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湖广总督官文平庸无能,为什么能在太平天国运动后平步青云?
清朝是一个十分强盛的王朝,到了晚清时期,国力逐渐衰弱,尤其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后,整个国家都笼罩着血腥味,而当时的一个无能总督为何能在这次战役中平步青云呢?
湖广总督官文平庸无能,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事实。1855年,官文授任湖广总督。官文,字秀峰,生于1798年,是满洲正白旗人。他是蓝翎侍卫出身,在官场摸爬滚打了30多年,本身没有什么本事,遇到事情就找家奴询问办法。因此,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妾大、门丁大、庖人大。官文没啥本事,可是他运气好啊。
官文刚刚当上湖广总督那年,遇到了湖北巡抚胡林翼。官文心高气傲,对汉人官吏有着天生的不信任——事实上,官文被派到湖广总督的位置,目的之一就是监视湘军和汉人。一如阎敬铭指出:“本朝不轻以汉大臣专兵柄。今满、汉并用,而声绩炳著者多属汉人,此圣明大公划除畛域之效。然湖北居天下要冲,为精兵良将所萃,朝廷岂肯不以亲信大臣临之?”
胡林翼本来也是一名强势官员,可他听从了曾国藩的建议,决定拉拢官文。胡林翼除了与官文搞好关系后,还走了夫人路线,让自己的小妾拜官文的夫人为干娘。不仅如此,胡林翼还收官文宠爱的一名小妾为义妹,亲上加亲。同时,胡林翼从不与官文争夺功劳,遇到功劳,全部让给官文。在奏报朝廷时,胡林翼也总是变着法子夸官文。官文也很知趣,主动把大权交给胡林翼,自己坐享其成,落得轻松自在。按照《清史稿》的说法,就是:“吏治、财政、军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不数年,足食足兵,东南大局,隐然以湖北为之枢。”
1861年,胡林翼病逝,严树森继任湖北巡抚。严树森无法像胡林翼那样对官文百般逢迎,两个人渐生龌龊。官文便奏报朝廷,“劾巡抚严树森把持刚愎”,朝廷遂将严树森罢免。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在胡林翼之后,依然有人主动把功劳让给他。这人就是曾国藩。1864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攻陷了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毫无疑问,曾国藩是最大的功臣。可是,曾国藩在奏报朝廷报功时,将官文的名字列在第一位。当然,朝廷不会真的将官文视为第一功臣,而是排名第二,仅次于曾国藩。
官文获得的奖赏是什么呢?“诏嘉官文徵兵筹饷,推贤让能,接济东征,不分畛域,锡封一等伯爵,号果威,世袭罔替,升入正白旗满洲,赐双眼花翎。”
清朝平定太平天国后,在曾国藩的一等毅勇侯后,只封了4个伯爵,即一等果威伯官文,一等威毅伯曾国荃,一等肃毅伯李鸿章,二等恪靖伯左宗棠。官文并没有立下什么令人信服的功劳,只因保持基本的道德水准,维系着与胡林翼的良好关系,就获得了一等伯爵,这还不是运气?
官文的仗,自然是胡林翼帮他打的,也是依赖胡林翼打太平军的功劳,他才能官运亨通。胡林翼之才,固然被推为中兴名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官文的信赖和放手,胡林翼要想建功立业也绝非那么容易。后世之人往往都是“尊胡抑官”,认为胡林翼的本事大,而官文无能。这种看法应该是不正确的,其实胡林翼能交官文,并且官文能容胡林翼,足见官文其人也有可取之处,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封建时代的地方长官,能放手本身就很难得。
自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让着官文。1866年,曾国荃任职湖北巡抚时,不服官文的飞扬跋扈,对他进行弹劾,说他“贪庸骄纵、欺罔徇私、宠任家丁、贻误军政、笼络军机、肃党遗孽”等。最终,官文被免除湖广总督的职务,保留一等果威伯爵位和文渊阁大学士职务,同时罚去一等果威伯俸禄10年。
官文在满人中,算是一个无能之辈,而且还有一个毛病,好男风。他的一个男宠,因为奸杀了一个少女,撞在早就想杀他的湖北按察使阎敬铭的手里。为了将他逮捕归案,阎敬铭在总督衙门盘踞三日不去,湖北官场视为旷世奇闻。而官文为了保住男宠的性命,居然能直挺挺地当众给阎敬铭下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后来竟然能封爵拜相,授钦差大臣,晋大学士,他所有的这一切,全都仰仗胡林翼。因此,朝野上下都认为官文是“因人成事”。
一日,胡林翼派人持令箭到总督府请军饷,同时还放下狠话说拿不到钱就不走,这把那些幕府们给气的不轻,纷纷对官文说,巡抚对总督如此无礼,您要是还能忍的话,我们以后也就没法在这待下去了,于是请总督弹劾巡抚,就连上报朝廷奏折都拟好了。
官文不动声色,问了幕僚们一句话:“提一军而御寇,如胡某乎?”幕僚们回答不能,官文再问:“即我出而剿寇,能如胡某乎?”,幕僚回答亦不能。官文说,这不就对了嘛,我没有胡林翼便不能御敌,胡林翼无我便不能筹划饷,胡大人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在后方安享太平,这难道还不够吗?
官文在总督府的这些话不胫而走,传到了胡林翼的耳中,让他感到“深悔所为”,并且亲自向官文道歉,官文则“与之约为兄弟”,从此以后,这督抚二人同心协力共同成就了大业。官文如此识大体、顾大局,也难怪慈禧对他情有独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