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秦始皇配不配叫皇帝?李斯石碑上的8个字证明秦始皇超越三皇五帝

中国历史上随着朝代的变更,有许多皇帝,但是要说到谁是第一个称皇帝,相信许多人都知晓是秦始皇,那么秦始皇配不配叫皇帝呢?李斯石碑上的8个字证明秦始皇超越三皇五帝。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嬴政称帝。

完成灭六国的大业后,秦始皇继续书同文车同轨,北去匈奴,南征百越,修长城,修驰道、修直道,最后还巡视天下。

所以说,秦始皇做了很多大事,对后世功劳很大。但有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一直认为秦始皇是个暴君,还说他是千古暴君。还说秦始皇不配称“皇帝”,超越三皇五帝是痴人说梦。

在秦始皇以前,人间最高的称呼不是“皇”,也不是“帝”,而是王。有人说,历史明明就用三皇五帝来尊称古代的八位共主,在你这最高的称呼,怎么就变成“王”了。这个说法没有错,当然我也没有错,我说的是人间这个范围。而最古老的八位共主,是升天之后才被后人尊称“皇”与“帝”。“皇”与“帝”这是只有先祖和神明才能使用的称号。

人间最高称号就是“王”,例如秦朝以前周朝的开创者周文王,周武王等等,均是以“王”来做后缀的。除非升天死了,否则人在人间能使用的最高称号也就是“王”。比如春秋时代,各国实力都比周天子要强盛,但名义上都是人家的臣子所以叫“公”。

例如秦穆公齐桓公宋襄公之类。而在楚国的楚庄王,因为和周朝疏远又擅自称王,所以被其他霸主都视为蛮夷。在秦始皇以前,称号具有不同的意义,不能随便使用。

秦始皇消灭六国,再次天下统一之后,认为称王不够霸气,称皇太过庸俗,称帝又不好听更重要的是这三个称号单用都没有办法彰显出自己功盖三皇五帝, 于是大手一挥,咱造一个。就将“皇”“帝”两字连起来,称自己为始皇帝,这相当于自封为神,对外宣称自己是人间之神一样。

在当时这其实是一件挺不要脸的事情。

很多人都认为秦始皇太自恋了,也太高傲了。那么,我们的疑问是,秦始皇真的就是自恋和高傲吗?

山东琅琊刻石为我们揭示出了历史真相。

从1921年起,山东历史考古学者就多次前往琅琊台寻找秦之遗迹,最终在山间发现了碎裂成多块的石碑,在石碑修复之后,学者对碑文进行了释读,还原了历史真相,秦始皇真的很伟大,不容污蔑,而且还揭示出始皇东巡的真正用意。

这个石碑就是:琅琊刻石。也是李斯石碑,公元前209年,秦丞相李斯奉秦二世胡亥之命刻此碑,立于岱山顶玉女池上,为其歌功颂德。

琅琊刻石高129厘米,宽67.5厘米,厚37厘米,上面有84个模模糊糊的字,是小篆鼻祖李斯的真迹。

碑文开头即是“东抚东土,以省卒事,事已大毕,乃临于海”,很明白的交代了始皇东巡的意图,乃是“东抚”,而且是“事毕”之后才到琅琊台观海。所以说,秦始皇东巡的根本目的不是寻找什么长生不老神药,而是去安抚当地百姓。

以前我们惯有的思维是,秦始皇东巡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神药。当时不少人趁着怕死的人性,秦始皇是人,也怕死,这点毋庸置疑。所以,他们纷纷告诉秦始皇有长生不老神药,可以长生不死。还向秦始皇提及东方大海深处,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上山有仙人,仙人有仙药。众人都这么说,秦始皇对这神秘莫测的大海三山笃信不疑,不仅连番派出术士入海寻找,自己也不辞劳苦自咸阳东巡而来。

然而不论是卢生或徐福,就连始皇本人到达大海后,也仅仅是在海边眺望,至于方士所描绘的白色仙山、金银宫殿等等,压根没有踪影,而且徐福一去不复返。后来秦始皇又多次巡视天下,很多人都说是秦始皇不死心。

但仔细想来,问题很大,英明神武的秦始皇难道不知道徐福他们是骗子吗?不然也不会坑儒,坑儒就是杀的这些江湖骗子,而不是我们习惯以为是杀读书人。坑儒证明秦始皇知道这些人是江湖骗子,世界上根本没有不老神药,但疑惑的是,秦始皇为何还要三番五次去巡视天下呢?东巡之深意,绝非寻山寻仙那般简单,应该另有意图。

琅琊刻石为我们揭示出原因,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巡视的意义是安抚天下。

而且李斯石碑上碑文还有一句话:“舟舆所载,临察四方,并一海内,存定四极,不用兵戈,天下和平”,就是“不用兵戈,天下和平”这八个字。完全可以证明秦始皇的伟大,不容置疑,他的功劳超越三皇五帝。

这八个字到底说明了什么,说明秦始皇兼并天下的真正原因,是渴望天下太平,是想天下没有战争,真正的和平。

众所周知,从东周开始,天下就动荡不安,回望春秋战国五百余年,无不是征伐连著征伐,尤其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为称霸而相互图谋频繁征伐。其实,秦始皇立下这样的宏愿,我们不难理解。

秦始皇从小生活在赵国,作为质子的他看尽人间冷暖,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什么才是我们的目标,不就是天下和平,人民不再受战争之苦,请问,这样的宏愿谁能比?说秦始皇超越三皇五帝,有何不可?

除了琅琊刻石,始皇在是东巡路上还曾于山岩留下大小不一的各种石刻,其中都提及了“不用兵戈,天下和平”,足见这是他的夙愿。

后来秦始皇果然用10年时间,终结了绵延500余年的烽火,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人生的意义。正是以兵戈之息而得天下太平。他的一统之力,确实是千年之绩。

关于秦始皇所留下的谜团还有许多,例如秦始皇陵,自从1974年兵马俑发现后至今,经历了几十年的探测考古,目前基本上已经掌握秦始皇陵的基本构造。陵区分为地宫、内城、外城、外城以外。基本呈现回字形,外城之外;陵区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这个范围涉及56.25平方千米。外城;外城墙周长6210米呈现矩形;外城与内城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佣坑。共计8平方公里。内城;内城周长3840米,呈现矩形,大量宫殿修建于内城之中,地宫;内城之中即为地宫封土所在,地宫封土的底部面积为12万平方米,高度87米。内部地宫距离地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呈矩形状。相当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大小。

历经两千多年,这座墓依旧独领风骚,最近很多人在讨论,开还是不开秦皇陵?不开的一大原因是技术不发达,无以支持这么庞大的帝王陵发掘。

由此可见这位千古一帝的风采,即使是逝去后的几千年,人们还是在探索他所留下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