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曹操忌讳死字,发明一个成语,现在老人们还常挂嘴边!

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个枭雄,他非常的忌讳死字,甚至因此发明了一个成语,现在老人们还常挂嘴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奠定了曹魏政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进爵魏王。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先是黄巾军起义,其次董卓之乱。这一时期天下就已经大乱了。从这时候开始百姓就流离失所,没有了太平日子可以过。最早的董卓之乱被剿灭,可是天下仍然陷入了纷争,各路诸侯纷纷起兵想要夺取天下。

最终经过多场战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由此开始争霸。曹操、刘备孙权无论是哪一位,都想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不过三国最终的赢家不是他们,而是司马家族,这一点恐怕当时的人们都想不到。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命运多变。本以为曹氏家族能够一统天下,结果被司马家族占了上风,司马懿到了晚年时期就已经有了不臣之心。话说回来,曹操建立魏国之后,一直励精图治,征战四方,想要一统天下。

不过在曹操活着的时候,没有一统天下,只是一统北方。这样的战绩已经很不错了。到了曹魏的后期,曹魏就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这时候的曹魏已经大不如前了。在曹操时期,曹操发明了很多事物,包括后人熟悉的摸金校尉。

当时的曹操为了筹集军饷,无奈之下想到了盗墓。不过在曹操看来,这可没什么不对的,征战天下才是大事,盗个墓算啥?不过在史书上的记载可不是盗墓,为了能够好听一点,曹操特意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摸金校尉。

除了摸金校尉之外,曹操还发明了一个成语,现如今这个成语是老人经常说的。曹操二十岁时走入了仕途,从此之后一路高涨。最终建立了魏国,当时的曹操除了军事才能之外,在文学方面也算可以,曹操与曹植曹丕统称为”建安三曹“

不过在后人的眼中,曹植的文学水平才是最高的。曹操留下来的文学作品不多,比较为人熟悉的有《龟虽寿》、《短歌行》等作品,因此曹操的文学素养可不是吹出来的。优秀的文学素养足以称曹操为文学家。

古代封建社会中,忌讳的事情有很多。封建思想一直影响着古代的人们。古人大多数是相信牛鬼蛇神的,现如今看来,这些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说没有肯定不合理,毕竟上千年的史书几乎都记载了牛鬼蛇神的事,说合理也不合适,毕竟现如今见过牛鬼蛇神没有一个。对于有没有牛鬼蛇神,就要后人们辩证的去看待了。

古人相信牛鬼蛇神,他们有很多忌讳。在一些年长的老人面前,千万不要说“死”字。不然他认为你这是对他的一种不尊重,他可能会十分生气。身为曹魏建立者的曹操对“死”字同样非常忌讳,为了避免尴尬,他还发明一个成语。

这也出自他的一篇文学作品,只不过他作这篇作品的目的,并非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慨,而是一则军令,或者应该算是一篇激励士卒的演讲。因为他“发表这篇演讲”的时候,正好进军到了谯县,所以这篇作品叫做《军谯令》,读到这段话的人,有人感受到了曹操的伤怀,有人认可曹操的构想,有人则认为曹操仅是为将士们画了一张大饼,激励他们继续为自己拼杀。

后世有人读完曹操的这段话,从曹操的话中,总结出了一句成语,那就是“百年之后”。这个成语其实也是对“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但是,有了这个词之后,人们便不再避讳说死亡,就连老年人也经常坦然的把这个词挂在嘴边。死亡本是一件很伤感的事情,但曹操用“百年之后”来形容它,就显得感情真挚,听起来也比较优美。难怪有了这个成语后,人们都可以坦然的说起死亡的事情了。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