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要警惕这两种聪明人,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中没有不犯错的,譬如聪明如诸葛亮这样高智慧的人也会出现失误。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是妇孺皆知,不管在正史还是演义中,诸葛亮都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他辅佐刘备从零开始,一步步建立鼎立三国的蜀汉,战争中他的神机妙算与运筹帷幄令人折服,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发明堪称逆天。但是他起码在用人和识人上,出现过两次重大失误:重用或轻信了两位“聪明人”。
一、含有野心的聪明人:代表人物就是开篇所谈的“失街亭”中的马谡!《三国演义》中,对马谡失街亭,也有非常精彩的描写,堪称经典篇章,比如:挥泪斩马谡等。那么为何笔者言称:马谡含有野心这个贬义词呢?这需要先明白,历史上的马谡有两大特征!
第一:马谡的出身。皆知三国时,虽是魏、蜀、吴三国的争斗,但当曹操和刘备,这两位敢重用草根的雄主去世后,就完全变成了“门阀士族的争斗”了。诸葛亮也不能幸免,这其实就是雄主(刘备)和名相(诸葛亮)的最大区别!
在三国时,荆州有七大士族,分别是:蒯、庞、黄、蔡、马、习、杨,马谡便是马家的子弟,哥哥是马良!而诸葛亮则是蜀汉荆州派系的老大。自然他跟荆州派系,尤其是这七大士族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跟庞统是亲戚关系,据史料载,跟马良关系非常好!
在马良死于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对马谡开始全力栽培。而马谡更是聪明异常,被称为:才器过人!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前,马谡曾说出过: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等。让诸葛亮赞叹不已。由此便引出了第二个特征:马谡,其实是诸葛亮最初培养的接班人!
有了这两大特征的认识,如今来看马谡为啥失去街亭!很简单,他完全把诸葛亮的叮咛弃之脑后,想玩一把大胜!那么为何要玩一把大胜?看看马谡的那两个方面,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马谡根本不是什么“纸上谈兵”,因为他能跟诸葛亮研讨军事,得到诸葛亮的认可和言传身教,所以他再纸上谈兵,也不至于离谱和幼稚。可马谡在街亭的表现,就完全是一次离谱的表现,幼稚得让人目瞪口呆!所以这只能说明,是他的野心毁了他!
结果正是马谡这次离谱的街亭之败,使得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曹魏,在大好局面下彻底失败了,把诸葛亮坑得自贬三级不算,此事还成了诸葛亮一生最大的污点。
聪明是好事,但若聪明被名利等外因“劫持”,而变得不切实际后,自然就会发生,雄心万丈演变为含有野心这现象,那这种“含有野心的聪明人”,又无不干出,一些不可思议的离谱事,显得幼稚得让人目瞪口呆。这其实就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根由所在!
二、无格局的聪明人:这类聪明人跟“含有野心的聪明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从来不会幼稚,因为都在做利己的事,却无视大局!诸葛亮身边也有一位,这就是杨仪。
跟马谡一样,杨仪是荆州七大世家中“扬”家的子弟。在马谡被诸葛亮挥泪斩首后,杨仪就迅速冒头了——马谡被斩于228年,杨仪则是230年出任丞相长史。杨仪非常聪明,凡诸葛亮交代的任务,根本不需要过多思考,很快就能顺利办成。故而诸葛亮对他非常器重,精心培养。
也正是因有世家背景和诸葛亮的器重,杨仪跟魏延产生了矛盾,且非常激烈,以至于诸葛亮都头疼不已,两人一文一武,是诸葛亮的左右手,故而只能让费祎(日后的蜀汉宰相),来调解杨仪和魏延的矛盾。
但奈何在诸葛亮落罗五丈原后,杨仪跟魏延的矛盾立刻引发,因为涉及到了谁是诸葛亮的接班人。魏延打仗厉害,但玩心眼哪里是杨仪的对手?被杨仪陷害,导致魏延被称为“谋反”,最终被马岱所杀。
就在这时,杨仪做出了一件事,用脚踩住魏延的头颅喝骂:庸奴!复能做恶不?从杨仪这个举动来言,是毫无格局和气度的!这就是为啥把杨仪定位在“无格局的聪明人”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实现自己的利益——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以至于忘记了魏延对于蜀汉来言,意味着什么!
因为就算要杀魏延,也应该刘禅才有资格。就更不要说斩杀魏延后,还踩着魏延的头颅,对堂堂蜀汉征西大将军如此不敬!这事也算把诸葛亮坑的“死不瞑目”,生前的左右手,一死一废,杨仪最终也被废为平民,自杀了!诸葛亮白白在他身上,付出那么多心血培养……
倘若说,马谡因野心作怪,完美诠释了啥叫“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话,那杨仪则因无格局,向我们道出了什么叫“聪明反被聪明误”,若杨仪有一点格局的话,也不会跟魏延那么水火不容,你死我活,以至于诸葛亮都有些束手无策。乃至在诸葛亮去世后,给本就失去了主心骨的蜀汉,再补一刀,白白浪费了自己的聪明,最终落得自杀了事!
所以,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若遇到这两种聪明人,千万要警惕一二,免得因跟他们过于靠近,连自己也随被坑了。若您是处于“识人用人”层次上,则更要注意这两种聪明人,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型!
- 上一篇:孔子后人竟然因不孝而死?
- 下一篇:历史上真有尚方宝剑吗?权利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