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穿补丁黄袍的皇帝 他治国无效成功让林则徐冤死

在我们的认知里面,皇帝都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且每天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小编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帝就有点不一样了,他是历史上唯一穿补丁黄袍的皇帝,这可能颠覆了大家对皇帝的想象,他就是道光帝,然而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算高,据说他治国无效成功让林则徐冤死。

旻宁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八年旻宁苟安姑息、拒绝变革,而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太平天国运动也已在酝酿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机。

大清的历史岁月里有四位贤君,努尔哈赤,康熙,雍正,乾隆,而昏庸的皇帝仅此咸丰一人,但是今天编者今天给大家说得是直接把大清加速灭亡的道光皇帝,大家以往从电视剧里看的道光形象都是骨瘦如柴,但是历史上的道光长的不算瘦,而且道光虽然败家但是却不是昏庸之君,据说道光皇帝自己身穿补丁的袍子,每天喝玉米粥吃鸡肉,这些皇帝的特权都被道光取消了,然而昏庸的名字依然没有除去,反而留在了历史的岁月中。

道光皇帝的一生是坎坷的,幼年打猎深得祖父乾隆喜爱,类似于几十年前的乾隆,年轻的道光帝继承嘉庆帝的遗志,勤政图治,克勤克俭;道光的功劳虽然比不上康熙和乾隆,也比不上嘉庆这位守成皇帝, 他也平定西北边陲,特别是大力禁毒,想要重振国力,再现辉煌;道光的性格有点跟崇祯相似,用人多疑,性格反复无常,加之他所处在的社会正是西方大发展时期,他的治国之举注定要失败的。无论是在禁毒时,还是在与西方主战与主和时,还是在用人方面他都表现出摇摆不定的性格。

他亲手提拔的林则徐,在禁毒立了大功之后,却被他罢免,这让林则徐糊里糊涂当了替罪羊,主战时不够勇敢,战争失败时又苟且偷安,道光的性格注定了国家历史的苦难历程,不仅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国家的转折点。

1839年,道光皇帝委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赴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的动作很快,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当时泛滥的鸦片收集起来,统一销毁,由此引起了英国的不满,几个月之后,英国的国会通过了议案,对当时的清朝政府发动战争,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在战争的初期,林则徐主政两广,邓廷桢坐镇闽浙一带,防备严密,英军无法突破,最后转向浙江一带,清朝时期是中国疆域的一个高峰期,海疆蜿蜒曲折,英国人的军舰找到了清军防守的薄弱点所在,交战之下攻占了定海城,于是乎最愚蠢的一幕发生了,被吓破胆子的道光皇帝把林则徐革职查办,委任当时的宗亲琦善担任抗敌总指挥,结果琦善无心交战,上下欺瞒,英军兵临南京城下。

这下子算是真的捅破天了。江宁当时是漕运的起点,没了漕运皇帝可就要饿肚子了,道光皇帝当然先保证自己的利益,于是条约的签订也就顺理成章了。

道光继位很晚,已经三十九岁了才当上皇帝,在位时间不短,在位三十年,按理来说,三十多岁正打之年,既没有后宫垂帘听政,也没有奸臣当道,他应该有所作为,但是事与愿违,道光没有担起挽救大清的命运。

道光也做了一些对国家对民族有益的事情,他惩办贪腐,整治吏治,疏通运河,整顿盐政,这都是道光皇帝闪光的一面。在维护大清统一方面,道光平定了张格尔叛乱,这也是他一生中少有的坚定抉择之作,这也是他最大的功绩;道光最大的失败莫过于虎头蛇尾的禁烟失败,让林则徐名垂千史,他却留下了无能的形象。

道光作为这场战争(鸦片战争)的中方决策者和指挥者自然难辞其咎。但是,如果做出道光的妥协投降路线导致战争失败的结论,似乎尚欠公允,且与历史实际不符,因为道光在鸦片战争中,并非自始至终都执行妥协投降路线,相反,在鸦片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道光是主张抵抗也实行了抵抗的。

道光皇帝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功绩不足以入太庙,留下遗言不入太庙,他没有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那种勇气,也没有皇太极在“松锦之战”中的谋略,更没有康熙撤藩,亲征噶尔丹的霸气,也没有乾隆十全武功那种豪气,但是道光不能算一个昏庸皇帝,只能算一个平庸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