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单骑救主赵云一战成名:看似威风八面其实狼狈不堪

东汉末年的蜀主刘备账下可谓人才济济,其中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也是人们熟知的,最为让人震撼的莫过长坂坡的单骑救主,小说里的描述让人看了拍手叫绝,但是在真正的史料里这一场战役却不如书中描绘的那么威风。

小说中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追击刘备。有一敌将手提铁枪、身背宝剑,领数十骑而走。赵云一枪刺死敌将,夺过剑,一看是“青釭”剑。曹操有两口宝剑,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剑他随身佩带,青剑由背剑官夏侯恩背着。两口剑都锋利无比,削铁如泥。赵云知这是曹操的宝剑,就插剑提枪,东冲西突,逢人就打听糜夫人。一个百姓说:“糜夫人坐在那边断墙后面。”赵云寻去,见糜夫人伤了腿,坐在墙后井边哭,就让夫人上马,他要步战保夫人突围。糜夫人说:“可怜皇叔飘零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保他出去,我虽死无恨。”赵云一再请她上马快走,她说:“将军怎能没马?此子全靠将军保护,别让我连累你。”赵云三番五次请她上马,只听四面杀声大作,夫人把阿斗一扔,跳入井中。赵云怕曹兵盗尸,推倒土墙盖住井,解开勒甲条,放下护心镜,把阿斗缚在怀里,提枪上马,正遇晏明,被他一枪刺死,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正走间,碰见张郃,二人斗了十多回合,赵云不敢恋战,拨马就走,不料连人带马栽进陷马坑。张郃挺枪来杀赵云,忽然一道红光,那马竟跃出土坑。张郃大惊,转身就走。赵云往前冲去,后有马延、张闿,前有焦触、张南。他一手舞枪,一手挥剑,杀得曹兵血肉横飞,冲出重围。曹操在景山上见赵云勇不可挡,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去问,赵云高叫:“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操说:“真是虎将,我要活捉他。”就命飞马传令,只许捉活的,不许放暗箭。这一来倒救了赵云,他怀揣后主,杀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这一短无论在书中还是在影视作品里都描绘的极其精彩。

而历史的记载则是曹操派遣曹纯去追击刘备。曹纯率领的军队并不多,只有五千人。但这五千人却是曹军中的精锐部队------虎豹骑。这支部队全部都是骑兵,行军速度很快,一日一夜达到了惊人的三百里,并在当阳地区的长坂追上了刘备。虎豹骑的进攻很快冲垮了刘备脆弱的防线,刘备的队伍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在曹军的追击下,刘备只能抛下自己的老婆孩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仓皇逃命。《三国志·赵云传》中的记载稍微详细一点:“(赵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把这两个记载综合起来,当时的情形似乎是这样:面对虎豹骑的追杀,刘备仓皇逃窜,赵云则充当了保护刘备家小的角色。赵云所要保护的并单单是后主刘禅,还有刘禅的生母甘夫人。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赵云带着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和一个不足周岁的孩子,是不可能与曹军精锐的虎豹骑发生激烈正面冲突的。因此,《三国演义》中所言的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这样的场面不可能出现。一旦遇上曹军,夺路而逃才是求生之道,最要紧的就是要尽量避免纠缠。因此,这场被小说大力渲染、赵云一战成名的战斗。

不过,只看《三国志·赵云传》似乎还不能概括赵云的任务。因为在《三国志·曹仁传》中还有一段记载,说明赵云的任务似乎不仅仅是保护刘禅母子。先来看看记载:“(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将这一段记载于之前的对照,我们不妨进行一个大胆的推测:当刘备的队伍从樊城南逃的时候,曹军的虎豹骑尚未开始追击,因此刘备的家眷应该是在一起的,其中的主要成员既有甘夫人、刘禅,还有刘备的另外两个女儿。之所以刘备的两个儿女被俘,很大的可能则是赵云一行在混乱中失散而被曹纯俘获。

赵云保护刘禅脱险,自然是一段佳话,尽管没有出现什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但也足够让当事人------刘禅感激一辈子了。所以,在赵云去世之后,刘禅还特意下诏缅怀赵云当年在长坂的事迹,称赞赵云“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并授予赵云顺平侯的谥号。这也还是对赵云的一种褒奖了。

三国故事,原本出自历史,也就是《三国志》和《后汉书》的历史典籍的记载。渐渐的一些民间传说开始出现,并因此产生了一大批的相关戏剧、平话作品,这样就使得三国故事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最后,《三国演义》这部巨著的横空出世,又将三国故事推向了一个极致。经过一千多年的积累,三国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历史片段,也不只是一部演义、一个故事,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反过来又会对故事本身造成新的影响。例如在当阳市出现的有关赵云的石碑和雕像,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有读者、观众、游客都把“单骑救主”当做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来看待,并对此津津乐道、广泛传播,甚至树碑立像来进行颂扬。这也许就是我国数千年文化底蕴所带来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不管如何,赵云作为一名确实存在的常胜将军,他高尚的形象早就已经深入人心了,可能小说对赵云的描述有点夸大其词,但是史料里对他的评价也都很高,无论是作为文化传承还是单纯的崇拜都是值得人们去歌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