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朱元璋定下的制度到底有多奇葩?

明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朱元璋也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农民,在政治上并不能面面俱到,于是也遗留下很多的问题,几乎成为明朝灭亡的隐形杀手,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一举攻入金陵城,明代江山就此易主。朱棣做了皇帝后,很快发现宗室制度给予藩王的权力太大。为了避免出现第二个靖难之役,朱棣毫不客气的限制起藩王们的权力。

首先,朱棣大量收缴藩王们的护卫,只给他们留下很少的一点甲兵,从而削弱藩王们的军权。其次,朱棣派出亲信大臣严格监视藩王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藩王们有任何出格的举动,即刻予以严厉的打击。此外,还有禁止二王相见、禁止宗室与勋贵联姻、禁止宗室出仕、禁止宗室来京朝觐奏事、禁止藩王私自出城等制度。

种种禁锢,不一而足,藩王们渐渐成了朱棣养在笼中的金丝雀,再也没有了曾经戍边四野的辉煌。

一边是好吃好喝高工资,一边是政治限制多。藩王们想了想,觉得回家生孩子才是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于是,一场生育子女的大赛就此拉开了帷幕。

公元1492年,山西巡抚上奏称,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已经生了94个子女了,而且他的长子也发扬添丁加口的家风,又生了70多个孙辈。这些孙辈也非常努力,为庆成王诞下了510个曾孙辈,搞得庆成王府一度人口爆棚,还发生了兄弟二人插肩而过却互不相识的奇葩事。正德年间,庆成王终于为人口问题向朝廷上了一封奏折:“本府宗支数多,各将军所生子女或冒报岁数,无凭查考,乞令查报。”这位疯狂生孩子的王爷,终于连自己子孙们的岁数也搞不清楚了,可见当时的宗室人口已经多到什么程度了。

其实,庆成王府不过是当时明朝宗室人口疯狂增长的一个缩影罢了,其他的藩王们在生孩子的事情上也是毫不松懈。藩王们这么拼,全是明朝宗室制度惹的祸。因为“宗室年生十岁,即受封支禄。如生一镇国将军,即得禄千石。生十将军,即得禄万石矣……利禄之厚如此,于是莫不广收妾媵,以图百斯男矣。”

一个十岁孩子就能给王府带来丰厚的收益,难怪宗室们会这么拼了命的生孩子呢。

在各地藩王的努力下,很快各地的布政使就惊恐发现,当地的财政收入,竟远远赶不上需要支付给藩王一家的工资。偏巧明代正遇到地球上的小冰河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旱涝交互,寒热相替,农作物作物大面积减产,以至赤地千里,流民四起。而明王朝的宗室,却依靠着宗室制度,依然拿着不合理的高薪,成为国家财政的严重负担。

结果,宗室越多的地区,盘剥百姓越严重,这些地区很快就成为了流寇的重灾区。比如拥有多位藩王的河南,后来就成为李自成补充兵源的福地。可惜,纵使流寇遍地,这些养尊处优的藩王们却大多只想保住自己的家产,丝毫没考虑过国家的兴亡。倾巢之下,岂有完卵。随着明末的农民起义及清军入关,明朝宗室的万千财富终化为泡影,而这些宗室子弟们也和大明王朝一起走向落日的余晖中。

但是不管怎么说,朱元璋依然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朱元璋本人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

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商传评价朱元璋“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全靠自己的奋斗成了一个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顺治帝评价朱元璋时曰,“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康熙帝立碑“治隆唐宋”赞誉朱元璋说:“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 ;“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中国开国领袖评价其“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