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司马懿是曹操最忌惮的人?我们都想错了,他才是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曹魏势力的君主曹操可以说是枭雄,许多人都说司马懿是曹操最忌惮的人,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曹魏帝国的奠基人曹操对于司马懿是有戒心的。《晋书宣帝纪》中曾经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帝(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曹操)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这也是“三马同槽”这句成语的由来。

既然曹操对司马懿充满戒心,为何却没有当机立断除掉司马懿呢?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司马懿善于伪装,其次是他得到了当时的太子曹丕的器重。《晋书宣帝纪》称:“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这段记载道出了司马懿在曹操时代安然无恙的最为关键的原因。

甚至在曹操临终前,都对曹丕千叮万嘱道:丕儿啊,我挂了以后你一定要小心司马懿啊!此人有狼顾之相,是很危险的人物,你是驾驭不了他的,为父任用此人时也是如履薄冰,生怕他在军中建立威望。一旦让此人建立威望将后患无穷,切记切记,能用则用,不用了就杀了吧!曹丕含泪的点头叩首,表示已经记下了。

可是有一人比司马懿更让曹操忌惮。

此人就是曹操的秘书长杨修。说到杨修,大家对他的印象都是“鸡肋”之事。当年曹操讨伐汉中时,由于多日久攻不下,于是就有了退兵之意。但是杨修却提前看出了曹操的心思,就让士兵提前收拾行李准备撤兵。此事被曹操发现后非常生气,马上以扰乱军心罪将杨修斩首。正是因为这件事被杜撰出来的“鸡肋”事件,让杨修被后人误解近千年。其实杨修之死另有隐情,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正史中的杨修,看看曹操为什么忌惮他!

杨修,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杨修和袁绍一样,也是有着四世三公的背景。杨修小时候为人恭敬,学问渊博,而且还极其聪慧,所以21岁就被推选为孝廉。不久之后,曹操因欣赏杨修的才华,就让他做了自己的秘书长。

杨修做了曹操的秘书长后,由于当时正是曹操夺取天下最关键的时期,所以曹操每天都有很多军国大事要处理,而杨修每天都在不请示曹操的情况下,都把军中内外之事处理的非常得当,深得曹操喜欢。有一次曹操路过曹娥碑时,看见一字谜,就问杨修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说知道,正要说时,曹操阻止他先别说。就这样他们一直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明白其中的意思。因此曹操感叹:我的才力和你相差三十里路啊!

杨修如此聪明机智,而曹操又非常爱才,为何曹操晚年会忌惮杨修呢?主要还是因为杨修参与了历代帝王都非常忌讳的事,那就是夺嫡之争。杨修当时因为非常有才华,所以就和曹植惺惺相惜,以至于后来多次帮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让曹植更加高傲和骄横。杨修明白事态的严重性后,就曾试图远离曹植,但是曹植当时势力非常大,他也只能越陷越深。

后来曹操得知杨修多次帮助曹植后,非常生气,因看在杨修四世三公强大的背景下,只是警告他一下,要换成别人,早就斩首了。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才让曹操真的对他动了杀心,那就是著名的“司马门”事件。当时曹植因为得势,私自开司马门乘车出,若怒了曹操,并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成为太子后,杨修作为曹植的谋士,就成了曹丕最大的威胁了。于是曹操就以“前后漏泄言教”之由将他杀掉。杨修临死叹息说: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了。所以说杨修并不是死在自作聪明上,而是死在身不由己上。历代党政,只要参与,想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曹操当时不杀杨修,曹丕继位后还是会杀掉他的!

对此你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