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祸国殃民的杨国忠是如何从赌徒逆袭为大唐命运影响者?杨国忠是如何发家的?

杨国忠是唐朝宰相,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番将安禄山、史思明以「诛国忠、清君侧」为名,发动安史之乱。最终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说起杨国忠,大家普遍的印象是:这货跟杨玉环有亲戚,是杨玉环的哥哥。此话倒是不假,但是,也有点夸张了。杨国忠事实上只能算是杨玉环的远房堂哥,认真论起来,杨国忠的爷爷和杨玉环的爷爷是亲兄弟而已。这么一层关系,按理说,杨国忠想搭上杨玉环这条线还是很费劲的。所以,杨国忠的发迹,跟杨玉环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么顺风顺水,事实上,还是经历了一些曲折的。

杨国忠原名叫做杨钊,他的前半生过得实在是不怎么样,甚至连自己的身世,都是一笔糊涂账。有人说他是杨家的人,是张易之的亲外甥。熟悉武则天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张易之就是当年在武则天面前红极一时的那位小鲜肉。也有人说这杨钊压根就不是杨家的人,而是张易之的亲儿子,只是为了躲避政治迫害才改姓杨的,这里面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

说是张易之在伺候武则天期间,大部分时间是不能回到自己家里的,偶尔回家也只能住在楼上,上楼之后就要把楼梯给抽掉。为什么呢?因为武则天吃醋,作为皇帝,她怎么可能愿意跟其他女人分享自己的男朋友呢?所以,张易之是不能亲近其他女人的。但是,张易之的母亲却很着急,唯恐因为这事儿断了张家的血脉,所以,有一次偷偷地把一个婢女藏在了张易之的房间里,等张易之回来之后就促成了好事儿。后来呢,这位婢女十月怀胎就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孩子正是杨钊。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个靠谱,不好说,事情都过去上千年了,很难考证,咱也只能通过史料乱猜了。总之,这位杨钊与大名鼎鼎的张易之是有血缘关系的。

不过,这位出身糊里糊涂的杨钊年轻时却非常不受人待见。他不但酗酒成性,而且还特别好赌,欠了一屁股的赌债,三十多岁了,一事无成。后来,迫于生计,他就去蜀地投了军。在军队里面,他倒是挺上进,凭着屯田军功,终于捞到了一个升迁的机会,步入了仕途。

不过,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狗改不了吃屎,即使当了官,他也没改掉滥赌的毛病,几年过去,居然把俸禄输了个一干二净,一点家产也没攒下。不过,这时候,他却遇到了一位贵人:鲜于仲通。这是一位有官僚背景的富商,平日里出手阔绰,经常接济杨钊,一来二去,俩人成了好朋友。除此之外,杨国忠还与落魄的杨玉环一家取得了联系。

此时,杨玉环的父亲死在了蜀州,一家老小顿时陷入了危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别看杨钊混得不怎么样,可对杨玉环一家还挺好,经常拿点钱出来帮帮这个可怜的家庭。久而久之,杨钊与杨玉环的二姐居然产生了感情,俩人不顾血缘关系,爱得轰轰烈烈,这就为杨钊日后的发达埋下了伏笔。

后来,杨玉环一飞冲天,当上了贵妃,杨钊想搭这根线,可惜一直没有机会。不过,上天对杨钊还是不错的,不久,机会来了。有一天,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找到了鲜于仲通,有意在朝廷里面找一棵大树,久居官场的人都知道,朝廷有人好做官嘛,在外地为官,如果朝廷里面没有保护伞,保不齐哪天就“人在家中坐,小鞋天上飞”,再说,此时的宰相是李林甫,这人嫉贤妒能出了名的,万一哪天关系没搞到位,被李林甫上点眼药,那就不舒服了。所以,找大树乘凉的事儿刻不容缓,二人一商议,决定向杨贵妃献点孝心。

但是,要想找到杨贵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该派谁去呢?鲜于仲通脑子一转,想起了杨钊,立即向节度使推荐。于是,章仇兼琼就接见了杨钊,经过一番谈话,俩人一拍即合,去长安拜会杨贵妃的事儿就落到了杨钊的身上。杨钊早就想抱一抱杨贵妃的大腿了,只可惜自己穷光蛋一个,总不能拎着十个红萝卜去吧,万一大腿没抱上,还被一顿棒槌赶出来就丢人了。

如今不怕了,有剑南节度使这个财神爷,啥样的礼品找不到啊,就这样,杨钊就带着价值万贯的大礼赶往了长安。见到了三位堂妹,杨钊狠狠地把自己表扬了一番。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几位堂妹顿时觉得这位堂哥混得不错。收到重礼之后,杨氏姐妹在李隆基面前天天说章仇兼琼的好话,顺便多次推荐了自己的堂哥杨钊。

李隆基这时候年纪大了,耳朵根子特别软,经不住杨贵妃的央求,就接见了杨钊。还别说,虾有虾道,蟹有蟹道,杨钊很快就给李隆基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什么手段呢?老本行:赌博。诚如前面所说,杨钊出身于市井无赖,在赌博方面堪称专家,当时有一种赌博游戏叫做樗蒲,究竟怎么玩,我也没玩过,大约相当于一种赌牌游戏吧。

您想想,李隆基久居深宫,哪里见过这等赌博高手,瞬间就被杨钊的赌术给迷住了。他觉得杨钊能把樗蒲这种游戏玩这么好,想必也是个算学高手,肯定是个好会计,于是就把杨钊留在了朝廷。没想到,杨钊还是个察言观色的高手,马屁拍得很到位,很快就做到了监察御史的高位,从此,富贵之路一发不可收拾。

几年之后,杨钊从李林甫手里接过了接力棒,做上了大唐帝国的宰相。发迹后,他恳求李隆基给自己赐名,李隆基想了想,说道:那就改名叫国忠吧。从此,杨钊就变成了大名鼎鼎的杨国忠。

杨国忠在与宰相李林甫的关系上,起初二人一唱一合,互相利用。杨国忠为了向上爬,竭力讨好李林甫,李林甫也因为杨国忠是皇亲国戚,尽力拉拢。在李林甫陷害太子李亨时,杨国忠等人充当党羽,并积极参与其活动。他们在京师另设立推院,屡兴大狱,株连太子的党羽数百家。由于杨国忠恃宠敢言,所以每次总是由他首先发难,杨国忠与太子李亨的矛盾也由此愈结愈深。

后来,李林甫与杨国忠由于新旧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产生了矛盾,由于杨国忠做了手脚,玄宗便开始疏远李林甫,玄宗之所以信任杨国忠,除了取悦于杨贵妃之外,主要是借以牵制李林甫的专权,同时为取代已经衰老了的李林甫做准备。天宝十一载,李林甫死后,玄宗派命杨国忠担任右相,兼文部尚书,杨国忠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40余职。

杨国忠执政期间,曾两次发动了征讨南诏的战争,杨国忠派御史到各地去抓人,把他们带上枷锁送到军营。父母、妻子哭声遍野。两次攻打南诏,损兵折将近20万人。杨国忠专权误国,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动辄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用兵,不仅使成千上万的无辜士卒暴尸边境,给少数民族地区造成了灾难,而且使内地田园荒芜,民不聊生。

杨国忠为了笼络人心,发展自己的势力,让文部选官不论贤不贤,年头多的就留下来,按照资历有空位子就接官,选官大权就由杨国忠一人垄断,从此门下省不再复查选官,侍郎仅仅负责试判,致使选官质量下降。

杨国忠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天宝十二载,关中地区连续发生水灾和严重饥荒。玄宗担心会伤害庄稼,杨国忠便叫人专拿好庄稼给玄宗看,并说:“雨水虽多并未伤害庄稼。”玄宗信以为真、以后,扶风太守奏报当地出现水灾,杨国忠便叫御史审问他,从此再没有人敢汇报实情。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借口是讨伐杨国忠,杨国忠与安禄山都是天宝年间的新贵,但杨国忠的发迹要比安禄山晚得多。安禄山惧怕老谋深算的李林甫,而对杨国忠根本瞧不起。杨国忠接替宰相后,看到不能制服安禄山,便经常向玄宗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想除掉安禄山。可玄宗不予理睬。至此,安禄山与杨国忠以及唐王朝的矛盾更加尖锐激烈,以至于后来一触即发。加之杨国忠任宰相后,官吏贪渎,政治腐败,民怨沸腾,终于使安禄山发动了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行夺取皇位之实的叛乱。

天宝十五载六月,叛军攻陷潼关,长安危在旦夕,玄宗根据杨国忠的建议,决定逃往四川避难。当走到马嵬驿时,将士们又累又饿,加之天气炎热,拒绝继续前进。此时,杨国忠的政敌太子李亨、宦官李辅国和陈玄礼一致认为,除去杨国忠的时机已成熟,并由陈玄礼出面对将士进行煽动,说这场叛乱全是由杨国忠引起的,杀了杨国忠就可止息叛乱。

这时,有20多名吐蕃使者在驿站西门外堵住杨国忠的马头,向他要饭吃。激怒的士兵们立即将他们包围上来,大喊:“杨国忠与吐蕃谋反!”一箭射中了他的马鞍。杨国忠逃进西门内,军士们蜂拥而入,将其乱刀砍死。马嵬驿之变,表面上看来是一场士兵哗变,实质上是由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辅国、高力士等策划的一场争权斗争。

太子李亨自天宝五载遭李林甫和杨国忠的打击后,极为孤立;杨国忠任宰相后,又连遭倾轧;安禄山叛乱时,玄宗本想让太子李亨接替皇位,由于杨国忠及其姐妹的反对而未成事实;后又弃京幸蜀,如果到了蜀中,李亨在杨国忠势力的控制下就更无出头之日了。因此,太子李亨主谋,借机除掉了杨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