张地说,东吴基业基本上是孙策奠定的,锋芒早已盖过其父孙坚,帐下有周瑜张昭鲁肃吕蒙张纮等一干重臣,还有程普黄盖韩当周泰太史慈等十二虎臣,文臣武将个个都对他誓死效忠,如果他没有因刺杀而死的话,东吴的实力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还真不好说。
当然孙策能够横扫江东,除了个人勇猛之外,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对手太差劲,孙策也曾经试图染指徐州,然而在陈登手下没占到半分便宜,再者就是孙家亲戚多啊,孙策姥姥家在江东是大族,周瑜家也是大族,孙策舅舅是丹阳太守 ,孙策到了江东他舅舅给他精兵,还允许他私自招募军队。”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策乃载母徙曲阿,与吕范、孙河俱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
孙策在江东的对手几乎没有一个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没有当地士族支持就站不稳脚。孙策除了姥姥家势力外,有娶了江东士族乔家女儿,这些都是能在江东站稳的关键。但是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江南不毛之地,经济欠发达,就算是孙策活着,想有大发展也很难,往北,是曹操,往西是刘表,都不好惹。
关于孙策最具争议的就是他的死因了,是被刺客所伤而死的,要说郭嘉也是有预见能力的了,”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宫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觽,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孙策之死对于曹操来说绝对是件好事,因孙策一死,孙氏集团暂时就无力北上攻打曹操空虚的后方,一直以来都有传言是孙权策划了这次谋杀,因为就结果而言,孙策死后孙权获利最大,有人认为当时的孙权野心极大,孙策不死,孙权一辈子没他事,何况孙策死了,他还有儿子,孙权完全可以辅助他,但是孙权直接做了江东之主,并且在之后大肆迫害孙策后人。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孙策为何选孙权继位。
首先,如果孙策的死亡是正常死亡的,那么江东的基业很有可能会传入孙绍的手中。
但孙策的死亡实在是令人意外,用今天的话来说属于突发事故。时任吴郡太守的许贡,秘密给信曹操说要曹操提防孙策,被孙策知道后孙策杀了许贡。然后,有次孙策在狩猎之时,被许贡的门客刺杀,最终是无法医治而亡。孙策死时约二十五岁,根据一些史料的说法,其子仅仅只有四五岁,乳臭未干啊!
了解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汉室皇权为什么衰落,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朝的年纪太少,最终大权旁落,导致宦官集团与士人集团开始争乱,汉室开始走向衰落。生活在东汉末年的孙策,是无比清晰这点的。自己生前手下一直的忠心耿耿,但离开之后呢?谁又说的清楚呢?又留下孤儿寡母。此为孙策不能传给自己儿子的原因之一。
其次,为什么会选择弟弟孙权呢?
因为孙权是一个少年英才,在孙权小的时候,作为以后的重要对手的——曹操,曾评价曰;“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是孙权的字。意思自己的儿子要有孙权这样该多好,另一方面表面江东后继有人、人才辈出。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对孙权如此高的评价、孙策为何会选择传位给孙权呢?
有一件事可以充分说明孙权是一个少年英才。当时,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但是各怀心思。孙坚看在其中于是取得玉玺之后,准备回江东。但路过荆州之时,被荆州牧——刘表所杀害。孙坚被杀害之后,由孙策带领残余将士,但是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则:以孙策为代表的,要为父报仇,誓杀刘表。另一则:以孙权为主的,要取回孙坚的遗体,回东吴。在弟弟的劝说下孙策决定听从弟弟的意见,那么谁去荆州谈判呢!孙策不能去,孙策若被杀江东将彻底群龙无首,其他人去好像分量有不太够。最终,年仅九岁孙权毛遂自荐去荆州。
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三国志.吴书》写道:
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这句话的意思是:争夺天下、冲锋陷阵孙权不如孙策,但是发掘人才固守江东孙策是不如孙权的。根据史料可知,按照当时的情况,东吴是无力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的。孙策留下的遗命也是“守”,所以这也是孙策为什么传位给孙权的重要原因。
至于孙绍的结局是什么有点众说纷纭的意思。
不过孙绍少年时代被孙权照顾的很好,他被封为“吴候”又改为“虞候”。有学者推测,因为“吴候”这个称号自己的子孙要用。而关于孙绍的结局,有人推测封赏孙绍为上虞侯,并没有赋予他太多的权利和兵马,这是更有利于软禁他。而孙绍本人,也在郁郁不得志中,逐渐凋零去世。
另一个说法是,孙皓怀疑孙绍要自立为王,对孙绍也是极力打压,最终的结局是没得善终。其实众多打压的原因无非就是,怕孙邵惦记东吴的帝位,因为孙绍相对来说还算“正统”帝位继承人选。孙绍死后,由其字孙奉继承爵位,后来孙皓听说孙奉有可能称帝,便派人将其杀害了。只能说帝王家族最薄情了。孙策英勇一世,可能他也没有想到,结局会是这样。
综上所述,孙策传位给孙权,就是要孙权好好的守江东,保护好江东的子民。他不想自己与父亲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就这样丢失了。按照这样来说,孙策选择的继承人做的还不错,相对魏、蜀,吴国一直是相对安定的。孙策权也很好的按照孙策的遗命“以进为受、以攻为守”。
至于自己儿子的结局,孙策恐怕没想到。
孙权称帝之后,成为了开国皇帝,追谥他的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仅仅追谥他的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后来改封上虞侯。历史上,关于孙绍的记载不详,估计已经被孙权雪藏,甚至刻意无记载。
孙策的长女孙氏,成为拉拢江东士族的政治工具,先嫁顾邵,后改嫁陆逊。顾邵是顾雍长子,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陆逊更不用说,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孙策的次女孙氏嫁朱纪,朱治次子。
孙绍死后,孙绍的儿子孙奉继承了爵位,孙奉是孙策的孙子,到了孙权的孙子孙皓当皇帝时,有人传言要拥立孙奉当皇帝,孙奉因此被诛杀。
最后的结局,就是孙权的孙子,把孙策的孙子干掉了。而孙权的孙子孙皓,确实东吴暴君,最后导致东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