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历史上一个皇帝,弑君、篡位全都干了

三国末期,司马家族发动政变,夺取曹家大权,从此魏国不再姓曹了,本来司马家还给曹家一点面子,留一个傀儡皇帝,到了司马炎手上弑君、篡位全都干了。

曹奂,是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儿子,出生于公元246年,于公元260年即位,于公元265年被废,卒于公元302年。

杀了魏帝曹髦的凶手成济乃是一个勇夫,也是个直性子,奉司马昭之命杀了魏帝,本想司马昭一定会给他记上一大功,赐个一官半职干干,没想到司马昭翻睑不认人,且要杀人灭口,便一下子把司马昭的阴谋全兜了出来,使其十分难堪。

司马昭本想杀了魏贵乡公之后自己称帝,经过成济这么一闹,惹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也就不再贸然称帝。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司马昭不得不仍立曹氏另一子孙为帝。但立谁合适呢?为了牢固控制曹氏政权,他感到还须立一个小皇帝。他选来选去,便选中了曹璜。曹璜,乃燕王曹宇之子,年方15岁,无能无智,性格懦弱,完全不像曹髦那样性情暴躁,好胜心强,不甘人下。

公元260年6月,也就是曹髦被杀不到一个月,司马昭便报太后同意,迎曹璜到洛阳,改名曹奂,登殿嗣位,改年号建元,这就是魏主元帝曹奂。曹奂登基以后,完全服从司马昭的意思,进司马昭为相国,并封其为晋王,加九锡礼。司马昭当时还推辞了一番。

曹奂在别人的介绍下才知道,司马昭之所以决定杀曹髦,《潜龙诗》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司马昭逼曹髦封其为晋王,曹髦坚决不干。元帝即位一年以后,主动要封司马昭为晋王,但司马昭假装推辞,元帝以为司马昭真的推辞,也就算了。司马昭见元帝不了解自己的意思,心中很不是味。

公元264年3月,司马昭灭蜀之后,为称晋王,便指使一批大臣进奏元帝,劝其禅位。元帝慌了手脚,不知所措。司马昭见景,急忙上殿,假意怒斥诸臣不得对陛下无礼,并表明他要像魏武帝曹操一样,对汉室永远称臣。元帝这个时候才知道了司马昭的心意,就像汉献帝晋曹操为魏王一样,硬是封司马昭为晋王,封其子司马炎为副相国。

但是元帝还有一层没有弄清司马昭自比曹操的用意,那就是他已年老体弱,不久人世,称帝的任务,要靠他的儿子去完成了。后来曹家的江山就被司马炎篡权了。

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孚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但他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

司马炎不光尊宠司马孚,甚至于辱骂晋武帝司马炎及其父司马昭!魏国第四代皇帝曹髦因不满司马昭独揽朝政大权,狠狠地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随即讨伐司马昭,而后曹髦被司马昭部下杀死,群臣也不敢上前,全都不知所措,已经81岁高龄的司马孚扑倒在地,将已断气的曹髦枕于自己腿上失声痛哭起来并怒斥了侄子司马昭。

由于司马孚受了曹魏世代恩露,司马孚对曹家便死心塌地,忠心不二。“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掌控了魏国政权,司马孚因此逐渐隐退,司马家几次废黜皇帝,他也不曾参与。后来司马炎篡了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司马孚特地前去送别,他握着曹奂的手,痛哭流涕并直言:“臣至死,也乃纯粹大魏之臣也!”

司马孚在司马氏夺权过程中,作为司马家的长辈,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反对晋武帝篡魏,是的晋武帝很有意见,只是看他是爷爷辈,不好发难而已,之后气都撒在司马孚的子孙身上了。司马孚死后,他的孙子司马隆继承爵位,之后司马隆死了膝下却没有子嗣,晋武帝也任由它绝嗣国除。晋武帝之后对于诸侯调整分封,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又立司马隆的弟弟司马敦为安平王。那次分封中,其他诸侯普遍增邑,安平国却被大幅减邑,从食邑四万户降为一万户,从“超大国”降为“次国”。

弑君、篡位这些事在古代都是最为大逆不道的,司马孚这般做法,极有可能是为了给司马宗族留下一条后路,对于子孙辈弑君篡位的行为,他一边对外人表现出悲愤,一边却又不制止侄孙们的行为。相比于二哥司马懿,这才是真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