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宋徽宗对群臣说辽天祚帝被俘,一道士听此直呼:北宋要亡!

中国历史上有诸多的皇帝,不乏皇帝宠信道士,其中北宋年间的宋徽宗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有次宋徽宗对群臣说辽天祚帝被俘,一道士听此直呼:北宋要亡,这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这一年也是南宋建炎元年,宋徽宗赵佶在位已经整整过去了25年。宋徽宗这25年,基本都是以一种轻佻随意的态度治理着这个泱泱大国,优雅从容得好似在跳一曲曼妙惬意的华尔兹舞。

直到1125年——1126年之交,大金国勇猛剽悍的骑士们已在帝国首都汴京高高的城墙下炫耀武力,一箭之遥处旌旗猎猎,人喊马嘶,干戈声闻。目睹此景,一种似曾相识、难以言喻的恐慌和苦涩之感涌上大宋臣民的心头,这恐慌和苦涩的感觉来自不断侵扰的大金铁骑的威胁,但这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从未像今天这样近在咫尺。这一年的大宋帝国,内外交困,昔日那个被称作“清平世界,朗朗乾坤”的锦绣江山,早已变成名副其实的残山剩水、破船漏屋。而这千疮百孔的破船漏屋如今正面临一股更为强劲之疾风骤雨的猛烈摧残。万般无奈之下,宋徽宗不得不让位予自己的儿子赵桓。这赵桓便是在位不到两年,史上著名的“悲催帝王”宋钦宗。赵佶的临危逊位有“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殷切期望,但也有学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赵佶此举不过是拿儿子来顶雷罢了。

金军统帅一声令下,狂飙突进的金国铁骑以摧枯拉朽之势撞开了东京汴梁厚重的城门,早已被淘虚的大宋无力抵抗,只好眼睁睁看着这伙“暴烈的公牛闯进宋家瓷器店”。1127年元月,汴京沦陷。曾经花团锦簇、熙熙攘攘的东京城惨遭兵火浩劫。繁荣富庶、流光溢彩的东京城顿成人间地狱,引无数才子佳人空自悲叹。但这已是无力挽回的残酷事实。无数来自皇家、民间的奇珍异宝,珍贵典籍被野蛮的金军席卷一空,金军撤退时索性连被俘虏的赵佶父子和皇亲贵戚、文武百官、后宫佳丽、能工巧匠等14000余人一并押解北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这被无数汉人视为奇耻大辱的变故,也称“靖康之耻”。帝都沦陷,徽钦二帝被俘虏成为金人手中奇货可居的人质,终身再未回返中原故土,客死辽东苦寒之地,这惊天变局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难怪令那么多人刻骨铭心,没齿难忘。钦宗赵桓的异母兄弟赵构侥幸逃脱,经过一番颠沛流离、惊心动魄的逃难生涯,最后在谋勇兼具的名将韩世忠的帮助下于杭州恢复赵宋祖宗社稷。这偏安一隅、苦守半壁江山的小朝廷被史家称作南宋。

看过《水浒传》的人,一定会对黑旋风李逵口中动辄欲“夺了鸟位”的“皇帝老儿”印象颇深,这位昏庸无能,使整个大宋虎狼当道,蛇蝎横行,这位专门直接或间接将忠臣良将逼上梁山的“皇帝老儿”、“赵官家”,就是宋徽宗赵佶。凭心而论,赵佶这厮还是颇有才气的,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至今无人超越,他创作的花鸟翎毛、工笔人物栩栩如生,冠绝古今,至今仍然让观者击节赞叹。说他是史上24姓帝王中最有艺术天分的一位,才华比那位同样才气横溢的南唐李后主更为全面,一点也无拔高之嫌。正是这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让他在人才济济、大师辈出的中华书法、绘画领域脱颖而出,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赵佶和李师师的“倾城之恋”,可谓妇孺皆知。他贵为一国之君,却整日价钻地道和一个江湖妓女勾勾搭搭。颇具喜感的是,这“皇帝老儿”却也无意独占花魁,平时允许师师和来自三山五岳的民间汉子交易应酬,颇有点与民共享、与民同乐的胸怀、气度。或许这人本质不坏,只是不该做皇帝、搞政治,艺术与政治本不兼容,更不能联姻。本该专心从艺,有实力、有天赋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家的赵佶,却鬼使神差、阴差阳错的成了一位皇帝,当上皇帝后即“不问苍生问鬼神”,让好端端的大宋帝国一分为二,抱残守缺,千百年人治之痛让人唏嘘感叹,难以言说。这位才华横溢、风流浪漫、举止轻佻的赵佶坐上帝位,对于立国已经126年之久的大宋而言,不啻于带来一场几乎没顶的灾难。

宋徽宗和权相蔡京是联手埋葬北宋的“最佳拍档”,这已是史家的定论。宋徽宗生就一对非比寻常的艺术家审美眼光,酷爱各类稀奇古怪精巧玩意、和玲珑剔透的假山奇石,迷恋程度比起那位痴迷奇石而“拜石”的大书法家“米癫”有过之无不及。蔡京投其所好,在杭州设立造作局、应奉局,专为徽宗制作、搜罗江南一带的精巧之物和奇花异石,这就是“花石纲”的由来。各级官吏为虎作伥,巧取豪夺,乘机中饱私囊。在江南特别是浙南一带,因各级官吏穷奢极欲、横征暴敛、敲诈勒索而倾家荡产、活不下去的农民越来越多,最终酿成了参与人数多达近百万的方腊农民大起义,方腊起义军的规模远非那“替天行道”的宋江可比,是宋代参与人数最多、声势最为浩大的农民起义,堪称惊天事件。“花石纲”逼反方腊的故事人人皆知,但宋徽宗痴迷道教,对各类神神怪怪、呼风唤雨的“大师”道术深信不疑,力挺各路“大师”、方士、巫师的故事,知道的人就不一定多了。

宋徽宗笃信道教,以至于到了最后,他给自己的称号都要叫“道君皇帝”,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成为道教最高教主。

那么,宋徽宗宠信道教到了什么程度呢?

宋徽宗继宋真宗之后,又一次把宋代崇道活动推向了高潮。他在全国大兴土木,广修宫观,为大批神仙加封尊号,编写、整理道经,并自任教主,把道教变成了国教。

据说,他还是端王时,就曾经有一个道士预言:“吉人当继大统。”吉人合起来,正是赵佶的佶字。可以说宋徽宗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对道教和道士充满了期待和好奇,甚至感恩。

后来当上皇帝的宋徽宗果然对道教大为崇信,在位期间,先后宠信过的道士有刘混康、王老志、林灵素、王仔昔、张继先、王文卿、张虚白等。他们都获得宋徽宗的垂青,加官进爵,出入宫禁,每日陪侍皇帝左右。而且他们出入皇宫,没有人敢阻拦,号称“金门羽客”。俨然成为名震一时的朝廷新贵。在众多的道士中,名气最高的是林灵素。

林灵素,原来是一个落魄江湖的穷道士。此人深得神灵鬼怪之精髓,最大的特点就是满嘴巴跑火车,而且胆子和口气极大,做事坚定果断,所以,当他听说宋徽宗如醉如痴宠信道教,顿时知道自己的出头之日来了。

他颇有心计,拜见宋徽宗时有意要表现的与众不同。宋徽宗问他有何道术,他昂然答道:“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一时语惊四座,让宋徽宗刮目相看。

后来这个叫林灵素的道士更是离谱。他告诉宋徽宗:天有九霄,神霄为最高,其办公场地叫府,上帝的大儿子是神霄府的玉清王,负责主持南方的工作,号称长生大帝君,这位神灵就是陛下。

然后,林灵素谦逊地告诉皇帝,自己就是府中那个名叫褚慧的仙卿。如今主子下凡为帝,自己当然也要降临凡世辅佐君王。

正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宋徽宗是“东华帝君”转世的说法,一下子挠中了宋徽宗的痒痒筋,唤醒了宋徽宗的“前世记忆”。从此深受宠信,青云直上,成为宋徽宗驾前最为得宠的道士。

虽然我们对林灵素这种成功很鄙视,但不得不承认他的本事,而且林灵素不算坏人。他绝非一般江湖术士可比,既有气节又有见识。他得宠期间,北宋正是蔡京、童贯等奸臣把持朝局、祸乱朝纲之时。林灵素对蔡京等奸佞之臣很看不惯,假托“神灵”之口向宋徽宗说“蔡京乃北都六洞魔王第二洞大鬼头,童贯是飞天大鬼母”,暗示皇帝应该贬谪驱逐他们这些奸臣。

所以说林灵素不是坏人。除此之外还有一红人,那就是王老志。

王老志有一手隔空取物的绝技,当然这神功是魔术或幻术抑或真是超自然能力还真不好说。这王老志也真绝,一天,他递给徽宗一个锦袋,徽宗打开一看,不禁吓了一大跳。原来袋里装着一叠书信,都是他年轻时写给妃子们的情诗,想必内容一定很香艳、挑逗、肉麻,说白了就是很下流,这秘密隐私要是流传出去其轰动效应绝不亚于今天的“艳照门”事件。徽宗立刻被王大师震得五迷三道,找不着北了。从此,王大师成了庙堂之上的红人,说啥是啥,要啥给啥,赵佶对他言听计从。王大师一时风头无两,好不得意。

但是与宋徽宗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道士叫张虚白。

可能是长着与众不同的胡须,或者长相类似胡人,徽宗皇帝从来不称呼他的名字,而是叫他张胡。

张胡一贯喜欢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对于方术气数,没有不精通的,尤其善于以太一派的学说,来预言吉凶,然而大多发生在他饮酒之后。他在酒后,说某件事情会是什么样子,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果然就是他所讲的那样,非常灵验。

他曾经酒醉后枕着皇帝的膝盖大睡其觉,并且经常直言无忌地发出批评性的警告,甚至针对皇帝本人。徽宗并不计较,对他也很宽容,说:“张胡,你醉了。”

宣和年间,金国人俘虏了辽国皇帝天祚皇帝,并派遣人来通告。之后宋徽宗宴请群臣,很高兴的对大家说,我们的宿敌大辽天祚帝被金人俘虏了,大家可以高枕无忧了。

就在一帮马屁精拍马屁的时候,只有张虚白道士听此消息后,摇头高呼:陛下,不得了了,你要亡国了,天祚皇帝在海上筑宫室等候陛下,已经很久了。

结果此话一出,在场的人,无不大惊失色。但惊奇的是,宋徽宗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在意,若无其事的说:“张胡,你又醉了。”然后继续喝酒。如果放在其它朝代和皇帝,比如换做汉武帝和朱元璋,估计小命早就没了。我们不得不说宋朝的确是一个开明的朝代,而且可以直言不讳。也可以说明,当时的道士的确荣宠至极。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张虚白的话真的应验了。很快就发生了靖康之耻,首都开封被金人攻陷,宋徽宗真的成了亡国之君,还被金人俘虏到了五国城。

这次,宋徽宗见到张虚白,一边叹息一边说:“你平日所言,都应验了。我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早听你的意见。”

张虚白说:“事已至此,无可奈何。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谏。陛下好好爱惜身体吧。”

这个张虚白果然名不虚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