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玄武门之变前,李元吉为什么选择帮助李建成?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玄武门之变前,李元吉为何选择帮助李建成? 

话说大唐帝国是我国历史最伟大的一个朝代之一,唐之经济强盛无人敢言,无人不佩服,至今,唐人街世界到处都有,因此,史称“强汉盛唐”。

李渊何许人也,大唐之开国君主,也是以为历史上受到贬低的一位君主,他的光芒不足其子李世民,因为他在位期间很短,但是,如果没有他起兵反隋并建立唐朝,并为大唐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说可能就没有李世民的辉煌统治。

由于,李渊起兵的时候年龄也比较大了,也有二十二个儿子,但是真正的嫡子只有四人,分别为建成,世民,元吉,玄霸,虽有庶子李智云,但是,在其起兵时已经给杀害,还有李元景,但是在玄武门之变时,才九岁。

因此,我们说李渊虽有二十二子,但是,真正可以得到皇位的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其余要不还小,要不就是死了,或者不想争皇位,因此,我们说也只有成年的三个皇子才有机会争取皇位。

李建成是多年的太子,法定的接班人。李世民立有大功,有超高的威望,有很多的拥护者,所以,想夺取最高权力!老大、老二两个人斗争,完全可以理解。老四李元吉为什么选择加入太子党?他为什么不支持二哥李世民呢?想解开心里的疑惑,我们先要分析李元吉的经历。

根据史料记载,李元吉出生以后,母亲就不很喜欢他,原因是他长得丑,后来一直养他长大的,是他的奶娘。太原起兵之前,十四、五岁的李元吉跟大哥李建成一直在河东老家,后来才赶往太原,李渊在外做官是把老二李世民带在身边的,当时二十八岁的李建成在河东老家相当于家长的地位,李元吉跟李建成共同生活的时间比较长,他支持李建成有一部分个人感情起作用。

太原起兵以后,李渊率领主力部队南下攻打长安,就把李元吉留下防守太原,作为地方最高长官。李元吉在太原干了很多荒唐事儿。他喜欢骑马射箭,每天都要出去打猎,跟咱们现代人理解的打猎不太一样,在当时一个地方长官如果要打猎的话,那就是兴师动众,场面很大,跟战场打仗差不多,也是分兵几路,围着狩猎的区域包抄下去,把野兽赶出来猎杀。所以,每次打猎都对农业有很大伤害,李元吉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他说“宁可三天不食,不能一天不猎!”

围猎的时候猎物都被赶出来了,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当然容易射中,这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李元吉的箭术高超,因此,李元吉还有比打猎更喜欢的运动,就是射人!他十分喜欢看别人躲箭动作,所以,他经常站在城楼上往下射箭,看自己手下的士兵怎么躲这个箭,躲得掉是命大,躲不掉,非死即伤。他就是这么一个拿别人生命当游戏的人物,他自己射死几个也就算了,还有更狠的!他喜欢模拟战争游戏,把手下的军队分成两队人马厮杀,不是随便比划几下就行的,还必须真刀真枪的打,结果双方互有伤亡。他自己有时候也参与其中,也有受伤的时候,所以,他的那个奶娘当然很心疼他了,受伤以后,他的奶娘就批评他不应该这么干,太危险了,年轻人怎么能玩这种游戏生命的极限运动呢?结果,他特别要面子,敢当着这么多手下批评教育我,给你点颜色看看,就让手下打这个奶娘,一顿下去就把老太太打死了,一直养他长大的奶娘说没就没了。

都说将门出虎子,李渊、李建成、李世民都很能打仗,李元吉那么“勇敢”,打仗行不行呢?呵呵,他自以为武艺高强,但是打仗真不行。咱们前面在《以史为鉴唐太宗》第九集里说过,刘武周一来,李元吉就当了逃兵。就这么一个人,要道德没道德,要才能没才能,他却有很强的政治野心,他唯一的优势,就是他跟李建成、李世民一样,都是李渊和窦皇后生的儿子。李元吉这个人就是因为他是皇帝嫡子这样一个身份,他认为能继承皇位,不一定要有什么道德,要有什么才能,只要老爹喜欢他,他就有机会。因此,他做了一系列的事情。

比如说,就是在武德元年的时候,李渊刚刚继位,李元吉在山西太原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石头,李元吉说是一个天然的石头,那上面写了四个字“李渊万吉”!这是很好的吉利话,老爹刚刚上位,在太原发现这么一个祥瑞,代表了天命。李元吉赶紧把这个石头敬送给老爹,李渊很高兴,不仅表扬他,还让李元吉在太原专门做了一个亭子,来讲解在太原发现的这块瑞石。他用这个所谓的“天然石头”来试探一下李渊的态度,一看父皇很认真对待这块他发明的石头,所以他就知道,他以后还能玩儿更大的把戏。所以,在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之争过程中,李元吉要参与进来,他有自己的打算。

李世民势力大,而且李世民这个人的性格,都不适合跟李元吉联合。但是大哥李建成,性格有柔弱的一面,李元吉也觉得他大哥的集团是弱势的,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他跟大哥联合对付二哥李世民是很不错的选择,当然李建成也需要第三方的支持!皇帝的三个嫡子斗争,如果一比一,这种情况谁赢还不一定,现在因为李元吉的加盟,李建成加上李元吉,就等于二比一,优势就很明显了,李元吉站在哪边,哪边的力量就显著加强,比如说,在这种儿子之间的斗争,最关键的是老爹,谁跟他老爹说话最可能有效呢?其实就是第三者,李元吉站在哪一方,哪一方就有利,因为李元吉可以打一个最重要的旗号,就是我是第三者,我不参与大哥和二哥的斗争,我是置身于事外的,我要说话的话,也是客观公道的话,大哥是未来的接班人又合理又合法,他又老实,又忠厚,哪像二哥那么居功自傲啊,我是看不惯了,才帮大哥说说话,所以李元吉看起来是公正的,多这么一个帮手对于李建成来说非常重要。

自古以来权力之争是大事儿,特别是皇家的事儿,皇帝和亲儿子之间的事,很多人没法参与这种斗争,包括裴寂,跟皇帝关系那么密切,他在说到太子和皇子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也小心谨慎。就在他们父子、兄弟斗争水火不容的时候,很多大臣采取的是旁观立场。比如著名的军事家李靖,李世民曾经请他加盟自己的集团,他就宣布中立了,你们自己家里的事儿,哪一方都惹不得,哪一方胜利了,如果站错了队,都是要命的。

李建成经常听到李元吉说的话就是我想帮你,我看老二总欺负人,我想打抱不平。因此,从李建成的心里讲,他也有这种想法,我是正统的太子,你现在虽然功高了,功高了不应该震主,你不应该有野心,你功高是为国家立的,你是应该立的,你不能有野心啊,我是一个很受气的角色,为什么你要威胁我的地位,不应该啊!所以,李元吉跟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觉得很受用,心里面是感动的。但是后来的情形看来,情况不只是感动这么简单,就是到了李建成、李元吉这哥俩决定对李世民采取最极端的手段的时候,李建成跟李元吉说了这样一番话。他说,事成之后,就是消灭了李世民之后,我就封你为“太弟”,太子的太,弟弟的弟,什么意思?你李元吉当了“太弟”,就是我的法定继承人,我先当皇帝,然后,你再当皇帝,以后这个皇位,我不让儿子们坐了,我让你这个弟弟来坐,因为你对我帮助太大了。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盟约关系,李建成说出了这番话后,四弟李元吉坦然接受了,很高兴,大哥这么诚心诚意,我就领了吧。这个事很悬,很微妙,这个事情意味着这哥俩的联盟已经出现了问题,李建成已经看出来李元吉有野心,李元吉帮自己,不纯粹出于路见不平,他是有自己的目标的,但是他又需要李元吉的帮助,他必须要稳定住他这个重要的盟友,他们的关系还不能破裂,但是,真是把李世民收拾掉以后,这哥俩的关系,一定好不了。

李建成是太子,有父皇李渊和弟弟李元吉的支持,有魏征等大臣的拥戴,按理说在继承皇位的问题上毫无疑义,稳操胜券,可最后落得喋血玄武门的下场。究其原因,还是李渊、魏征等人误了他。李建成在唐初是文人势力的代表,而李世民是武将的代表。在平定群雄时,俩人还是手足,可等到大唐建立后,李建成自恃太子,对李世民自然居高临下,而李世民自感功高盖世,对李建成这个含金量不高的太子,肯定是心有不甘。于是,俩人关系逐渐恶化,最后变成不可调和敌我矛盾。

首先,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李建成。李建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其母窦惠是北周神武郡公窦毅之女。而李渊,出生于北周关陇贵族集团,世袭唐国公。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还是李渊的姨妈。古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因而李建成作为二人的嫡长子,即使无所作为,也能混到个“唐国公”的爵位,在朝中分到一杯羹。

胜算太大使得李建成疏于防备。李建成并非庸才,他在追随李渊太原起事的时候他被安排留守,他与其他大臣们组织百姓生产,安置流民,招募士兵,训练军队。虽然没有很多军功战功,可是他给前线军队输送粮草的功劳也不小,总之在大唐帝国里,没有哪个兵会抱怨他们的粮草军需官,李建成能够做到这一点绝对不简单,所以很多能人大臣也都投到李建成那边去。在李渊称帝后,李建成被册立为太子,这使得他几乎可以说胜券在握,他没有那种迫切感需要去杀掉李世民。他只要防着李世民捣鬼自己,破坏自己形象就行了。

李世民是天生的明君,他善于笼络人才,自己又是战神级人物,且有强烈的权利欲望,属于典型的政治强人!相比之下,太子李建成与皇帝李渊则有些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李世民的政变快捷有效直击要害,以少数人的牺牲换来了权力的平稳过渡,避免了唐朝更大的内战,确实天纵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